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消息,百度今日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目前,Android用户和iPhone用户规模差距进一步拉大,前者已是后者的6倍,两者用户总量占了智能机90%以上的市场。
就用户使用习惯而言,两个平台的用户变化情况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细微区别,如iPhone用户每日使用手机时间平均比Android用户长15分钟,接近160分钟,且iPhone用户为游戏花钱的意愿是Android用户的3倍。
针对移动互联网整体市场的走势,报告还进一步指出,腾讯、百度、阿里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从日活数据来看,微信依然是最大的赢家。
10个中国人3个使用智能手机
从整体智能手机大盘情况来看,今年二季度智能手机的人口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达到30%以上,也就是说10个中国人当中有3个人使用智能手机。
在智能手机用户群当中,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Android和iPhone用户的规模差距被进一步拉大,Android手机份额以及达到79%(相当于10个单位的中国人中,有2.4个Android用户),iPhone份额仅为13%。Android用户不断增多得益于其手机价格低廉的特点,以及使用体验的不断提升,其均价已经从三年前的2700元降至1200元附近,iPhone虽然也推出了低价版本,但均价为3400元,价格仍高于95%的Android手机。
(11Q2 – 14Q2中国智能机大盘各系统用户占比)
报告也指出,随着近期iPhone6大屏版的上市,可能会带来一波偏好大屏体验的新增用户。有21%的高端Android用户(手机价格超过3000)表示只要iPhone上市就一定会购买。
手机浏览器遭遇滑铁卢
报告通过对两个平台各类App日活变化情况分析指出,Android和iPhone用户整体使用习惯的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如两个平台用户对浏览器、生活娱乐工具、社交&通信以及新闻的需求都没有跑赢大盘,其他需求则呈现不同程度的跑赢大盘,其中浏览器“跑的最慢”。
(14Q2 vs 13Q3主要分类App的DAU与用户大盘的相对增速)
这种变化趋势表明,用户对App需求偏好发生转变,服务类App的需求激增。这一方面印证智能机与人们的生活、娱乐绑定得更紧密,用户通过手机购物、订餐、旅行、娱乐等寻求服务的行为趋于成熟,另一方面说明网络与交易环境改善,刺激服务类、游戏类App需求增长。
(Android和iPhone用户对娱乐类App的付费意愿)
在研究用户的付费意愿习惯时,报告发现报告指出,两个平台用户为音乐、视频、阅读App付费的意愿基本一致,仅在游戏类App上产生较大反差。其中,iPhone用户为游戏付费的意愿是Android用户的三倍。
这一趋势主要源于早期游戏开发者普遍“轻Android重iOS”的做法。这也说明Android用户对游戏的付费意愿偏低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压抑的,如果游戏开发者能够重视起Android平台游戏的开发,将有可能攫取更大的市场。
BAT格局趋势:腾讯稳定 阿里迟缓
除了用户行为偏好外,报告也通过对App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BAT在移动端的格局趋势。Android用户平均每人手机里安装3.4个腾讯系App,2.8个百度系App,和0.8个阿里系App。与Android用户情况接近的是,iPhone用户平均每人手机里安装3.7个腾讯系App,2.1个百度系App,0.9个阿里系App。
(14Q2 Top5移动互联网公司的人均App安装量,单位:个/人)
从用户规模来看,日活跃用户五千万的App有五个,分别是微信、QQ、搜狗输入法、手机百度和百度输入法。
微信、QQ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阿里的手机淘宝日活增长虽然相对较高,但仍不及手机百度,而UC浏览器、新浪微博等增长水平较低。综合而言,阿里整体情况落后于百度和腾讯。
(14Q2 vs 13Q3单AppTop10 DAU与增长率矩阵,Android + iPhone)
四大趋势不容忽视
除了连接人与服务外,报告中还透露了百度移动搜索产品的四大发展趋势:交互移动化、服务闭环化、场景移动化、知识图谱化。
趋势一:交互移动化。 CNNIC数据显示,过去两年,移动搜索的输入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12年到2013年,移动搜索的图像输入的用户渗透比例已由8%上涨为25%,涨幅超过200%;语音输入则由13%上涨为22%,涨幅接近70%。与此同时,文字输入的占比有小幅下降,由97%降至96%。可见,语音和图像输入等新型交互方式正日益受到移动搜索用户的欢迎。这也并非是移动搜索独有的趋势,受制于移动互联网碎片化、场景化、移动化等属性,随时随地“解放双手”早已是移动端App发展的大趋势,而语音和图像则是“解放双手”最重要的交互模式。报告指出,接下来,移动搜索的交互移动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强。
趋势二:场景移动化。 由于移动互联网场景化的特点,移动端用户的需求往往与场景结合紧密,因此,基于地理位置和用户需求的属性,为用户精准匹配相关信息与服务,将成为决定移动搜索用户体验优劣的重要标准。报告指出,百度每日响应地理位置相关的生活服务类需求达亿次量级。
趋势三:服务闭环化。 前文已提及,用户在移动搜索上有着海量的生活服务需求,而打通服务闭环,将不仅有助于用户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实现移动搜索生态的建立。以百度上半年围绕旅游等生活服务发起的五一半价游活动为例,合作方去哪儿网发布的五一期间业务营收数据显示,该网站日均出票量增长达25倍,这一数字与百度移动搜索的强导流作用关系密切。打通服务闭环后的移动搜索,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服务,更能为合作方提供流量定向分发和生意机会。
趋势四:知识图谱化。 由于手机屏幕小,为了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图谱化的知识能增强信息和服务的关联度,通过提供相关度高的聚合信息,进一步提升用户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效率。比如在母婴的垂直类别上,百度已智能聚合了约600万的问答数据,约80万常见问题,每天响应450万次相关检索需求。这将为有孕妇等母婴类信息搜索者提供体系化、关联化和可视化的结果,任何一个搜索请求都能得到一个知识体系,不再只是线性的网址列表,而是网状知识结点,更能满足人们的移动搜索需求。
从上半年的份额变化上来看,截至今年二季度,百度移动搜索搜索请求量占比达到75.2%,站点PV占比达到75.1%,占据行业第一位置,两项指标均领先,甚至同比一季度,份额还有略微增长。这说明,移动搜索的竞争已上升到战略层面,停留在信息推荐和聚合层面,是上一代移动搜索的核心,如今的较量发生在“人与服务连接”与四大发展趋势的维度上,在这个层面,百度移动搜索的领先地位想要追赶还需要时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