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13年是手游元年,而2014年是手游IP年。拥有一个热门IP在手游推广上的优势不言而喻,那是否拥有IP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呢?从去年年底开始,手游IP版权问题就开始凸显,大公司实力雄厚不断抢夺热门IP的改编权,自然也推高了IP的价格。据一份资料显示,目前主流的小说IP水涨创高,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知名网络作家的小说IP售价更是破千万;国内外动漫,如火影、十万个冷笑话等重量级IP也都价格不菲;另外一方面,影视IP改编风生水起,上半年大火的影视剧像《兰陵王》《变形金刚》等IP价值早已是千万级,热播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等的IP价值更是不需我多说。
国内手游行业IP现状:
1.IP授权费压死人。
从2014年伊始,手游IP就开始疯狂飙升。某CP厂商负责人说,现在IP的价格高过楼房了,2013年下半年一部热门小说的IP也就100多万,而今年初开始普遍涨到300-500万。授权费压死人,导致很多中小CP的日子举步维艰。其实热门IP并不一定都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利益。例如畅游的金庸武侠系列,蓝港的甄嬛传,盛大的传奇系列,这些IP的改造现在看来都没有成功。
2.没有IP寸步难行。
热门IP能在手游上架初期导入大量的玩家,能更容易的得到各大游戏平台的推荐,也能节约很大的推广宣传费用。上面也提到,中小CP没有大量资金去收购热门IP,想打擦边球又存在被下架停服的风险。市场上有实力的开发商手握几个甚至多个IP,而中小IP只能靠少数一些相对公开的内容存活,有人说目前的手游市场是这样的:逢战略类游戏必然是三国题材,逢角色扮演类游戏必然是武侠题材,逢卡牌类游戏必然是动画题材,dota题材借用也较多,跟风现象严重。而各大巨头拿到IP后似乎也不忙着开发游戏,反而忙着为手中的IP进行维权。
3.“抢了IP也不行。”
在中国,盗版好像成了“会呼吸的痛”,只要有呼吸就有盗版。对于那些重金收购IP的行业大佬们,自然不愿意看到碗里的蛋糕被别人夺去一部分,我认为与其花大心思去维权打官司,不如想办法搞好玩家体验,想办法留住现有玩家,用精致的游戏体验给盗版有力的回击。
游戏乱谈曰:一款游戏好不好,主要还是看玩家们的体验,最早的游戏宣传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才得以扩散开的。而现在,游戏开发厂商铺在宣传上的钱越来越多,与其花心思大吹大擂,不如踏下心来好好把游戏做精致。IP产品带来的玩家导入效应和无形的宣传效应,是很多游戏厂商竞相争夺IP的原因,不可否认凭借知名IP和用户的喜好度对一款游戏成功的推动作用是无限大的,但是有IP也不一定能赚钱。我始终认为,好的游戏是靠创新,而IP最多只是一个切入点,这里所说的创新不只是题材,还有玩法,很多时候单凭新颖的玩法就可以抓住很多人的眼球,而如何让这些充满新鲜感的眼睛成为长期驻足的玩家,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