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我们亲眼见证了从10年到15年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BAT传统互联网也纷纷在各个垂直领域瓜分一片天地,滴滴,支付宝,手机百度等被我们纷纷装进手机的应用,这无疑不揭示移动互联网这块肥肉的诱惑。但是自从进入2015年我们就开始纷纷看到这种消息:某某公司停止社招,某某公司裁员30%,是公司架构战略问题还是人员不够优秀,我们且不说,先来盘点一下一些知名公司裁员情况:
百度:缩招,2015年10月20日,百度官方发布暂停大规模社会招聘消息,将中心放在吸引最优秀的社会顶尖人才上面,但须百度CEO李彦宏同意才可。校招正常。
腾讯:缩招,2015年10月20日,外包招聘全部暂停,“15年”人力预算公司要求严厉控制外包不让增,而且存量要尽量降低。
阿里巴巴:缩招,2015年9月1日,缩减校招。从3000人降到400人。这是阿里巴巴组织变革,进行人才战略组织调整的结果。
IBM 公司: IBM首席财务官马丁•施罗德在与分析师举行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希望将通过削减费用达到劳动力的平衡。此外,矽谷资深记者 Robert X. Cringely 爆料,因公司业绩持续低迷,IBM 将裁员 11.8 万人,大约占总员工数的 26%。有员工确认,他们陆续收到了“资源行动”(Resource Action)的通知,这是解雇的一种委婉说法。
英特尔:2015年6月份,裁员3180人,针对PC和移动部门,减少成本投资与新的增长点和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等。
ebay:2015年1月21日,裁员2700人,约占7%。简化组织架构,分拆旗下支付部门PaypPal
雅虎公司:2015年3月18日,裁员250-300人,关闭雅虎中国北研中心,退出中国市场。
微软公司:2015年7月18日,裁员7800人,约占7%,手机职能硬件业务重组,转向Windows生态系统。10月份,又裁员1000人,涉及多个业务领域和不同国家的雇员。
Twitter公司:2015年10月份,裁员336人,约占8%,让公司能够集中资源,发展新产品。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媒体:BBC媒体业收入渠道局限,入不敷出。2015年7月3日,BBC宣布将裁减1000名员工以填补收视费亏损的三分之一。
Zynga:5月16日 5,20 人,近 18% 美国 纽约、洛杉矶
索尼(SONY):1月28日 1,000人 中国及欧洲 智能手机部门
黑莓:5月23日 未公布具体人数 全球 手机硬件、软件部门
印度大众点评Zomato:2015年10月17日,裁员约300人,约占10%,消减薄弱板块开销成本,将精力集中放在餐桌预定等核心业务上面。
团购网站Groupon:2015年9月22日,裁员1100人,关闭六个国家的服务,裁员重组后将精力放在主要国家的运营管理上面。
康菲石油:油价持续低迷,严峻形势才刚刚开始。2015年9月2日,据《休斯顿记事报》报道,康菲石油公司将在未来几周裁员1800人。
石油勘探:2015年10月19日,北海地区最大的独立石油勘探企业之一EnQuest总裁表示年底前将再裁员16500人。
摩根大通: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今年已在消费者和社区银行业部门裁员约1万人。
高通公司:2015年7月22日,消息传出裁员4500人,公司对研发部门/管理部门进行业务重组。
联想集团:2015年8月13日,裁员4500人,针对移动业务部门,联想新财报的危机,并开始了一系列重组计划。
惠普公司:2015年9月份,裁员2.5-3万人,企业服务部门是重灾区,公司将一分为二成为两家上市公司。
暴风科技:2015年10月22日,涉及客户端、技术、开发和测试等部门,此轮裁员比例为30%。
凤凰网:2015年9月份,裁员100人,估计5%,人员架构臃肿,岗位重叠,公司瘦身并转型需要新的发展。
HTC公司:2015年8月13日,裁员340人,减少运营费用,重组手机业务,专注高端手机,虚拟现实智能硬件等。
夏普:3月19日 5,000人 全球 业务部门重组
首创轮胎:2015年10月12日,北京首创轮胎解除了1000多名合同工的劳动关系。
e代驾:2015年11月14,裁员比例20%,年进入到了持久竞争阶段,人员激增是管理上的失误,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臃肿,很多岗位重叠,架构层级过多,效率低下。
