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地球人。我们来自遥远未来。我们是三个“银河系拾荒者”

 

这里是以太纪元404年,距离地球文明毁灭已经很久。

为了研究你们曾经的绚烂文化,我们组建了【银河拾荒实验室】,在太空打捞你们遗落的文明碎片。

……

 

你有没有想过,几千万个世纪之后,更高等的银河系智慧生命如果捡到地球上的一个物件,他们会看到什么?


一部名为《银河拾荒指南》的漫画,以这个脑洞为基础设定在一个同名公众号上连载了三个月,目前第一季刚刚完结。

 

分享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1 共享经济,可能会颠覆一切关系


银河拾荒者们捡到了一只来自地球的猫。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这是一只“共享宠物猫”。在共享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人们开始发现,除了不便购买和携带的日用品可以“共享”之外,一些带有“情感链接”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共享”来拥有。


比方说,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长期养一只宠物,只是想短暂地享受一下宠物对你撒娇,陪伴你空虚时光的感觉,“共享”成了一种最好的选择。


再后来人们发现,除了宠物,传统意义上的亲密关系,像是夫妻或者亲子,也可以拿来共享。


你一辈子也许养过一百只猫,也拥有过一百个伴侣以及子女。而今天还是你妻子的女人,明天跟你道个别之后,又会出现在另外一个男人的家里。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你就像是归还一辆共享单车一样,平静礼貌地送走她。

 

所有的关系,都接近于一种短期的契约。

 

但我觉得其实这样也很不错。


可能是因为我是个非常害怕亲密关系的人,我一直认为,从茫茫人海里面找到另一个能够产生好感的人,然后慢慢地和ta彼此了解,把自己的脆弱、不堪、阴暗都分享给ta,把自己的余生只和ta一个人绑定,是一件特别难,特别需要勇气的事情。


一不小心就会被抛弃、被欺骗,会受到难以承受的巨大伤害。


而能够获得的,仅仅是让自己不那么孤单而已。


那为什么就不能用更加可靠的契约来换取呢?

 

这可能也是我对感情里的“忠诚”看得没有那么重要的原因。


“如果你们都看开了,婚姻和家庭就不再是个牢笼,而是让你们游乐人间,累了的休息所。”


不也挺好的吗?

 

就像漫画的最后一张,因为被“共享”而暂时结为一家三口的陌生人,亲密地坐在同一辆车上,说着“我们真是幸福的一家人啊”。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谁能说他们不是真的挺幸福的呢?

 

2 人生扭蛋机


杀死身边的人来满足你的欲望,你会这样做吗?


这次,拾荒者们讲了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

 

主角第一次玩扭蛋机,扭蛋里掉出了自己养的宠物狗。当天主角回家发现宠物狗失踪了,桌上却放着自己心仪已久的游戏机。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接着,主角开始发现,自己每次玩扭蛋机,扭蛋里都会掉出身边的某个人,随着这个人的消失,他会拥有一件梦寐以求的东西。


心想事成的诱惑太大,以至于无论失去的人是朋友还是至亲……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不重要。”

 

踩着其他人的尸体,主角登上了人生巅峰。


直到有一天,当他又一次习惯性地借助扭蛋机来满足欲望时,扭蛋里掉出的是他自己。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如果你想要的生活,是以另外一部分人的牺牲作为代价,你会怎么选择?


如果从“是否愿意损人利己”的角度,我一直认同这样一个概念:


同情弱者不是人类天性里带来的,而是人类这么多年道德教化的结果。


人类生而自私,这是丛林法则的天性。

 

其实更值得思考的是故事的结尾,当扭蛋机里掉出了主角本人,无异于是命运的一种宣判:


“结束了,该你偿还了。”


主角长期以来对扭蛋机的路径依赖,和践踏他人满足私欲的惯性,在这一刻统统瓦解和崩坏了。

 

所以,如果那个问题摆在我面前,我多半不会接受这个交换。


不是因为我有多么高尚,而是我没有勇气——没有勇气去接受我的每一个成就都必须靠踩着身边的人来达到。


那么如果有一天,身边终于空无一人呢?下一个被踩在脚下的,只能是自己了吧。


我们的世界里,无形的扭蛋机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着。

终有一天,那些无底线的自私和冷漠、贪婪和愚蠢,都会反噬。

 

3 你记不住的知识,可以吃下去

 

小时候看《多啦A梦》,最羡慕的就是多啦A梦送给大雄的记忆面包。


吃下去就可以记住所有的知识,轻而易举地拿到最好的考试成绩——对于大部分每天挣扎在题海里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这都是非常大的诱惑。

 

据拾荒者的观察,后来这个心愿的确被科学实现了——如果给你一颗“知识药丸”,只要你吃下去就可以瞬间拥有大量的知识,你会不会吃?


在漫画里,根据这样一个脑洞,展开了一个小故事。也许看到最后你会意识到,这样囫囵吞枣地把知识吃下去,并不算是一个好主意。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漫画里有这样一个小暗示。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其实这个时代,“知识药丸”的雏形已经存在,并且已经有很多人在吃了。

 

另外,漫画中还提到,那些吃了知识药丸的人,也许会买很多书放在家里附庸风雅,但那些书几乎都不会被翻动,只是放在那里落灰。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他们拥有知识唯一的途径就是吃药。


这些藏在药丸里被打成碎片的知识到底有多少作用,本来就难以判定。更重要的是,这些没有经过思考就吃下去的知识,到底是用来真正地滋养自己,还是一味对抗焦虑?


就像小时候想要记忆面包的我们,是真的想掌握课程内容,还是只想应付一次考试?

 

《论语》里面有句话,小时候我不太明白,但现在看着铺天盖地的知识焦虑,我有点明白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漫画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在葬礼上,一个不相干的人失声痛哭,说自己吃了“情绪药丸”,就可以随时表演出“情真意切”的悲伤和哭泣来。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打碎知识之后,他们开始对情绪动手了。


下一步会是什么呢?细思极恐。

 

4 我很期待这段拾荒的旅程

 

这个漫画的第一季已经连载完了,目前第二季正在创作中。


我非常想知道银河拾荒者们又捡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也越来越习惯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现在所处的文明社会。


好奇,欣喜,惊讶,又带一点戏谑的距离感。


感觉像是成年很久之后,突然从一个角落里翻出来自己小时候写的日记,一边有点费解,以前怎么会写出这么傻的东西,一边又感叹,很多好玩的念头,现在是很难再有了。

 

如同实验室里的“拾荒者”们说,他们在拾取碎片的时候,不断被地球文明震撼。


它极为复杂 极为美丽 极为病态;

它极为荒诞 极为伟大 极为傲慢。

乃至最后 它也极其自然地走向毁灭。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享受过这种拾荒的乐趣。在这个漫画里,你将会重温到这种快乐。

 

另一个事实是,我们的有生之年,几乎没有可能看到地球文明的毁灭,更无从得知,数万年后的宇宙智慧生命会如何审视我们曾经创造出的一切。


但【银河拾荒实验室】给我们描绘出了一种可能性——


我们可以提前抵达未来,回首过去。


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通过另一种视角,更为理性冷静地看待眼下这个世界。

 

我很期待它第二季的创作。

 

点击这里,加入银河拾荒实验室,我们一起分享这段旅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