2014年春节,IT界最火的是什么?除了各界群众喜(xian)闻(de)乐(dan)见(teng)的春晚吐槽大赛以外,当然是微信抢红包!

  过年忙着抽红包的同时,重读了一遍《引爆点》和《异类》,发现其中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一下微信群抢红包流行的原因,从一个互联网业(min)者(gong)的角度,尝试分析整理之后发出来,抛砖引玉,希望能看到大家更犀利的洞见。

  简单来说,微信群抢红包的流行,我觉得取决于下面四个因素:

  1、人——社交节点用户以真实好友社交关系网为渠道的扩散作用

  2、事——微信群发红包优秀的产品闭环体验提供了强大而持续的传播动力

  3、势——中国年、喜庆年、红包年

  4、积——微信自身的前期积累

  一、人——社交节点用户以真实好友社交关系网为渠道的扩散作用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热衷于组织各类趴,喜欢凑热闹,喜欢帮别人解决各类问题,你在想出去玩,想认识新朋友,想找美食的时候,就会想到他们。

  而如果你把你所有朋友的都列出来,就会发现至少有1/4的朋友是通过某一个人的关系结识的,即这个人认识你朋友人数的1/4。这类人在社交关系理论上被称为“社交节点”。即只要你认识Ta,你就可以通过Ta认识更多的人,结识新朋友的效率会瞬间提升,认识Ta往往也是进入一个新朋友圈子的最佳途径。

  巧合的是,这些人往往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通常他们也是新应用以及老应用新功能的第一批使用者,我们往往容易被这些人带动,不断去体验新功能。而在本次“微信红包”的爆发中,他们就是微信群抢红包的第一批用户,也正是他们为引爆微信红包点了第一把火。这些人对于新鲜事物的尝试和看法,以及他们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社交亲和力,多年积累下来的个人信誉,会成为一种隐形的“担保”,能为新产品在其朋友圈子中的推广,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而这次的新产品,就是微信红包。

  大家有没有发现,春节期间,在无数个微信群里,总有一些人不遗余力地发各种几元钱的红包,然后鼓动各种大R(“大型人民币玩家”的简称,指在游戏中一次掏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买装备的玩家)去发几十元到几千元的红包?“社交节点”说的就是他们。

  而微信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基于真实的私密好友社交关系。你所有的群发红包实际上都在真实好友之间传递,有了这批种子用户的带动,微信抢红包可以瞬间从一个群扩散到另一个群,形成指数级的海量增长,而一旦一个用户身边所有的“社交节点”都在用微信抢红包,即使是后知后觉的用户,也很容易进入一种类似“广场狂欢”的氛围中,用户参与的热情往往容易被无限制地提升。

  实际上阿里早就通过支付宝在发红包了,但是仅仅在淘宝核心用户和重度用户之间传播,而淘宝和支付宝上更多的是卖家和买家的弱联系,并不如微信上的好友关系来得强。此外,通过PC端来点对点领取和发送红包,锦上添花,远没有达到现象级的程度。

  二、事——微信群发红包优秀的产品闭环体验提供了强大而持续的传播动力

  引爆一项行为,仅仅有火种是不够的,必须有很强的可传播性,或是用户有愿意将它推荐给其他人的理由,并让人们愿意去通过移动领取。

  我认为,微信红包在红包领域的微创新,基于两点:

  1、土豪和屌丝的游戏

  微信的群发红包功能实际上包含了三个行为:土豪发红包、屌丝抢红包、屌丝拆红包。

  土豪发红包,刷存在感,对土豪来说足够简单,设计好总金额、份数、发放时间,就可以坐等群内的各类祝福刷存在感。

  屌丝抢红包,拼网速拼流量秒杀,手快有手慢无,规则简单公平。

  拆红包是一种几乎零成本抽奖,各类游戏内虚拟道具抽奖有多火,IEG的同学应该都清楚,抽皮肤都火成这样了,更何况是抽货真价实的人民币呢?

