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创意不重要

  先思考2个问题:
  1)小米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知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从我的角度来回答一下上述问题:
  1)硅谷动力去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能够很好的说明我的看法:
  小米起家于MIUI,2010年起初由功能和界面作为根本,通过开放性适配策略形成了初步的用户规模;2012年开始中期策略,核心是绝对的性价比优势和饥渴营销,但其用户黏性还是依靠MIUI来维持,此时更加讲求内容和生态;但到2013年到2014年,华为、中兴,一加这样一大批厂商,在产品绝对的性价比和饥渴营销方面也已驾轻就熟,对于小米而言,这已不再是杀手锏。此时小米起家的MIUI再次成为了其核心优势。MIUI的重点再次演变,由过去重点的内容和生态演进到现在的互联网服务。
  MIUI 6的发布会上,有这样一张PPT:  
  虽然这里的「内容」和我们所说的「内容」略有差异,但本质上殊途同归。
  2)2011年就有了知乎。当时是一群互联网屌丝从业人员在里面玩耍,大家聊的都是哪个产品获得了投资未来路要怎么走、哪个boss有什么奇闻异事、李开复老师我好稀饭你、Pony哥你好棒之类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结构的变化,内容话题开始被拓展开来,再经过2013年的开放,到现在知乎已经拥有千万级的注册用户、百万级的活跃用户。2015年目标是5000万的注册用户。
  那么,回到本文的主题来吧,我之所以问这两个问题,是想说:
  在早期的内容运营中,创意或许并非是最重要的内容,甚至可以说,创意并非那么重要。为什么那么说?
  如果我们去回顾MIUI,会发现,产品好用是核心;如果我们去回顾知乎,会发现,高质量内容并不依赖于创意生成。

从1到∞,创意挺重要

  让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淘宝上销量好和销量不好的同一件商品的详情页:
  这是通过 花王纸尿裤 为关键字搜索后,评价最多及评价最少的店铺商品详情第一帧的对比。
  卖的最好的165一包,卖的最差的145一包,两者的差距,让20块的差价都难以弥补。
  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去看看二者在商品详情页的着眼点的不同。
  卖的最好的强调的是日本直送,图文专业;卖的最差的强调花王纸尿裤本身的质量,图文修饰很差。
  那么,创意重要么?重要的,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展现方式展现出来,获得的效果是天差地别。
  如果想做大,在内容上的创意是必须的。
  另一个例子,还是知乎的内容组织。
  很多人都知道知乎的年度总结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每年都会对用户上一年在知乎上的行为、贡献、收益进行总结。而形式一直在变。
  从2011的简单专题,到2012年一张巨长的图表,到2013年的动态展示,再到2014年的海国图志,创意每年都在更新,内容也越做越有趣(当然,也可以说2014年尤为奇葩),不知道为什么,知乎历年的展示,似乎目前还幸存能看到的是2013年的总结。我其实很建议,知乎把这个东西做成连贯的产品,提供给用户。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内容。

创意、转化率、其他

  创意与转化率当然相关,但是这个相关,需要你达到一定的体量。
  很难想象,一个刚开的网店,或者一个新创立的品牌,通过创意的内容,可以拉动转化率,或许可以,但贡献一定很有限。
  所以,对于产品的初期,我个人并不建议将内容做得花哨、创意做到极致,没有必要。

  当然,对内容的创意并不等同于花哨的展示,这一点可能很多同学会误解,展现方式的创意是创意,内容的组织也可以做创意,但前提是,通过尝试,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去用创意增强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如果还没有抓到用户的喜好与痛点,最好先去抓到,然后再来讨论创意的问题。

  因此,搞清楚你现在是应该玩创意,还是应该踏实的做内容,决定不难,但坚持不易。

思考与练习
1. 找一找身边有创意的内容运营方式。
2. 通过订阅号留言给我,告诉我为什么你觉得这样的内容运营方式是有创意的。
3. 我会在下一期内容运营讨论中,与大家分享大家的反馈。

扯淡完毕

如果觉得好,别吝啬给我一个大拇指嘛!也可以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哟!

今天开通了原创及赞赏,如果觉得有用,就赞吧,记得还可以评论哦。

铺子主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