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用户感知到积分的价值
路人乙

亮哥,你上回扯了半天积分,好像积分是个很棒的东西。
但是,为什么我从来就没有使用过积分?我甚至不知道我有没有积分。
哈哈,其实每天我们都在和生活中的积分打交道,问题在于,你是否知道你有积分,以及你是否知道你所持有积分的用途与价值。

亮哥

王大壮,使用中国移动,招行信用卡持卡人,开大众车。
李三少,中国电信用户,疯狂热爱互联网,坚持使用快的打车,用淘宝购物。
事实上,王大壮和李三少,根据描述,每个人都拥有至少3种积分。
王大壮:移动消费积分、招行信用卡积分、大众车主积分……
李三少:电信消费积分,快的积分,淘金币……

但是,类似王大壮、李三少这样的人,却往往并不能感知到积分对他们的价值。

甚至,会形成固定思维:

通信公司的积分用来换话费是最合算啦!
信用卡积分抵扣年费最棒!
买车的积分没用途,最好可以换成其他积分~
互联网积分都是忽悠人的!
为什么会这样?

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明白持有积分的价值
积分计划也并不坦白告知自己的积分能干什么
积分本身确实没有价值

不展开,接下来说具体的内容。
1

不说自己有价值=暗恋不表白

积分体系的建立并不容易,不管是通用积分,还是专属积分还是基于用户行为激励而设计的积分;不管是否投入了巨大的预算去构建积分商城,积分设计者都至少投入了时间、精力等成本。
辛辛苦苦打造的积分体系,其内在价值如果一直默默而不为人所知,那和暗恋别人但就是不说有什么不同呢?
人这种动物,有时候很容易想当然,偶尔我们会指望他人仔细的来查阅我们的用户手册,甚至FAQ,但是,更多的时候,其实用户很懒也很笨,你不说他就什么都不知道。
2

不懂传达价值=表白了别人没听懂

但是,说,也要有合适的方法。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


请问上面两种说法,哪一个更能让用户直观的了解,这一款车的手套箱究竟有多大?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是,费劲巴拉的解释了半天,结果对方没听懂,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也完全不知道你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思想,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
3

传达价值之前首先你要有价值


这里的价值,其实有点绕,并不是说你花了钱去采购礼品,就是有价值。
而是,你的用户在乎什么,你是否能够给他们。
譬如说,平安万里通的积分可以充值油卡;
譬如说,快的积分可以用于兑换代金券和抽奖,等等。

但是,如果你提供的兑换物,用户不喜欢,那你的积分体系对别人来说就毫无价值了。
2009年,招行开通了积分的店面兑换,当然是在几个城市小范围的做一些试点。
并在2010年左右推出了小额积分兑换的活动并一直至今。
本来一直被诟病「积分没有价值」,后来却变成了「有用」的代表。
设计积分体系需要注意的风险
设计不当的积分,会有很多问题,积分体系本身也蕴含很多风险。
下面我来列举一下,希望对想玩积分的大家有所启示:

发放风险

1

无意识的超发

啥叫超发?
就是积分发多了。
如果我们将积分总量视为一个蓄水池,正常情况下,池子里的水是不会溢出来的。
但是如果我们对于发放的行为设计不当,就会出现积分发放没有节制,最后导致水漫金山。
需要了解,积分超发会推高积分可兑换商品的积分值,原先100积分就可以兑换的礼品,可能现在需要500积分才可以兑换。
这就是所谓的积分通胀。
防范方法:
做好积分预算,初期设计时,只围绕核心行为做积分激励,并严格控制积分发放的总量。
2

规则漏洞

请对比下面两个规则:
用户每天登录可以获得5积分
用户每天的第一次登录可以获得5积分
有人曾经拿着上面的这条规则去找客服套说法。
我们现在其实很容易发现两者规则描述上的差异。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在设计规则时却往往会忽略。
很多时候,我们都要把规则的条件设定给考虑得尽可能清晰和严谨。
尽量让自己做到无懈可击。
防范方法:
仔细推敲获取规则的条件,避免出现规则漏洞让他人利用。

消费风险

1

消费权集中


有没有见过礼品刚一上线就立刻被换走的情况?
积分世界和真实世界一样,是有黄牛存在的,黄牛对于积分平台的价值很大,只有一个确实有价值的平台才会吸引黄牛。而黄牛也会导致大量的有价值礼品的消费权被击中在少部分人手中。
这种情况如果一直存在,就很难保障大多数用户的利益了。
防范方法:
礼品上线时间不固定,必要时加上验证手段。
2

用户积极性低

通常表现为小额积分用户不活跃。
所以要设计更多的场景,允许小额积分用户来使用它的积分。
防范方法:
设计更多的小额积分使用场景。如小额积分抽奖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