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发现,最近汉字设计的衣服很火啊。 像前段时间的吴京“中国”外套,就火遍了全网。 还有在国外,越来越多的歪果仁开始穿汉字设计的衣服,尽管在国人看来有些一言难尽。 甚至,这股风还吹到了奢侈品圈,越来越多的大牌开始对汉字动手,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汉字限定”款。 不过,出汉字设计款是一回事,消费者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的YSL的一件中文卫衣,就不幸翻车,遭到了网友的无情群嘲。 呐,这件卫衣长这样价格5300元。 看完后,很难不皱着眉头问一句:圣罗兰,你是认真的吗? 就这黑漆漆的基本款卫衣,加上这小学生都能大笔一挥创作出来的中文字体,就能美其名曰“汉字限定”款了? 要不你还是改回英文的吧? 中国书法了解一下,谢谢~ 这设计,穿出去别人都得说我穿的是假货的程度。 不得不感慨,有钱人的钱真太好赚了。 或许,连义乌都瞧不起这玩意…… 要说YSL为了品牌本土化,将自己的中文名字印到卫衣上,这大家也能理解。 但是上面的“圣罗兰”三个字,设计得也过于随意了吧。简直看不出是大牌,只有浑身的乡土气息。 当然,“水土不服”的远不止圣罗兰一个,好多国际大牌,在中文设计上都栽过跟头。 CHANEL 讲真,看到这图的第一眼,还以为上面的“可可香奈儿”是水印呢。 不然CHANEL怎么会容忍设计师将这么生硬的汉字,直接照搬到包包身上? 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它还真是: 缺德点讲,就这五个字,就足以将“香奶奶”拉下神坛,化为某宝同款“小香风”赝品。 Dior 大牌如Dior,也曾在「中文订制服务」中翻过车。 看看它给baby定制的姓名手袋,当英文名换成中文字体后,是不是莫名透露出一种廉价感? 其实万恶之源,就是这拙劣的字体设计,为此网友们还恶搞了几张P图,来调侃Dior的不走心。 LV 某比利时设计师,用LV Keepall再创作的国旗“星”包,更是让人一脸懵。 黄色“星”字想必大家都看懂了,旁边密密麻麻的红字则是国歌歌词。 看起来不仅不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字,还试图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Burberry 弄巧成拙的还有Burberry 的“福”字围巾。 就问这个“福”字熟不熟悉?像不像从日历上扣下来的?而且就这,居然比寻常款贵了850元。 深得此道的还有阿玛尼、Mac等的福字粉饼盒,在外壳中加入红色、福字等元素后,就成为了所谓的限定款,钱实在是太好挣了。 Vetements 维特萌Vetements的生肖T恤,更是简单粗暴,将12生肖的毛笔字一股脑地印到T恤上。 背后那一长串字符,则是每个生肖所对应的年份。 潮牌嘛,字体设计得个性点也是种特色,但这字写得属实让人emm…… 还有你确定会有人想买“鸡”字 or“猪”字的T恤? BALENCIAGA 巴黎世家的汉字审美,也足够让人震惊。 看看去年的牛年限定,一眼望去,满屏的牛B ALENCIAGA,怎么看怎么不正经。 另外,还有仿佛不用最直白的“牛”字,生怕别人看不出这是牛年限定的系列周边。 不过这还算是好的,巴黎世家的「七夕限定」直接是土上了热搜。 要不是亲眼所见,谁又能相信这是来自21世纪20年代初的奢侈品设计呢? “我爱我”“他爱我”“我爱你”……搁这儿玩排列组合呢? 更离谱的是它的“表情包”海报:姹紫嫣红的老年风设计,配上满是汉字却又不知所云的文案,简直绝了! 看完这一连串的大牌设计,真想问问它们的fashion设计师:你们该不会对中国汉字有什么误解吧? 否则,既然卖出了奢侈品的价格,就不应该随便拿个字体应付了事吧,不然也显得太敷衍、太不尊重中国市场了吧。 所以,还麻烦国际大牌们多多做功课,提升对汉字的认知和审美,从设计初心出发,做出真正符合中国市场喜好的产品。 那么,你对于奢侈品大牌的中文设计,又是怎么看的呢?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