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契约有幸应爱奇艺的邀请,参观爱奇艺&PPS在台北的办事处,在工作人员的介绍和我们热烈的探讨下,我对台湾的移动互联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分享给大家。由于大陆对台湾移动互联网的报道非常少,我在短暂的交流之中也理解得比较浅,权当是普及贴,如果有不对或需要补充的地方,敬请指教! 台湾市场是国内移动互联网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试金石 1、语言和文字无障碍可以和宝岛人民实现无缝交流,无语言学习成本,顺速融入
产品中的文字从简体换成繁体即可,无需专业的翻译
2、人员成本相对于其他地区,宝岛移动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工资要低,这有利于大陆公司在宝岛开设办事处,发展当地业务
3、文化宝岛人民和大陆人民在传统文化教育上几乎一样,而且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也和我们差不多,所以基于传统文化的游戏在宝岛发行,不但用户无文化学习成本,还能大致判断此游戏在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表现情况
4、用户习惯和海外用户相近宝岛人民所使用的大部分流行App,都是舶来品,比如Line、Facebook、Twitter,而不是微信、人人网、微博,这和海外用户习惯相近
5、更像出海这纯粹是一个开玩笑的理由,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去香港、澳门,都不需要飞跃海洋,去宝岛却需要,更有点像出海。海洋不但在物理上相隔了两岸人民,也相隔了两岸的现代文化。
 App主要推广渠道 和大陆的分发渠道纷繁复杂相比,宝岛的推广渠道非常简单
线上主要渠道除了大家都知道的App Store和Google Play,还有Facebook,本土基本没有其他Store。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Play上排名靠前的一些App/游戏都是Line推荐的,可见Line和微信一样,在当地发挥着重量级的渠道分发作用。
线下最主要推广渠道是电视广告,电视上充满了游戏广告,而且效果很好
 无成功互联网巨头 宝岛人民接地气的做事风格,有点类似于深圳人,他们喜欢做能立马见到钱的生意,所以台湾还是有一些比较牛的硬件企业,比如华硕、HTC等,因为硬件的投入,卖出去就能挣到钱,这是可以直接预见的。但是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公司却不一样,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疯狂的烧钱,这对台湾的生意人看来完全是不可以理解的,所以不但基于互联网的创业者少,投资人也非常少。这和大陆积极的互联网创业者,满大街的投资人相比,还是差很远。
宝岛确实也有少数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但是只要稍微做得有点规模,就会被大公司收购。比如曾经红遍台湾的社区无名小站被奇摩收购,而奇摩被又被雅虎并购。
根据2013年10月的数字现实,台湾总人口只有2300W,就算所有人口都是某家公司的用户,也很难打造一家赴美上市的公司,这和大陆很多公司的用户数动辄过亿相比,市场实在还是太小了。
 电商发展缓慢 宝岛的城镇化程度高,各种24h便利店分布在各个街头,买东西很方便,所以很多网商也是基于实体店展开。物流快递也很少自建物流仓储,因为可以配合便利店衍生出来的店配模式。
 主要的SNS工具 宝岛人民很少用微信,主要用Line、Facebook,几乎只要是智能手机就会装Line、Facebook,Line目前用户数应该过千万了。微信已经错过了在台湾发展的最佳势头,据说去年在电视上投过广告,用户数稍有起色之后,又没有下文了,导致宝岛人民已经健忘掉微信,这不免有些可惜。via:契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