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大家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2013年SNS去哪儿,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表现活跃明显的是微信和Facebook,包括Facebook近期刚刚收购的WhatsAPP,其活跃度比达70%。
社交平台趋势
在2013年有几个明显的趋势变化,第一是新老平台的交替,老平台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是受到了新平台的影响,会有一个增速放缓。第二是微信撼动QQ和新浪微博,Facebook仍然值得大家重视,在稍候的数据报告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数据表现。第二点,出现规模化的成熟用户,对社交功能接受度高。第三,PC-Mobile的迁移。根据新浪微博开放平日在去年8月份公布的一个数字,通过客户端登录新浪微博用户占比76.5%,QQ空间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这一数值达到了90%。第四,随着微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介入,平台呈现了货币化的趋势。
这是我们在微信和微博两种典型的使用场景,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平台介入越来越多的领域,APP和SNS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微支付开始典型的缩短了用户的付费路径,实现了实实在在的货币消费,通过银行的数据可以作证,他估算每个微信的活跃用户价值是100美金。可以看出,平台的变化会导致搜索应该越来越多的受到开发者的重视,这意味着比过去价值更高的流量、用户和收入。
2013友盟社交数据报告
刚才是行业趋势,现在从友盟角度看如何看待2013年社会化数据,2013年友盟社会化组建覆盖了活跃设备数是1.52亿,现在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社会化分享服务平台,人均绑定SNS帐号1.12个,说明用户同时在使用1.12个SNS,昨天的马航失联的事件,用户会根据不同的社交圈子和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互动,开发者来讲,应该鼓励用户更多的绑定多个渠道。
性别分析:男性搜索会比女性多。
年龄分析:年龄从60后到95后,清楚看到90后现在是绝对主力,占到了71%,80后占到26.1%,再前可能是年龄偏大群体,00后再过几年马上也要到成年期。
地域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搜索的活跃用户基本分布在一线和二线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四个直辖市、各省省会城市。
教育程度分析:整体来讲拥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基本占到一半,45%左右的用户是中学学历,90%的用户集中在中学和大学两个范畴。
兴趣分析:我们从比较高的兴趣表现中抽取出来的,整体来讲用户的兴趣还是停留在休闲娱乐,排行前三的是IT、电影电视、音乐,IT包含比较广泛,像数码设备、应用信息等等。
加V分析:整体来讲加V用户相对比较小众一点,占1.55%.
平台分享量分布情况
分享量的数据,腾讯的产品占到65%的市场份额,第二位是新浪微博占比25.08%,第三是Facebook,占比5.67%,在前三当中,排名最高的仍然是QQ空间,这毕竟是一个老牌产品,第二位是腾讯微博,占了17.23%,从前三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短信和邮件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现在说一下微信,这是所有人都关注的产品,通过我们的数据调查,在拍照和游戏这两个类型的应用当中,分享给微信好友的量比分享到朋友圈多,这说明在拍照游戏类型的应用当中用户可能更愿意做点对点的分享。
Social活跃用户时段分析:这是一天24小时活跃时段数据对比,从2011年开始,整个活跃时段是晚九点高峰做迁移,整体来看没有特别大的数据波荡起伏,说明在现在这个北京至下,用户做社会化互动的时间更加碎片化,接近于随时随地。
用户活跃终端和机型:我们抽取了排行前20的终端,ios设备占据了前九,第十是安卓的设备,被三星和小米瓜分了,另外还有联想、步步高,而小米系列当中活跃度最高的仍然是小米2S,我在一月份听QQ空间分享的时候他们也包含了这个维度,数据结构跟我们一样。人均分享feed,半年时间用户每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分享的次数是2013年的3倍,
Social活跃用户画像:基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Social活跃的画像,年龄大概在18—30岁,男性用户略多于女性,经济发达地区,学历比较高,兴趣广泛,高端设备用户,金字塔的塔尖用户,简而言之就是高富帅和白富美。
社交分享成为应用的标配
首先在产品层面,分享不能等同于标配。现在的搜索功能不仅是分享,包括登录、分享、评论、收藏和邀请等等。
首先,登录顾名思义是一个帐号系统,可直接构建帐号系统,如果开发者已经有一套帐号系统,我们可以它和社交帐号进行一个绑定。SSO通常来讲就是一键登录,我们数据显示,集成SSO之后分享量的提升可以达到35%,建议开发者在登录这块更多来支撑SSO,目前我们一共支持71家,另外如果开发者不知道登录用户,可以在SSO的流程上加一个步骤,建议用户去填写邮箱或者昵称。
