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新榜样”全国行来到羊城广州,空降南方传媒大厦。我们有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开启新媒体掘金时代。

在三个小时的互动中,魏武挥、深夜发媸的徐妍、点点客的许晓鲁、《南都周刊》的苟骅、Uber广州的陈孟毅、边度的黎文……很多小伙伴都分享了他们的掘金经验、以及挖坑教训。

新榜今天准备好了新榜副总裁陈维宇的演讲实录,还等什么?麻溜溜地往下拉呀!


最近有一个危言耸听的口号,主编死了,门户已死,媒体融合,去中介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媒体。包括我们在看报纸的时候,我们说电视是新媒体,我们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我们说互联网是新媒体,到现在互联网已经过去一个时代,移动互联网变成一个新媒体。

当我们说新媒体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我们每天都会在手机上面看到各种各样的有趣的东西,比如说标题卖萌,这些东西看到也许只是一个表象,隐藏在这些表象下面的是什么呢?大规模业余生产,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以往的媒体往往需要一个采编团队,比如说一份报纸、一份杂志,或者是一个门户网站,他需要记者、编辑、美工、视频编辑人员,去进行集团化、专业化的内容的生产。




现在这个门槛变得非常低。当你有一台电脑,有一根网线的时候,你们会发现生活中小小的一个点,你把它拍下来,写成一段话配一张图片,放在自己的公众号里,或者是放在你的微博上,你已经成为一个自媒体。

与以往不同的是,自媒体生产的方式去中心化。也就是说在这个市场中,不再只是门户网站这样巨头才能发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声,组织形式扁平化也有助于快速反应。

由于每一个人都在接触世界,或者生活某一个细微的点,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极其快速去抓住这样的点,并且把它通过公开的渠道,散布到你们读者群当中。

最后一个变化是商业模式,我们知道以往的商业模式,二次传播、三分注意力,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会写非常好的文章、报道,非常有趣的故事,然后把这个介质卖给读者,读者为读这篇文章,二次看到上面的广告。

在新媒体这边,我们说媒体掘金,如今我们面对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比如说原创广告,比如说边度线下厂商的合作,以及微商CPS的方式各种各样的编辑方式,比以往更加强烈希望融入到这个市场当中,去成为市场当中一名编辑者。

新媒体江湖势力面面观



我们常说新媒体平台,可能大家提到会是以下这些东西,新榜总结为“两微一端”,“两微”就是微博、微信,“一端”是手机客户端。


客户端在新媒体是比较常见的,第一类是新闻客户端,比如说凤凰新闻客户端等等;第二类是FM的客户端,在往后我们是不是有类似与视频的客户端,或者更丰富的新媒体客户端,以上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就是我们新媒体的战场。

说完战场,我们回顾一下在新媒体战场上有什么样的江湖势力,我们将之分为四类。

第一类我们称之为融合媒体,就是以往的媒体机构。在提出融合媒体的概念之后,媒体机构会转型把他们的新媒体部门纳入总的版图当中去,比较代表意义是《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像这样融合媒体的玩家可以称之为新媒体的国家队,因为他们有强大专业生产队伍,以及已经建成的完善渠道,他们可以利用很多传统的资源来帮助他们在新媒体打开局面。举一个例子,央视新闻,每天新闻联播上面会出现一个二维码,我相信绝大多数玩家不具备的资源,但是融合媒体可以做到。

第二个江湖势力,我们称之为自媒体,自媒体分为两种。

第一个狭义自媒体,是指一个有鲜明个人的形象的自媒体。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凯叔讲故事”,另一个是“信海光微天下”。当我们提到这个帐号的时候,你第一印象就是一个鲜明的个人形象,比如说凯叔是一个通过声音讲故事,陪伴孩子在睡前这么一个形象。而“信海光微天下”可以是一个个人形象为主的政经评论。

我们说狭义自媒体,关键点就是个人形象,但是其实狭义自媒体的编辑逐渐在模糊,因为毕竟靠一个人去运作是非常困难的,狭义自媒体逐渐走向团队方向。

广义自媒体并不突出一个个人形象,往往以团队来作为一个运营的主题,他们会关注极其细分的领域,然后通过每一个人的关注去做话题、以垂直领域为核心讨论范围。比如说广州的区域做政经方面的报道和评论,他们需要一些意见领袖人物去帮助他们聚集话题的粉丝;

第三类玩家,我们称之为政务新媒体媒体。在整个新媒体战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主要是微博加微信的形式,去完成政务的发布,以及信息的传达。我们看到两个例子,一个“**员”,一个是“上海发布”,他们通过新媒体的渠道帮助政府以将信息直接送达到每一个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

