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说是移动互联网下的创业而不是互联网,从2010年开始,互联网时代已经从传统PC时代进入了智能移动时代,截至2015年底中国手机网民已到6.68亿,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6.09亿,大家用一个简单的手机几乎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任何事情,购物、吃饭、打车、娱乐,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可以说是已成常态,说拿个手机走遍天下有点夸张,不过拿个手机走遍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应该说没什么问题。
“互联网+”的概念,打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门,自从2009年9月李开复创办创新工场用超人的眼光看到了未来移动互联网惊人的发展趋势,6年多过去了,虽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里已经出现了像微信、小米、滴滴等重量级的产品和企业,但是这股浪潮并没有因为巨头的崛起而停止,而是更多的微小企业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大众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之中。近日受邀参加“劲霸·创富汇”2015年度“微+”评选活动,更深一步了解到了目前中国大地上这些小众创业者,本次的评选是由劲霸男装和创业家共同打造,一个是传统服装企业的龙头,一个是关注互联网创业的媒体,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本次活动主旨也是寻找在原有的传统商业模式上做出突破和勇于尝试并获得突出成果的创富创业者,授予他们2015年度“微+”人物称号。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和通畅,虽然以前也参加很多类似互联网创业之类的会议,但是为微小的创业者提供创富与交流的平台的活动还是首次参加,这么一群在移动互联网思维下追求转型和商业模式更新的创富创业者深深的感动到了我,在这里也分享几位现场微创业者的精彩分享。
“每时茶”创始人秦海:打造一杯具备情感和温度的茶
秦海的创业项目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思维,社群经济来进行卖茶,通过一块小小的手筑茯砖黑茶来建立品牌,俘获用户的心,但是简单的背后却是对于产品孜孜不倦的探索。到底如何让用户接受并喜爱他的产品,他的答案我相信也应该是很多做互联网产品的创业家应该去关注的。
1、传统茶叶市场是一个从种植生产到批发到茶城到路边茶叶店及品牌加盟店的漫长过程。每时则从用户市场角度出发,汇集用户需求、按需供应,扮演着为用户选择优质产品、从用户角度建立标准、为用户服务的角色。
2、每时茶开展的是精品、单品的路线,目前专注于打造1-2款黑茶单品,未来将在每个主要品类上推出少数几个核心单品。其单品的打造采取了互联网产品、科技产品的打造方式,从而进行开展广泛的用户测试、用户参与和体验提升。比如,传统的砖茶在切割、冲泡、饮用上都比较麻烦,每时将在整个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做最大化的更新改进。据了解,每时的首个单品手筑茯砖黑茶已成为百万级单品。
3、目前每时服务于中高端创富人群,致力于从用户角度建立标准。茶叶的专业属性非常强,而现实中很少有用户能够真正懂茶。因此,每时在产品的选品标准上采取了“100%无污染、100%本地料、100%经典工艺”的原则,将“不喜欢即可退”等设立为品牌运营的基本原则,最终围绕方便用户选择、容易饮用等方面来进行用户沟通管理
4、社群化是现阶段每时茶的又一个特色之一。产品依托于用户,进行筹智、筹钱,拉用户参与去设计、去参与销售众包式打造产品,跟着用户一起玩,真正撬动口碑的力量。
“童装IP品牌孵化平台”创始人陈继芳: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童装品牌
关于服装业,在中国的竞争一直是非常的激烈。有太多太多的公司和产品在瓜分服装电商这块蛋糕,童装也亦然,中国的针织制造业是一个制造支柱产业占全球30%的市场份额。我们看到这个行业里有非常多的机会,但是这个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电商的快防很难在传统里面实现,尤其传统产业,而且这些行业70%在针织童装里面很多品类是处于无品牌状态,如何进行差异化的经营,打破常规服装电商的桎梏,陈继芳的想法也让我们眼前一亮,打造属于本土的童装IP品牌。
1、推出了用互联网+制造业的牧师去打造极致快纺的供应连,用共享经济把需且反馈给设计师,然后用设计师的产品连接制造业工厂打造7到15天的柔性供应链商场,借力知名品牌的延伸品类全渠道销售,打造IP童装的孵化平台。
2、锁定的80到90后的客户,他们喜欢更时尚和新颖的产品,而在产品设计与连接的过程中和各地的设计师搭建全内设计的平台,由他们给提供产品的创新,每周实现5到15款的产品更新,目前已实现每天有产品上新,经常搞一些最新产品发布会,把设计师的产品搬上舞台,然后整合我们的产业集群生产制造业的优势
