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12月发牌到现在,LTE在中国尽管只有两年,却已发展到基站规模近200万个(三家运营商一共)、用户近4亿的规模,发展速度可谓惊人。
实际上,从海外发展来看,从2009年TeliaSonera LTE网络全球率先商用到现在,根据GSA 2015年6月末发布的数据,全球已有422家电信运营商商用了LTE网络,其中包括59个TD-LTE网络。全球的LTE用户已超过8亿,预计未来4G用户数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4G新增用户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移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就意味着未来数年将出现更高的数据流量需求、更多的4G网络建设以及更大的运营商资本开支。
海外运营商已有超过5年的4G网络建设经验,尤其是美、日、韩三国4G网络发展迅速,许多运营商的4G用户渗透率已经过半。因此,了解主流海外运营商的4G建设策略和经验将会对我国4G发展有所帮助。
综合美、日、韩等国运营商4G网络发展情况,不论是先发还是跟随,主要发展策略有以下几种:一是以优势的频率资源为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争取快速建网以获取先发优势;三是积极推动技术演进,提升网络速率以获得竞争优势。这三点往往是竞争的焦点,通过第一点累积资源,通过第二点赢得先发优势,通过第三点获得持续发展的用户体验。
获取优势频率取得资源优势
优势的频率资源是网络发展的基础,获取好的频率资源对运营商来说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优势的频率资源呢?从无线性能和漫游特性来分析,好的频率资源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低频段。如表2所示,一般来讲,频率越低,传播特性越好,从而具有更远的覆盖距离和更好的覆盖质量。在1G以下的低频段中,美国使用700M的运营商较多,例如Verizon和AT&T两大巨头,800M则在韩国运营商中使用较多,如SKT和LG U+。
二是国际通用频率。通用频率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通用频率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产业链支持,尤其是终端芯片厂商的支持。其次,通用频率便于终端漫游,方便用户使用。由于电信网络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通用频率能够更容易地实现不同区域间的漫游。最后,获得更多公司支持的产品无论是建设成本还是终端成本都有一定的优势。
从全球LTE频段统计情况来看,1800MHz、2.6GHz、800MHz和700MHz几个频谱被全球LTE商用运营商使用最多,截至2015年7月,有187家使用1800MHz,占LTE商用运营商数量的44.3%,是使用最多的频率。
图1 2015年7月全球LTE网络频谱资源分布情况
三是连续频段。例如,一段连续20M~60M的频段更加方便组网,一方面带宽越宽,能够带来更高的吞吐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一段连续的带宽可以减少运营商之间的频率干扰,同时也方便载波聚合等技术的应用。
同时拥有以上三种频率优势对于运营商而言可能性非常小,原因一方面是低频段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对于大多数运营商而言,只能通过Refarming(频率重耕)来获取;另一方面,很多国家拍卖的频率都是较为分散的频率资源,连续频段在中低频率中非常稀缺。
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Verizon在2010年12月4G建网之初利用700M频段中的一段10M频段进行全国范围的底层覆盖,2014年商用AWS频段,后来又重耕1900M频段进行热点区域覆盖。AT&T也是先利用700M进行底层覆盖,2013年在部分区域开通AWS频段并实现了与700M频率的载波聚合,2013年年底部分区域重耕1900M进行热点区域覆盖,同时,AT&T计划2017年关闭2G,并对2G频率翻频使用。
SKT在2011年4G网络建设之初使用850MHz(Band5)的10MHz频率实现网络的底层覆盖,在2013年8月份获得1800M的20M频率后,开始利用1800M组建网络,由热点向全国范围覆盖。
NTT在2010年12月4G建网之初并没有可利用的低频率进行组网,所以其先使用了2.1GHz频率进行主要城市的覆盖,2013年以后,NTT先后使用1.5GHz、1800MHz以及850MHz进行组网并开展载波聚合。
主流海外运营商一般尽可能地积累4G频率资源,以获取竞争优势,同时在2G、3G时代大多拥有一定的频率积累,可以在需要时频率重耕。在组网上,一般采取利用较低频率进行底层覆盖、利用高频段逐步增加热点覆盖的策略。
快速建网积累先发优势
LTE网络无疑是发展最快的移动网络,从网络部署情况来看,3G网络从试验网到第一个正式商用网络部署花费了3年时间,HSPA技术从试验网到商用网用了一年时间,而LTE网络仅用了不到9个月。从日本2001年12月第一个商用WCDMA网络后,直到2003年欧洲才开始正式商用WCDMA网络,商用进程相对缓慢。相反,从2009年TeliaSonera第一个商用LTE网络之后,LTE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年底已有51家商用网络,到2015年7月,已经有442家运营商正式商用LTE网络。
研究表明,先发运营商往往能够获取先发优势,这里面比较突出的是美国的Verizon和韩国的LG U+。
Verizon
