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真人表情包,你被告了吗?一年前,因为在微博中使用18张“葛优躺”表情,艺龙旅行网被葛优团队索赔40多万。此后,不止葛大爷,小S、尔康、wuli韬韬这些表情帝,都很难在社交媒体上霸屏了。

 

你今天在B站看的cut,可能明天就没了。因为影视剧侵权更复杂,它不仅涉及明星肖像权,还涉及剧作方的利益。很多影视剧中的经典片段,并未开放给所有创作者。

然而这一切将很快不成问题。“MF+妹夫家”这个专注短视频版权交易和分发平台,正在帮助国内外优质IP市场运营,试图把经典IP“短视频化”。最近,它们刚刚获得《康熙来了》在内地的独家授权,准备把3000多集内容作为创作素材开放给所有短视频创作者。

 

它们为啥要做这件事?“版权”这个听起来很陌生的词,究竟离你有多远?

 

做一条短视频要花多久?

有人1天10条,有人10天1条

 

短视频创作门槛很高。即便是现在已经量产的一条、二更等成熟团队,一集成本也要上万元。对于追求效率的MCN来说,日更十几条,也绝非易事。

 

创作不易,可短视频的窗口正在打开。一方面,因为阅读门槛低,短视频正疯狂占据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另一方面,平台方正砸重金扶持短视频,据传今日头条给视频的推荐量是图文的3倍。

 

真金白银一定会让人动心,却不一定吸引优质内容。前不久,今日头条刚封禁了一批视频时代的“做号党”。“不准你不笑”、“北海剑鱼”等自媒体,靠搬运优米网的付费视频,一天可生产10条以上内容。对比大多数10天才能生产一条的原创团队,产能差了100倍。

生产成本高,是侵权的主要原因。再往深一步,短视频创作分策划、拍摄和剪辑三部分。策划比拼创意,拍摄和剪辑,更多则是钱的比拼。为了扶持内容生产,已经有互联网巨头做起短视频服务商的生意。

 

半个月前,腾讯宣布成立版权内容联盟,开放部分自有版权给内容创业者。微博也在今年6月开放了云剪系统,非专业人士2分钟就能剪出一条PGC水平的短视频。

 

今年6月,MF+妹夫家上线了版权交易与服务平台“即视”,提供版权登记和交易、短视频素材库、内容分发等多项服务。

 

MF+妹夫家创始人闻进,被称作是“新浪第一位女编辑”。毕业后即入职新浪,十几年建立起完整的版权管理系统。2015年离职后,她选择了最拿手,也最困难的“版权”作为创业第一站。

她从短视频创作者的角度,解释了素材库的重要性。

 

当下短视频自媒体分一次创作者和二次创作者。一次创作也不可能完全原创,一些极端环境和历史情境,如雪山攀岩、潜水、登月等,必须借助素材。

 

娱乐自媒体是最常见的二次创作者。它们多通过交叉剪辑,对影视剧进行点评或改编。虽然版权方很少追究,但盗版很可能让它们在海外推广上受阻。

 

基于此,MF+妹夫家策划了《康熙来了》二次创作大赛。

 

复活《康熙来了》

短视频如何玩转二次创作?

 

《康熙来了》是一档播出12年的台湾综艺节目。亚洲地区1000多位明星曾作为嘉宾,谈到八卦、旅行、美食等各方面内容。虽然已停播600多天,人们依然能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主持人小S的表情包,看到节目中明星访谈的片段。

2017年9月,MF+妹夫家与中天电视台达成合作,独家引进《康熙来了》共3104集内地版权。闻进说,选择这一IP是基于三点原因:

 

1. 头部IP,传播时间长,受众范围广;

2. 节目素材多,“短视频化”的量很大;

3. 明星访谈涉及面广,可满足长尾需求。

 

拿到版权后,MF+妹夫家会对IP进行“商品化”。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人工+机器的方式,把3014集内容剪辑、分类、打标签,做成不同主题的素材包。再将这素材包免费或低价开放给短视频创作者,让他们进行二次创作。

 

“单条素材可能收费1元,一个周杰伦表情包定价大概几十块钱。”据闻进介绍,目前MF+妹夫家已处理300多期节目,做成6000多条短视频素材,免费开放4个短视频素材包。此后将有更多素材包限免或低价放出。

 

