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花了一年时间,做了一套极牛的软硬件系统,能根据用户的皮肤条件推荐适用的化妆品,再导流到电商分成,商业模式清晰技术严谨,完美的商业闭环。后来没消息了,我问他做得怎么样了,他说,卧槽,姑娘们全去做整形了

 

颜值时代,投资自己很有必要,看来也没有什么能阻止年轻人自掏腰包去做消费医疗项目。

 

医院黑,用户懵,创业风口就在信息鸿沟间

 

刘迪也是我的朋友,他不是第一个发现消费医疗这个市场的,但我觉得他是最了解这个市场的。从小长在医学家庭,2009年就做了稀有病医患社区,2011年加入春雨医生,他一直根植在移动医疗领域。现在他是更美APPCEO,这个公司刚宣布了B轮数千万美元融资,他们初期主打的是医疗美容,也就是整形,现在已经拓展到齿科、眼科、微整形这些白领热衷的医疗领域。

 

创业在这个时代都快被说烂了,仿佛没有创业,从此万古无长夜。但当中有一个领域是“看上去很美”,涉足者寥寥,那就是移动医疗,下场者几乎都像春雨医生和平安好医生一样,背后有荷包鼓鼓的投资者,烧钱之路长得看不到头。

 

缺医生,缺用户,缺商业模式,一句话就是没人没钱,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不觉得移动医疗行业是一块大肥肉。医疗体制、挂号问诊、慢病随访,要改变这些和政策捆绑的地方真的很难,但那些需要人们自掏腰包的医疗项目图景则完全不一样。

 

在还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大家觉得身边常备一个医生朋友挺重要的,不但能帮忙挂号,还能推荐个医院医生;后来有了互联网,信息浩瀚如海,大家还是不相信网上吹的,宁愿相信身边人的口碑推荐。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消费者对医院并无好感,特别是整形领域有太多的负面新闻,手术失败、价格虚高、甚至对医生的职业素养大家都缺乏基本的信任。

 

今年民营医疗大鳄莆田系和百度公开宣战,暂停旗下8600多家医疗机构与百度在竞价推广方面的合作,民营医疗的内幕被撕开一角,原来在搜索引擎上一个医疗机构的点击能高达数百过千元,民营医院过半的收入都贡献给了营销渠道,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辜的消费者也最终为此买单


医生群体是医疗产业运转的中心和核心资源,但大部分消费者其实无法与医生进行直接的交流沟通,缺乏知情权,更谈不上充分选择的权利,这一块的缺乏是消费医疗市场混乱的最根本原因,而刘迪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是可以解决这些难题的。

 

更美从一开始就定位为消费医疗界的“淘宝+大众点评”,一个连接用户与医生的C2C平台,确保双方直接交流,让这个行业里多年来被人诟病的过度营销、虚高价格等黑幕无所遁形。拒绝广告推广,引入高品质的医生和医院一直是刘迪坚持的原则,这一点也是更美最突出的市场特征和卖点。

 

爱恨两重天,哪种才是消费医疗需要培育的用户?

 

在中国,很多人对医疗美容的认知非常两级,要么认为整形就是虚伪,死都不愿意碰,并且鄙视那些整形的人;要么就是一旦试过就上了瘾,根本停不下来。当然对于医疗美容平台来说,后一种人才是商业价值所在。

 

但更美实现质的飞跃来源于正确引导用户对“整形”的理解,刘迪和他的团队一直跟用户强调,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不要迷失方向,理智消费才能成就更美的自己。用户能通过更美的平台购买优质、低价、有安全保障的各类消费医疗服务,并且能在社区内与其他用户分享消费经验,帮助其他潜在用户进行消费决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