  虽然红包有时多有时少,但至少是100%中奖,现实生活中,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情?用户自然有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去不断期待下一次的抽奖。

  土豪和屌丝在一种简单的游戏氛围的交互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尽兴而归,皆大欢喜。相比大家互相直接单点发红包,微信群抢红包再次证明了在中国,“围观”和“排队”是全民运动,买彩票抽奖才是国粹。

  2、群有一壕,如有一宝

  微信群里抢完红包后,所有抢到红包的人会在微信群内对大R进行感谢,大R瞬间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木有?瞬间存在感爆棚了有木有?

  神马?你觉得发红包心疼了?呵呵,说明你还不够大R啊!(被拖走)

  真实好友、围观、主动参与感、概率性抽奖、激励土豪、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让用户欲罢不能,一波一波接一波。

  三、势——中国年、喜庆年、红包年

  如果不是在过年发红包,或者是在国外的环境下发红包,微信抢红包估计还不会这么火。

  在过年的环境内,由第一批种子土豪用户先引导的,并由大多数用户迅速跟进,中间这层转化所需要的力量,除了之前微信红包对于发红包-抢红包这个行为的微创新之外,更多的还是过年气氛的大环境对用户进行的引导。

  你发我发都在发,反正大家一起爽,发的人多了,加上过年走亲访友的闲暇时间,让用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可能性来参与到这场狂欢之中。

  过年是要发红包的,微信抢红包把线下发红包变成到线上抢红包,秉承了“让一部分土豪先发起来”的理念,于是,爆发来袭,横扫天下。公司市值正式突破万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从此开上宝马住上豪宅,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新的巅峰,“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人民币”……(被拖走)

  四、积——微信自身的前期积累

  世界上没有一夜暴富的奇迹,所谓“厚积薄发”,看似偶然的爆发,实际上还是和前期的积累有关系,而微信此前的积累主要基于两个方面:

  1、前期用户大盘的积累

  微信的3亿用户里面,任何流行事物,只有当前期种子用户达到了一个门槛的量,事物才有可能达到爆发的量并转化为一种风气流行起来,即“创新型曲线”。

  而微信已经达到3亿的用户盘子,保证了前期的用户量足够达到爆发的临界点,从而保证了微信红包上线后立即形成现象。

  2、基于社交关系链层面的积累

  社交关系链是我们最核心的资产,而沉淀在公司平台上的真实好友关系链是整个关系链王冠上的明珠。

  微信实际上在基于真实好友关系链交互的处理上,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微信群、朋友圈,这些看似普通的基础功能的设计,在很多功能细节上实际上是对好友关系链处理和把握能力上的极大考验。

  而除了微信本身的努力以外,公司通过IM侧的QQ好友关系链导入,从整个平台侧实现的对微信的扶持,也让微信有了更为强大的积累,为后面的爆发做好了准备。

  凭借前期默默积累所带来的基础,优秀的产品设计能力,以及对于特殊优势特殊时间节点(过年)的精准把握,微信红包在2014年春节迎来了开门红,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仅仅是其体积的一小部分,微信红包的爆发,相信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3、用户至上的文化积累

  其实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可能都是错的,微信的同学自己也说了,产品是三个月做出来的,有点偶然为之的味道,甚至号召大家理性看待发红包这事。但是我想,每个互联网公司都在做产品,都在强调用户体验至上。大年初八人山人海领红包是腾讯的特色,喜欢玩游戏也是我们的特色,带有浓厚游戏基因的微信发红包横空出世,其实也不奇怪,将心比心,爱屋及乌而已。

  只有把自己员工当人看,员工才能把用户当人看,只有人性化的公司,才能做出人性化的产品,只有自己玩得开心了,才能带着用户一起玩得开心,我觉得这一点,这才是我们最大的积累。

  最后祝大家马年马到成功,发大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