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不少有关互联网要颠覆传统行业的说法,引来传统行业一片恐慌。互联网+外卖=饿了么,要把餐饮的命给革了;互联网+出租=滴滴,要入侵中国的交通系统,互联网+鸭子还成了估值几个亿的叫个鸭子……似乎所有的实体不加个互联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创业公司了。
前些天,黄铁鹰教授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试讲过一次褚橙案例,请来了本来生活网前市场总监胡海卿,讲他如何在互联网上引爆褚橙。胡讲了一小时,接下来是提问环节,可没等提问,一帮人上去和胡海卿换名片。“当时我就知道了,这个时代完了,人人都想走捷径,都想点石成金,没人有褚时健那个耐心,那个毅力”,黄铁鹰叹口气,“把事说明白了,他们也做不来”。
我有一个朋友,暂且叫他老刘吧,老刘做了十几年水果销售生意,有十几家实体水果店,十几年起早贪黑的苦心经营,让老刘置办下了丰厚的家底,开宝马,住豪宅。14年开始,老刘的生意开始越来越难做,虽说不至于亏本,可是账面上的数字让老刘脸上挂不住。老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15年的时候,听说大家都在做互联网+,很多老板通过拥抱互联网不但赚到了钱,规模还翻了好几倍,还有的老板借机融到不少投资。老刘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立马开干,也要拥抱互联网,既然是卖水果的,那就来个互联网+水果。天猫淘宝开起来,微信运营搞起来,水果外卖、在线支付通通搞起来。还别说,凭借着老刘十几年积攒下来的人脉、资金、货源、客户等资源,老刘的互联网+搞得是风声水起,做了几场大型的活动,几个月下来,手里就有了几十万的“粉丝”。看着账面上每天大几百万的流水,老刘心花怒放,别提有多高兴。开始到处讲课,大谈自己的互联网+水果的成功经。
在一次互联网论坛上,老刘认识了一个互联网专家,休息间隙,老刘向这位专家取经,学习经验。这位专家给老刘提了个建议,拿融资、包果园、搞物流,从上游开始打通整个产业链,至少能让你现在的规模翻个几倍!老刘听到后心里像打了鸡血一样,热血沸腾,立马开干!拉融资、包果园、谈合作、建冷库、搞物流,看着每天员工们忙碌的身影,每天账面上的流水,老刘仿佛看到了自己成为行业巨头,走上人生巅峰的那一天。
好景不长,仅仅半年时间,问题出现了,还是大问题,大到让老刘破产!首先是资金问题,前期投入巨大,后期资金吃紧,最终资金链断裂;其次是产能问题,承包果园后,发现产能完全无法消化;第三是利润问题,运营成本过高,虽然每天的流水到了上千万,但是基本每天都在亏损。老刘也想再去融资,盘活资金链,想再去找别人合作,分摊运营成本,谈何容易!终于在2016年的某一天,老刘破产了,公司倒闭了,豪宅豪车没了。老刘和老婆一起租着廉价房子,摆起水果摊,没了当时的雄心壮志与锐气,只求能够生存下去。
其实,老刘的故事,是现在很多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传统企业经济不景气,生意难做。不转型,等死,转型,怕死!很多企业在转型与不转型之间徘徊不定,尤其是看到像老刘这种拥抱互联网之后失败的案例,更加不敢迈出转型的第一步。迈出互联网转型第一步的企业,也在苦苦摸索着之后行进的每一步。说到底,像老刘一样的一大批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为什么会出现“不转型,等死,转型,怕死”的心理,为什么会出现转型过程中失败而倒闭的案例,是因为太过相信互联网,丢失了产品的本质!
这些年做服装的老板都很难受,关店的关店,处理库存的处理库存,一片电商‘狼来了’的风声鹤唳。可我跟他们说,你们不会不知道,优衣库、ZARA、H&M、GAP和无印良品,这五家店每年都在中国新增地面店,它们怎么没受电商影响?我说咱们都是做衣服的,谁也别吹牛,咱们一起到店里看看,你的面料、款式、剪裁、做工、定价、陈列,跟它一样吗?你们那把货跟它不一样,搞什么互联网也没用啊!
别再总拿互联网说事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