由于3G是CDMA运营商,相比主要竞争对手AT&T采用的WCDMA标准,Verizon 3G在产业链等方面存在劣势,发展受到一定的压制,主要表现在与iPhone的合作相对滞后、CDMA后续演进受限等。为了进一步巩固在移动领域的优势,Verizon在LTE建设方面相对比较积极,采取率先建设并快速覆盖的策略。2009年Verizon开始在波士顿和西雅图部署LTE试验网测试,2010年由5个城市向30个城市推进,2011年LTE覆盖扩展到全国其他城市,2012年覆盖超过2亿人口,到2014年,覆盖已经达到或超过3G覆盖水平。在乡村地区,Verizon wireless采取与乡村运营商合作的模式建设和运营LTE,使用乡村运营商的塔和无线回程网络,结合Verizon wireless的核心LTE设备以及700MHz频谱。目前Verizon wireless已经和六家乡村运营商签署合约,让他们的客户也能使用这项最前沿的技术。
截至2015年3月,Verizon的LTE网络已经覆盖全美560多个城市,网络覆盖了全美98%的人口,近3.08亿人。
由于Verizon在4G建设方面表现积极,尽管AT&T紧紧跟随,但始终落后于Verizon,由图2可以看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Verizon在总体移动市场的份额高出AT&T约4个百分点,4G用户份额则高出AT&T约14个百分点,确保了在移动领域的领先优势。
图2 2015年第二季度北美运营商整体市场份额
从表3可以看出,尽管AT&T在收入方面略高于Verizon,但由于Verizon在4G高端用户规模上一直领先,所以其在利润方面要高AT&T很多,这也反映出发展4G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LG U+
作为韩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为了提升与SKT、KT的竞争力,LG U+发展LTE采取的战略就是迅速建网,加快技术升级。LG U+从2011年7月1日正式商用LTE网络,2012年3月即实现全国覆盖,仅用了9个月。而当时的SKT和KT两大运营商才刚刚覆盖了部分大城市。随后SKT和KT奋起直追,SKT到2012年年底覆盖全国,而KT直到2013年年初才实现全国覆盖。
图3 2012年年初韩国运营商网络快速覆盖对比
快速建网的结果就是LG U+一度改变了竞争格局,在2012年下半年,LG U+还一度超越KT,占据4G用户市场份额第二的地位,同时LG U+利用良好的覆盖,甚至在其他运营商降费的前提下,提升了4G资费价格,优化了收入结构。这也逼得另外两家运营商加快4G网络建设节奏,才不至于被LG U+反超。
从图4可以看出,截至2015年6月份,LG U+整体移动用户市场份额不到20%,而4G用户市场份额达到22.65%。
图4 2015年第二季度韩国运营商LTE用户市场份额
同时,如表4所示,LG U+虽然收入远低于另外两家运营商,但是利润方面,尤其是在2013年,净利润要远远高于另外两家。这也从收益方面反映出4G快速建网的好处以及给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很显然,SKT和KT在2013年均加大了投资才造成净利润下降,KT净利润甚至为负数,2014年仍持续下降。
技术演进赢得体验优势
4G用户体验是各个运营商追求的目标。一方面,以高清视频为代表的业务应用激发了用户对网络速率的需求,从720P到4K高清,速率需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VoLTE、虚拟现实等新业务类型的产生,也对网络速率和覆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用户业务消费行为、网络覆盖、技术进步之间是相互驱动的。
图5 业务带宽需求
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提升竞争优势,各个运营商在4G时代不断采用多载波聚合、MIMO等新技术,以提升网络下载速率。
以4G发展较好的韩国为例,三家运营商中,LG U+以保证100%LTE用户体验、随时随地观看高清视频为网络建设目标,2013年即商用850M和2.1G双载波聚合,用户峰值速率达到150Mbps;2014年开始商用850M和2.1G(双载波)的三载波聚合,峰值速率达到225Mbps。2014年7月,LG U+的三载波聚合网络更是覆盖全国,上行速率达到50Mbps,下行速率达到300Mbps,LG U+成为韩国用户体验速率最好的运营商。SKT作为传统运营商中的老大,自然也不愿落后,2014年7月实现了1800M的20M和850M的10M的载波聚合,并覆盖全国,使得峰值速率提升到225Mbps。在获得2.1G频率后,2014年12月部署了三载波聚合的试验网络,峰值速率达到300Mbps。韩国第二大运营商KT在2013年9月利用1800M的20M频率实现峰值速率150Mbps,2015年6月部署3-band LTE加WiFi的载波聚合试验网络,理论峰值速率超过1Gbps。
同样,其他国家的主流运营商也纷纷快速部署载波聚合网络,美国的Verizon和AT&T在2013年开始部署700M和AWS频段的载波聚合网络;日本的NTT也于2013年开始载波聚合。在开展载波聚合的同时,各运营商不断进行4×4MIMO等新技术的试验,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4G时代,增加载波、技术演进已不完全是因为扩容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提升用户感知速率、确保竞争优势的手段,同时也是由4G向4G+网络的持续演进。
除了网络建设策略外,主流运营商也非常注重完善4G品牌,丰富以视频、高清语音等为主导的4G业务,优化4G资费套餐等,全面提升4G竞争能力。
作者:李金金 文章来源: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