在闻进看来,二次创作对成本的降低是双向的。短视频创作者不用花钱拍摄,基本只用付出创意成本;观众对经典IP很熟悉,二创作品降低了他们的理解门槛。这种正版高清素材,同时也提高了作品质量,降低了平台的版权风险。

 

创意配音团队“淮秀帮”参与了这次二创大赛。他们多使用怀旧经典影视作为素材,这次使用《康熙来了》素材包,既是一次配音挑战,也是粉丝对节目的致敬。

 

“使用怀旧影视,是因为男女老少都知道,代入感会很强。加入当红影视剧和综艺,则是为了吸引年轻群体。”淮秀帮负责人说,综艺节目配音难度比较大,但依然有很多玩法,“之前尝试过的有改词配音、鬼畜剪辑、MV剪辑、答非所问剪辑等。”

淮秀帮曾以《康熙来了》为二创素材

 

淮秀帮负责人称,二次创作可降低成本,但局限性也比较大,所以“有时团队就算吃土也会原创”。此外,二次创作确实经常面临版权风险,基本只有影视宣传才能得到完整授权。淮秀帮曾做过类似推广,但更希望找到除广告外的变现途径。

 

一次创作可以交易版权获得收益,二次创作也可通过付费转载得到回报。”闻进认为,版权本身也有价值。除了降低短视频创作成本,妹夫家还想开拓新的商业模式。把短视频创作者的作品打包,售卖给需要的平台方,也是一门生意。

 

为什么是“版权”?

妹夫家不止是一个素材库

 

2月8日,界面旗下箭厂视频获得中国第一份短视频国家版权登记证书,这份基于DCI体系的证书正是由MF+妹夫家首次发布。

 

MF+妹夫家是全国唯一拥有线上短视频、自媒体视音频版权认证入口的平台。但它们想做的,不只是版权登记,也不只是素材库,而是以版权为切入点,撬动整个短视频行业。

 

这一逻辑能够走通的深层原因,是“全面短视频化”时代的来临。

在今年4月的新榜短视频峰会上,MF+妹夫家副总裁董艺涵讲述了“版权给短视频带来的长尾价值”。一方面,一条1分钟的短视频,可能花费了10倍的时间拍摄,其中十分之九的内容被浪费了;另一方面,不只是内容分发平台需要短视频,很多互联网产品甚至线下场景,都需要短视频。

 

“如果能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分类,让它们到更合适的地方,内容就能产生更大价值。” 董艺涵这句话,其实概括了MF+妹夫家正在做的所有事。

 

所谓“全面短视频化”,简单说来就是“短视频的需求方和生产方越来越多”。闻进发现,以前只是几个大内容平台需要短视频,现在很多机构和场景都需要;原来短视频的呈现方式就是广告,现在题材越来越丰富。

 

可现在,需求方和生产方无法精准匹配。闻进举例说,很多工具产品需要靠内容提高用户黏性,但没精力邀请自媒体入驻,最高效的办法就是批量转载;很多自媒体有优质内容,却只能分发到主流资讯平台,无法覆盖IPTV大屏和火车、航空、商超等线下场景。

 

 

版权能解决这一切,是基于两点原因:“第一,任何内容要进行商品化,必须打上版权的烙印;第二,版权是聚合模式,只有从版权切入才能进行规模化的内容合作和分发。

 

内容分发的业务,很大程度上和MCN重合。闻进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MCN是“建大楼”,MF+妹夫家是“帮业主入住”,提供材料和建筑服务。MCN更像广告营销平台,MF+妹夫家则是一个“视频创意生产基地”。

 

在闻进的认识里,内容天生应该被付费,永远是主要的收入模式。现在短视频的流量价值占主流,内容和应用价值尚待挖掘。供需双方和爆发趋势已经存在,之所以量很小是因为存在技术壁垒,精准分发是最大的挑战。

 

“市场需求越来越多,但如果我们生产不了那么多,匹配不了该有的量,就不能激发他们使用。”闻进**的“他们”,既指PGC、MCN、内容需求方,又指普通用户。

 

B端想商业化,必须追求正版。引入的IP越多,素材包价格就越低。购买正版素材的成本足够低时,就不值得冒风险盗版了。一旦形成这个良性循环,掌握内容资产和数据资产的MF+妹夫家,就有从中获利的可能。

 

这条不太好走的路,你觉得有机会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