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地球人。我们来自遥远未来。我们是三个“银河系拾荒者”。
这里是以太纪元404年,距离地球文明毁灭已经很久。
为了研究你们曾经的绚烂文化,我们组建了【银河拾荒实验室】,在太空打捞你们遗落的文明碎片。
……
你有没有想过,几千万个世纪之后,更高等的银河系智慧生命如果捡到地球上的一个物件,他们会看到什么?
一部名为《银河拾荒指南》的漫画,以这个脑洞为基础设定在一个同名公众号上连载了三个月,目前第一季刚刚完结。
分享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1 共享经济,可能会颠覆一切关系
银河拾荒者们捡到了一只来自地球的猫。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这是一只“共享宠物猫”。在共享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人们开始发现,除了不便购买和携带的日用品可以“共享”之外,一些带有“情感链接”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共享”来拥有。
比方说,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长期养一只宠物,只是想短暂地享受一下宠物对你撒娇,陪伴你空虚时光的感觉,“共享”成了一种最好的选择。
再后来人们发现,除了宠物,传统意义上的亲密关系,像是夫妻或者亲子,也可以拿来共享。
你一辈子也许养过一百只猫,也拥有过一百个伴侣以及子女。而今天还是你妻子的女人,明天跟你道个别之后,又会出现在另外一个男人的家里。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你就像是归还一辆共享单车一样,平静礼貌地送走她。
所有的关系,都接近于一种短期的契约。
但我觉得其实这样也很不错。
可能是因为我是个非常害怕亲密关系的人,我一直认为,从茫茫人海里面找到另一个能够产生好感的人,然后慢慢地和ta彼此了解,把自己的脆弱、不堪、阴暗都分享给ta,把自己的余生只和ta一个人绑定,是一件特别难,特别需要勇气的事情。
一不小心就会被抛弃、被欺骗,会受到难以承受的巨大伤害。
而能够获得的,仅仅是让自己不那么孤单而已。
那为什么就不能用更加可靠的契约来换取呢?
这可能也是我对感情里的“忠诚”看得没有那么重要的原因。
“如果你们都看开了,婚姻和家庭就不再是个牢笼,而是让你们游乐人间,累了的休息所。”
不也挺好的吗?
就像漫画的最后一张,因为被“共享”而暂时结为一家三口的陌生人,亲密地坐在同一辆车上,说着“我们真是幸福的一家人啊”。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谁能说他们不是真的挺幸福的呢?
2 人生扭蛋机
杀死身边的人来满足你的欲望,你会这样做吗?
这次,拾荒者们讲了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
主角第一次玩扭蛋机,扭蛋里掉出了自己养的宠物狗。当天主角回家发现宠物狗失踪了,桌上却放着自己心仪已久的游戏机。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接着,主角开始发现,自己每次玩扭蛋机,扭蛋里都会掉出身边的某个人,随着这个人的消失,他会拥有一件梦寐以求的东西。
心想事成的诱惑太大,以至于无论失去的人是朋友还是至亲……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不重要。”
踩着其他人的尸体,主角登上了人生巅峰。
直到有一天,当他又一次习惯性地借助扭蛋机来满足欲望时,扭蛋里掉出的是他自己。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如果你想要的生活,是以另外一部分人的牺牲作为代价,你会怎么选择?
如果从“是否愿意损人利己”的角度,我一直认同这样一个概念:
同情弱者不是人类天性里带来的,而是人类这么多年道德教化的结果。
人类生而自私,这是丛林法则的天性。
其实更值得思考的是故事的结尾,当扭蛋机里掉出了主角本人,无异于是命运的一种宣判:
“结束了,该你偿还了。”
主角长期以来对扭蛋机的路径依赖,和践踏他人满足私欲的惯性,在这一刻统统瓦解和崩坏了。
所以,如果那个问题摆在我面前,我多半不会接受这个交换。
不是因为我有多么高尚,而是我没有勇气——没有勇气去接受我的每一个成就都必须靠踩着身边的人来达到。
那么如果有一天,身边终于空无一人呢?下一个被踩在脚下的,只能是自己了吧。
我们的世界里,无形的扭蛋机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着。
终有一天,那些无底线的自私和冷漠、贪婪和愚蠢,都会反噬。
3 你记不住的知识,可以吃下去
小时候看《多啦A梦》,最羡慕的就是多啦A梦送给大雄的记忆面包。
吃下去就可以记住所有的知识,轻而易举地拿到最好的考试成绩——对于大部分每天挣扎在题海里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这都是非常大的诱惑。
据拾荒者的观察,后来这个心愿的确被科学实现了——如果给你一颗“知识药丸”,只要你吃下去就可以瞬间拥有大量的知识,你会不会吃?
在漫画里,根据这样一个脑洞,展开了一个小故事。也许看到最后你会意识到,这样囫囵吞枣地把知识吃下去,并不算是一个好主意。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漫画里有这样一个小暗示。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其实这个时代,“知识药丸”的雏形已经存在,并且已经有很多人在吃了。
另外,漫画中还提到,那些吃了知识药丸的人,也许会买很多书放在家里附庸风雅,但那些书几乎都不会被翻动,只是放在那里落灰。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他们拥有知识唯一的途径就是吃药。
这些藏在药丸里被打成碎片的知识到底有多少作用,本来就难以判定。更重要的是,这些没有经过思考就吃下去的知识,到底是用来真正地滋养自己,还是一味对抗焦虑?
就像小时候想要记忆面包的我们,是真的想掌握课程内容,还是只想应付一次考试?
《论语》里面有句话,小时候我不太明白,但现在看着铺天盖地的知识焦虑,我有点明白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漫画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在葬礼上,一个不相干的人失声痛哭,说自己吃了“情绪药丸”,就可以随时表演出“情真意切”的悲伤和哭泣来。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原文
打碎知识之后,他们开始对情绪动手了。
下一步会是什么呢?细思极恐。
4 我很期待这段拾荒的旅程
这个漫画的第一季已经连载完了,目前第二季正在创作中。
我非常想知道银河拾荒者们又捡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也越来越习惯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现在所处的文明社会。
好奇,欣喜,惊讶,又带一点戏谑的距离感。
感觉像是成年很久之后,突然从一个角落里翻出来自己小时候写的日记,一边有点费解,以前怎么会写出这么傻的东西,一边又感叹,很多好玩的念头,现在是很难再有了。
如同实验室里的“拾荒者”们说,他们在拾取碎片的时候,不断被地球文明震撼。
它极为复杂 极为美丽 极为病态;
它极为荒诞 极为伟大 极为傲慢。
乃至最后 它也极其自然地走向毁灭。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享受过这种拾荒的乐趣。在这个漫画里,你将会重温到这种快乐。
另一个事实是,我们的有生之年,几乎没有可能看到地球文明的毁灭,更无从得知,数万年后的宇宙智慧生命会如何审视我们曾经创造出的一切。
但【银河拾荒实验室】给我们描绘出了一种可能性——
我们可以提前抵达未来,回首过去。
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通过另一种视角,更为理性冷静地看待眼下这个世界。
我很期待它第二季的创作。
点击这里,加入银河拾荒实验室,我们一起分享这段旅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