最后一类玩家,是企业新媒体。一个企业会有一个服务电话,在目前这个移动互联网情况下,很多企业会逐渐将他们的客户服务转移到新媒体端去完成,也就是说他们帐号除了承担有企业形象宣传以外,还承担跟客户、用户沟通的职责,如何帮助企业从私人电话服务模式转移到新媒体的服务模式,也是企业新媒体去年探讨的议题。

现实:每60个微信用户就有一个公众号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涌入到新媒体当中,以往年代有很多人写博客,在那个年代你需要聚集你的观众、粉丝,你需要非常艰难去做拓展运营。


那为什么现在可以,为什么这么多人玩新媒体,在于我们说产生各种各样的超级入口,比如说微信、微博等等,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帮助大家完成最原始的粉丝积累,大家只要到这个客户端,就可以完成自己的粉丝积累。

也是因为这个超级入口的存在,使得人们义无反顾投入到新媒体的战场当中去。这么多人涌入新媒体,我们知道微博在突然一年之间衰弱,不管是参与者,还是即将参与者,或者是观望者,都会问,这么多人涌入之后,微信平台会不会走上一个衰弱的命运呢?

我们说也许会有这么一天,但是哪怕微信衰弱,一定有一个新平台会兴起,那么新的平台靠什么呢?由于微博、微信已经塑造我们熟悉的路径,那么下一个平台的兴起,依然会通过UGC,甚至是PGC的方式,通过大规模业余化入驻的方式崛起。比如说像荔枝FM平台,他们有一天也许会像今天的微信一样,成为一个超级平台,成为下一个新媒体的入口。

业余自媒体,是我们讲的UGC,专业自媒体,也是我们讲的PGC。内容和生产,有相当高的门槛,随着读者的审美疲劳,如何产生价值内容,也是每一个参与者离不开的话题。

我们看一个数字,中国有13亿人,根据最新的报道,有一千万的公众号,平均每一个中国人拥有一个公众号,这个数据看似那么可怕。


根据最新微信官方数据,目前微信总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那么算一千万的公众号,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每60个微信用户,就拥有一个微信公众号。

这个与之类比的例子,假设我们把微信公众号看成一份报纸的话,当你一份报纸只有60个的读者,你如何在惨烈的市场活下去,这是非常惨烈的局面。


商务中有一句话:二八理论,说20%的参与者获得80%的利益。那么,根据新榜的预测,在新媒体自媒体的战场上面,这个“二八理论”会进一步改写,也就是说,我们只有2%的自媒体和新体能够获得市场上的收益,而这个收益可能达到98%。如今来看,如果一个帐号活跃粉丝量不超过五万的话,我们基本上断言这个公众号的生存状况会堪忧。




2015,去泡沫化元年


微信公众号平台是在2012年12月份上线,经过这这么久的积累发展,到了2014年的爆炸的一年,大量的玩家涌入。

那么到2015年,也许是去泡沫化元年。

相比之前新媒体的局势,特别是微信,它喊出连接一切,从线上到线下的口号,从生活每一个角度,能够连接你生活中每一个细节,使商业的变现成为了现实的可能。

无论是发布广告也好,线下活动也好,通过线上卖产品也好,这种商业闭环,成为了一种可能,而这也是支持了这么多玩家,哪怕在一个去泡沫化的时代,依然不断涌入的原因。

在所有的手段中,大家熟悉的是原生广告,原生广告从一开始探索阶段到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从内容生产到广告的呈现,他们的之间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而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产生很多新的有趣的事情。

除了原生广告以外,我们还有别的探索,比如说社群粉丝,包括众筹,我们这种变现的努力已经把这个生意真的从线上做到线下,这种不断的探索,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会不断激励参与者往前走。

说一些难过的事情,根据新榜预测超过一半公众号进入“僵尸状态”,也就是说不再发布任何文章。我本人微信关注了150个公众号,其中大约有2/3公众号,从今年4月份就不再更新内容,剩下的公众号在更新,我们明显感受没有以前那么活跃了。

出路:比内容产品更进一步




如果早期红利结束,那么我们已经进入的玩家该怎么办呢?我们提出一个探讨的方向,叫做比内容产品更进一步,从渠道转化为容器,什么意思呢?我们一开始微信公众号的定义,类似是一个信息发布渠道,那么我们完成了职能,只是简单把内容输送到读者,输送到粉丝手机上面,那么这样只是单纯输送渠道。