3、从0到1打造一个品牌,用共享经济跟一些知名的IP品牌达成合作,租赁他们的品牌5到10年给我们授权销售,希望能为30万的电商提供这样的全产业链的资源,大家共同做好产业集群电商化项目
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为主导转型到以高新技术型的产品创造为主导,也是中国目前一直在探索的道路,陈继芳的所提出的打造童装自主品牌的创造之路,不仅让我想到中国在苦苦探索的产业转型之路,也衷心希望有一天“中国创造”能够屹立在世界舞台,而不再是“中国制造”。
“护工之家”养老护理派遣平台创始人郭波:关注中国养老建设
说实话,当看到这个项目是让人感到是心里一暖,人口老龄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但是在互联网风潮涌动的浪头下,关于对老人的关怀项目确实乏善可陈,由于生理和心理机能的退化,经常有一对夫妻照顾四位老人的情况,传统的医疗机构又没有这么多资源和人力。这不仅仅是年轻人的痛点,更是老年人的痛点。而郭波的“护工之家”则希望通过互联网的线上平台来改变传统的养老机制。
护工之家想要解决的:
1、老年人的痛点是二元结构的,来自于老人和家人,老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孤独物主,和家人工作、生活照料之间的冲突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2、一个老人和家人需要什么样的护工?需要像护士一样能够做饭能够洗衣服,能够采集身体数据安全可靠,这些护工很难找到。
3、照顾老人必须要有专业人员,有专业人员必须有培训,培训的5个要素师资力量、场地、资格、设施和教材,在国内目前来讲场地、设施和资格是过剩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师资力量和教材是比较落后的,护工之家是从全国各地引进的做了改变。
4、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便利性,实现线上、线下护工的整体系统链接,省时省力。
关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我认为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一个企业成功第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目标市场,不管是从大众的风口进入,还是从小众的细分领域切入,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盲目创业只会死的更快。
二、要有核心的竞争力,要有制度化、透明化的管理,制度化的管理可能是企业到一定的程度是这样的,早期未必是这样的,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更好促进团队与公司的发展
三、商业模式的可扩充性,它的边际成本要尽可能小,农业的可扩充性是比较差的,工业要好一些,但是互联网会更加好。
四、清晰的盈利模式,用本次“劲霸·创富汇”的活动主旨来说,就是要创富,现在有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想法: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要赚钱?看马云、李彦宏、马化腾前期不是都在烧钱嘛?饿了么据说一年烧钱几十亿,我觉得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企业为了未来的发展牺牲短期盈利的利益。还有一种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赚钱,其实创业者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心里一定要非常清楚你是怎么赚钱的,如果不清楚的话,你还是要尽可能先把它想得更清楚一些再去创业。
五、产品的要有一定的特色和差异化,你现在说要再做一个淘宝一样的平台,那无异是痴人说梦,在BAT三大巨头以及京东、滴滴、饿了么、小米等一些次级巨头垄断大市场的环境下,从小众领域切入无异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六、未来崛起的人群:每个时代会有一些某个阶层边缘化的人,但这批人却是未来相关领域的主题,好比如3年前很多90后还是底层文案,现在90后已经是部门经理或者总监。3年前90后的月薪收入是2 3千,现在上万的大多数。
“互联网+”的影响力席卷中国。“互联网+”不仅在推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更是在连接每一个微小的个体。互联网+”所促动的连接正在“赋能于人”,赋能于最微小的个体伙伴。当大量的个体相连,他们将可能具备超越个体本身的能力——不仅可以形成自己的个体品牌,更可能通过连接形成自组织,产生各种形态的商业活动。而作为一个创业创富者应该有敏锐地感知用户的需求变化并快速作出调整和创新的能力,在成功的背后需要的是每一个微小创业者对于市场敏锐的嗅觉和对自身产品的创新,相信这也是“劲霸·创富汇”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