国内电商:1号店:被裁部门:人力、1号商城、团购、3C等多个部门涉及人员:中层以下的经理、主管风暴指数:★★★★★
兰亭集势:被裁部门:在线销售部门涉及人员:销售人员裁员规模:500人风暴指数:★★★★★
一亩田:被裁人员:销售员工裁员规模:约1500人风暴指数:★★★★★
红美电商:被裁部门:电商业务运营、招商、技术、市场多个部门裁员规模:裁员70%风暴指数:★★★★★
搜房网:被裁规模:数百人涉及人员:房产经纪人风暴指数:★★★★
凡客:被裁部门:全公司涉及规模:约4千人风暴指数:★★★☆
58同城:被裁部门:美甲业务部门涉及人员:美甲技师风暴指数:★★★
乐蜂:被裁部门:财务、人力等部门风暴指数:★★☆
尚品网:裁员规模:超200人风暴指数:★★
易到:被裁部门:易到班车部门、海外事业部涉及人员:多位事业部总经理及副总经理职位的高管风暴指数:★☆
看完了全球裁员公司情况我们再将目光转到近两年火爆互联网的一个话题O2O,都在那些公司“不幸身亡”:
餐饮O2O:
房产O2O:
婚庆O2O:
教育O2O:
旅游O2O:
汽车O2O:
社区O2O:
美业O2O:
其他O2O:
最近几个月如果你仔细点你会发现朋友圈不再是某某O2O项目又获多少投资,取而代之更多的是很多公司纷纷裁员的信息。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相继停止招聘事项,再加上疯传的某些大公司的裁员新闻,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最近很火的一个词“寒冬论”。真是资本寒冬到了嘛!如果说资本寒冬真的来临,对投资者的财富和BAT等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当然存有影响,但群主认为,相比较BAT等体量庞大的公司和资产富足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而言,以下三种人受资本寒冬影响将更为明显。
1, 刚刚起步的创业小公司,简单意思是很多创业公司拿了A轮、B轮融资后,就很难再拿C轮了。
2, 被缩招和被裁员的对象:工作年限尚短、资历不深的职场菜鸟则成为了此次裁员的最大受害者了,大公司忙着裁员,小公司融资也难,这类人的求职难度不亚于应届毕业生。
3, 低迷股市里被套牢的股民。股市低迷,是造成此次资本寒冬的罪魁祸首之一,受害很深的当属那些在股市开始低迷时进入的股市的股民们,尤其是那些傻傻的做了垃圾股接盘侠的股民们。
阿里企业文化有一条是拥抱变化,在这个万变的社会中互联网er需要做的及时调整就是拥抱变化。三年前,优酷土豆的联姻曾震惊整个互联网圈,三年后,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大众点评,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行业最具看点的一年,从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合并可以看出,今天的行业在整合,”强强联手,大鱼吃小鱼“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从13年创业热以来的投资热潮,仿佛一夜之间几百万公司崛起,在各个垂直领域都有几家甚至十几家的在并存,导致的结果就是恶性竞争,就是之前大家看到的各种力度补贴,优惠等,这种竞争带来的结局就是融到的资永远都不够用,就得继续融资,当继续公司需要继续融资装上资本寒冬的时候就是,裁员,倒闭,跑步等一系列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资本寒冬论什么时候能终结,这个还得看股市如何发展了。但从目前状况来看,还需一定的时间。对于我等受资本寒冬危害威胁的互联网er,这个时候选择坐以待毙真的太不明智了,做到以下两点核心:
1、如何选择自己的就业机会;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尽量选择现金流充足、历史记录良好、财务报表良好,并且经过考验的公司。在危机发生时,这样的公司往往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2、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是永久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无论在哪,无论内心笃定就不怕。
作者:群主胡鹏 本文为微推客原创 禁止转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