紧接着是关系链推送,登录之后向户推送信息,根据他的关系链得知哪些好友在应用上,或者让他邀请相关的好友,这样可以提高用户的黏性。分享是最重要的社交功能,我们建议开发者采用一套完整的闭环设计,包括前提:是否适于分享,比如大姨吗,适宜分享的是健康小贴士,什么动作触发分享冲动,平台的匹配,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在不同平台上,不同类型的应用活跃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腾讯微博反而是游戏非常活跃等等。
这是分享闭环设计,包括微支付,一共有10步,比较值得重视的是弹框,让用户输入想要分享的内容,定期对文案进行测试,而且不断更换文案,这样的话对用户的体验有一个提高,我关注他之后,他的文本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调整。
分享还有各种场景,比如强互动,强互动典型代表是疯狂拍图,疯狂拍图集成了微信。另外是定制化,还有是推荐,比如全球扫货,我认为这一款应用很好,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就可以把它分享出来,另外是有奖分享,比如滴滴打车。除了传统的分享模式之外,我们还开发了一种叫摇一摇的分享功能,这个功能是目前分享路径最短的模式,只要晃动一下手机,当前的手机界面就会截图,并且分享到页面上,除了分享以外,我们还有评论和喜欢,评论其实是更高阶、黏性更强的行为,喜欢可以拆分成不同的类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轻妙的互动,所以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类型匹配来集成喜欢。收藏、邀请我们正在规划当中。
APP社会化健康检测
现在来看一下如何从数据体现上进行运营。开发者登录我们的平台之后,可以选择是否对我的社会化功能进行体检,时间非常短,在10秒之内就可以检测完成,包括你的分享趋势在某个时间是否下滑,做一个预警,并且我们有一对一的解决方案等等,可以大量降低开发者在社交化功能上你接到用户投诉后的成本。我们按照四个不同维度向开发者提供每天的数据情况,开发者首先比较关心的是平台对他的每天分享趋势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定时间维度下分享的情况是怎样的,以及分享的回头率,从这点可以看出我每天分享的新鲜事给我带来的实际转化是多少。哪个平台对我的帮助最大,从这饼图上可以看出,我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平台的回头量比值。
社交组件用户分布功能
用户分布是一项重要功能,它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让开发者了解我的社交用户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包括我们看到的统计报表也是根据这张表得出的,我们可以进行筛选,如果你登录后台,可以选择性别女,年龄90后,所在地域是广州,确定这三个维度以后,在这个表下面的栏目里面就会有你筛选的用户、时段、搜索活跃在哪个时间点,以及在过去的时间,整个趋势是如何变化的,从这个图就可以看出来的,以及哪些内容是用户最欢迎的,我可以根据用户自然选择来看喜欢哪些内容,相应的我可以增加内容。
这些社会化统计数据对开发者的帮助在产品、运营、决策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音悦台,它的主流用户是12岁到20岁,女性为主,我可以通过改进我的产品、UI界面,比如我后续推出专门针对他们的APP,整套都是数据化的体现。对比系统原生,友盟的分享模块具备的优势,开发者可以自己选取匹配平台,并且可以定制界面,灵活度和整个UI的匹配度更高等等。
这是我们定制的三个样本,这都是根据他们的UI界面进行的社会化,集成非常简单,我们现在支持开发者进行自己匹配的SDK。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帮助开发者进行话题营销,比如这段时间最热的话题是《来自星星的你》,每天刷屏,这样开发者可以进行一个巧妙的绑定,把《来自星星的你》一些内容建成自己的营销话题。
另外支持可穿戴设备,这是健康称,称完之后可以把自己的数据存起来,分享给自己的好友。除了这些产品,我们尽力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包括渠道管理API,我们跟所有平台维持良好的关系,他们有任何需求和有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组织一个及时的三方沟通。新产品合作,开放平台如果有任何新的需求或者新的SDK等等,我们尽量在第一时间把它产品化。
简要回顾一下主要观点,首先建议开发者获取的目标应该是搜索的活跃用户。第二根据自己的应用类型、定位和受众,选取对应的搜索功能,而不仅仅是集成分享。第三是好产品是运营出来的,包括分享模块。
互动问答环节
主持人:关于社会化组件产品大家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问一下王玫。
王玫:包括现在一些好玩的观点,大家都可以分享出来。
主持人:我知道你们整个团队在2013年末和2014年初都在做一些马年新的功能,能否介绍一下你们这段时间推出了一些什么新的功能,对大家有什么益处吗?
王玫: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着重于版本的迭代,从去年我们推出了3.3版本,到现在已经迭代到了3.5版本,3.3版本支持了来往的分享,第二是我们强化了Facebook的分享支持,之前QQ互联有一个政策取消了分享的接口,那个接口是分享API,后来我们推出了一个SDK,其他就是IOS的支持和系列的优化会越来越好。我们现在支持的系统除了IOS、安卓,包括Windows
Phone等等,安卓的一些适配我们也在优化,整体来说我们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主持人:谢谢!接下来有请Plush产品经理贾恩博给大家介绍一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