但是红利期结束以后,它的价值就变很小,而且目前增粉越来越难,单价越来越高。如何使已经在场中的玩家获得盈利?可以通过把渠道变为容器,也就是说,如果把我们积累的粉丝看作我们容器里的水,我们现在引入新的水很困难,那么把现有水激活,让水产生最大的价值,可能是每一个运营者会去考虑的问题。包括我们说做线下线上的沟通、协作、商品的收买、CPS、O2O,实际上都是为渠道转化容器做出有利的尝试。

下一步从廉价流量变现到商业闭环,也就是刚才说的,从渠道转化为容器的尝试。从单纯信息推送向连接服务延伸,你跟线上厂商的合作,从线上把你的粉丝待到线下实际的经济问题当中。



那么再下一个,从图文向视频、音频升级,比如说荔枝FM。我们知道图文的承载内容有限的,而音频跟视频能够承载更丰富的信息,那么在下一波趋势中,也许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新榜是“新媒体第一站”,整个项目从去年八月份启动,从微信公布公众号阅读数开始,我们做许多线下工作,希望把新媒体行业这些人联系在一起,我们与很多平台都达到独家数据合作协议,至少在新媒体领域,我们的新榜指数是最公正的,我们的排行榜是一定可信的,希望大家都去看我们的排行榜。

我们的数据算法是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我们共同研发一套和公开支持每一个人去验证数据算法,我们的行业顾问也来自各门户网站、研究机构以及自媒体人。

目前为止,除了微信榜单以外,我们还和很多政府机构,包括《人民日报》发布我们政务榜,跟各地的主流媒体、监管机构,发布我们的地域榜;以及很多行业的主管部门,发布我们的垂直领域的行业榜,以上说这些,将新数据理念植入到每一个运营者的心中,他们在提起新媒体运营的时候,能够想到新榜是你第一个需要来的地方。



我们评估有三重价值,分别是传播价值、品牌价值、投资价值。

传播价值就是我们每天的微信公众号,看一片篇文章、阅读数据、点赞数,以此为基础,引入多维度的数据去综合评估一些帐号传播的价值,那么品牌价值是什么呢?我们就在这个月推出我们第一期品牌价值榜,我们在考虑帐号传播的时候,当然它的阅读数是非常重要,但是这个传播能够影响到什么样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相信同样的帐号,哪怕阅读数是一样的,他们内容不同,他们的读者不同,他们产生的最终影响价值不同。通过考察品牌价值,从多维度去考察,我们希望把隐藏阅读数后更深沉的品牌价值挖掘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将服务号与订阅号区分去做评价,服务号能够承载更多的用户互动,能够承载更多的商业可能,我们也希望服务评估体系能够获得每一个人的认可。

我们说传播价值、品牌价值、投资价值,我们希望给运营者带来流量的入口、资本入口、广告入口,为什么说是做广告入口呢?



在目前新媒体领域,最直观方式是原生广告,之前也在市面上也存在很多类似中介,或者是代理商的机构,互联网带给我们去中介化,我们已经可以不通过中介。

去中介化,新榜希望给大家带来产业的信任,解决行业的痛点,我们称之为“新榜优选广告平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呢?比如说你做一个广告,找到一个中介,有5万预算,我要投一个科技类、生活类的大号,一样来一个,要求粉丝量每人20万,预算是两万元,8月30日下午推送。

于是中介开始打电话,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最后,说我们的报价一万,这时候广告商说现在有两个人报价,他们报价一万五,你把钱给我吧。你给我一万五之后,你可能还要给三千元的服务费,于是我拿了一万八去买一万元的东西,最后中介在这个过程中成功了,而前后都非常不爽。

而新榜优选是什么呢?是一个希望大家自主完成交易广告平台,也就是说,每一个公众号运营者在可以在平台上运营,每一个广告在上面注册自己的广告帐号,当你有投放需求的时候,你可以在这个平台当中自主去选择帐号,当然你有一个客户之后,帐号也可以自主去找到这个客户,说这个广告跟我非常符合,我希望承接它,双方在这种平台上面主动去沟通,我们甚至不去限制双方直接的沟通和见面。

新榜做什么呢?我们为大家提供叫资金担保的功能,不相识的双方,新榜希望把钱都给我,因为大家对新榜的信任,我们把整个事情完成了。

除此之外,还是媒体角度来说,“我们给广告主开**、我给广告主开**、我给广告主开**”,从此找号也不用那么麻烦,每一个希望在新媒体掘金,还没有找到好方向的小伙伴们,也可以试试我们的平台,希望我们的平台帮助大家找到掘金的机会,谢谢大家。

欢迎访问中国新媒体第一站www.newrank.cn,“新榜优选”广告匹配交易平台已经上线,大数据、零风险、无差价,免佣金、100%付款保障。PC端访问效果更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