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提问:

饿了么被315曝光,以后还能使用订餐APP吗?

315曝光饿了么黑心店铺,用户以后如何正确的订外卖?

 


讨论发人深省,有自称是前饿了么市场经理的人掀内幕,也有人翻旧账指饿了么黑店问题被爆7年毫无改进,当然也有不少人来为饿了么喊冤。

 

我们不妨也在圈里人和社会人的两个立场切换思考一下。

 

小编挑选了部分知乎网友的回答整理如下:

 

正经支招型:


 


前任揭底型:


一个自称的前饿了么试用期BD(市场经理)的匿名用户指出饿了妈存在绩效无原则、管理混乱、配送体系混乱、管理层xxx等问题,最后这位仁兄对315曝光视屏里的那个市场经理表达了深深同情,并奉劝准备找工作的小伙伴一定要找“公司的三观正,员工的三观也要正”的工作。

 


义正辞严型:


我个人认为如果说一个人做正确的事情有时很难,但起码不要为虎作伥,为错误的事情辩护。央视所曝光的涉及饿了么的事是对的吗?!难道食品安全的问题不应该努力去改善吗?难道我们可以一边骂三鹿的毒牛奶,一边却为饿了么的三无脏快餐找诸如此类的借口,能不双标好么。

 

我曾在07年至10年间在深圳经营餐馆,期间也做快餐。当时有家网上订餐公司找了我的餐馆寻求合作,在我餐馆内放置专门订餐机器(当有通过他们渠道的订餐发生时,则可自动打印出订单),注意:签合同时,我需要提供经营执照的。然后他们每月过来结账,顺便和我谈谈顾客的反馈,有时也会看看我餐馆内的卫生情况等等。当然这样的运营模式需要的人力成本比某些订餐平台的高多了,而它的结局也可想而知(我想,以饿了么为代表的这类网络订餐平台会嘲笑他们一股书生气吧)。补充下:后来我餐馆结业了,那家公司的情况也没有在意了,不过在最后一次接触时,感觉它们的状况不太好。

 

网络订餐平台对在其平台上申请开设的餐馆能开展有效的监管吗?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能。但这种监管对平台自身有好处吗?冷酷的现实告诉我,没有,基本上全是坏处。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我们自身对错的事的纵容的后果就是——商家只追求利益,而不需要讲究其他什么良心道德。而这种事情在今时今日,在某乎再一次以如此直观的形式在我们面前上演。

 


追根溯源型:


 

09年,饿了么刚刚成立时,在上海交大bbs上就曝光了一模一样的事情,当时的CEO承诺的事情,7年了,其实没有一点进步。。。

不要甩锅给社会,店家上架你的APP,你核查一下《餐饮服务许可》、《卫生许可》,就可以刷掉一大半,签约时实地考察一下,再刷掉一小半。。。

如果你做了这些,还出问题,不妨甩锅给政府。监督部门发了许可证,出问题是政府部门的责任。然而,这些黑店,从09年还是网页版饿了么以来,一直就是,无证经营!

 


宏观思辨型:


 

政治正确的应然说法: 现在不抓卫生,将来饿了么就是第二个去哪儿这样的黑平台。

 

实然的大实话:你们这辈子吃的早饭铺烧烤撸串摊个个都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嚒,怎么我网上让他送个豆腐脑就变黑店了呢?

 

辨证的看法:

这世界上违规的事物,因为利益相关是永远无法禁绝的。

但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制定目的就是为了不让违规行为大规模和有组织的发生,以危害公众利益。

 

互联网平台,天生具有将这种行为迅速放大的规模化效用

所以需要主动干预违规经营的有组织化发展。

 

多年来,中国的技术新型行业处于长期监管滞后的环境,所以黑广告和诈骗这种在低技术年代难以规模化的违法行为,到了高技术时代,在百度和电信这两个平台上得到了充分发展,这些年来让公众付出了足够的代价。

 

去哪儿也想鸡贼来着,可这无监管红利,最多算赶上了半拨。

所处的鱼塘越小,该领域的反制约力量就越有效。

去哪儿以后在航司手里未必能落个好。

 

 

结论:在各个互联网发展的新兴领域,监管互联网平台规范化经营的觉悟,现在还不算晚!

 

 

反躬内省型:


 

淘宝被爆了那么多年假货问题,请问你现在还在用淘宝吗?

 

饿了么如果明知有问题还放任商家为之当然该诛,但给商家发放工商,卫生安全许可的监管部门难道一点责任都没有?社会问题不应该让一家平台来背全部黑锅。

 

PS: 看了这么多评论,首先没有任何为饿了么洗地的意思,也不赞同用饿了么去和其他外卖对比谁运气好坏的问题,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任何理由。从饿了么事后候的官方态度来讲,也算诚恳,之前交保护费的图片应该是网友或者下属恶搞,如果不是官方的意思,那至少公关部门应该澄清一下。

 

我们的愿望总归都是美好的,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淘宝还是饿了么,他们确实在生活中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便利,当然它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要发现了,共同去监督,去遏制,甚至消费者用脚投票都会反过来促进商家去改进,而不是一味地喷。

 

实体店铺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到路边小摊,大道星级酒店,这是社会问题。当然饿了么应该尽全力去甄别好坏,这也符合一家公司的长期利益,从这点看,饿了么短期做得并不好甚至为了商业竞争放弃了很多原则,如不改进,消费者最终会心寒离去。

 

劣币驱逐良币在我们的商业竞争中尤其突出,甚至演变成一种常态,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深层次思考的问题,任何一个现象得以生根一定是双方的合理造成的,难道这些现象跟我们的选择和日常行为方式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单方面生根发芽并壮大了吗?每个人都应该思考。

 

淘宝,饿了么都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足够的便利性,就像麦当劳、KFC一样,尽管中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能在加班的凌晨三点给我送餐依然让我感动,只是希望你们能正视问题,持续改进,如果一家企业把作恶当成商业竞争的手段,那只能说,消费者给你喷屎喷尿都不为过。

 

感谢讨论。

 

本文各位作者回答内容整理自知乎,原文链接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415424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