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以一个豆瓣影迷的身份,去看了皮克斯新电影《寻梦环游记》的点映。
去之前工作人员说就是给我们提前看看,也不用写影评,看完之后整个电影院的人都在用纸巾擦脸,旁边有个姑娘更是捂住了脸,我自己也是感动地不要不要的。
好吧,不得不写点什么了。
当然电影还有一周多才上映,我不剧透。
早在2010年的时候,《玩具总动员3》的导演Lee Unkrich就想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拍一部动画长片,然后经过一系列漫长的去墨西哥取材,去亡灵节上寻找灵感的过程,直到2015年8月份,迪士尼才正式在D23大会上宣布那部亡灵节的电影,正式名称为《Coco》。
所以加上准备的时间,他们这个团队一共花了超过6年时间去做这样一部有关亡灵节的电影,而《玩具总动员3》只花了4年。
这样的努力是有结果的。
现在这部电影在IMDB上的评分是9.2分。
烂番茄上的新鲜度是96%.
豆瓣上有个先看过的哥们放下豪言壮语。(记住他的名字好吗!)
而电影在墨西哥先行上映后,没多久就打破了由《复仇者联盟》之前保持的墨西哥票房纪录…成为墨西哥有史以来票房最好的电影…
当然也有一个槽点,就是这电影的中文译名,明明英文名就是《coco》,是主角小孩太奶奶的名字,但到了中文里,就变成了《寻梦环游记》。
也不知道是谁规定谁翻译的,只要是皮克斯的动画片,不是“总动员”,就是“环游记”,见下图…
但如果你看过上面这些电影,再回想一下,会发现皮克斯电影的价值观,一直都很传统。
如果说迪士尼是用自己的技术,活生生地给你展示什么叫梦,什么叫“Wonderland”的话,那皮克斯就是变着法子告诉你亲情,友情,爱情是多么重要,梦想是多么可贵,追寻光明是多么伟大的事情。(虽然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了,但迪士尼保证了皮克斯的创作独立。)
而且电影很少有反转,比如《海底总动员》,所有人在一开始就能猜到,这会是一个爸爸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儿子的故事,但还是会被中间那些有趣的过程吸引,还是会在最后感动。
这部《coco》也是一样。
电影的主旨是在说爱和家庭,说的是亲情,以及家人的支持在我们生活里是多么重要。电影的一些所谓反转也很好猜,我在电影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猜到了结尾的剧情。
但如果你的音乐,画面做得足够好,之前的故事铺垫的足够好,情感酝酿的足够饱满,再加上“遗忘”这个天才线索,这样主流的剧情,反而会激发起我们内心最强烈的正面情绪。
虽然你知道剧情会这样发展它也确实这样发展了,但蓬勃而出的情绪,还是会随着电影的发展,在音乐,画面的交织中溢出你的身体,直到最后以泪洗面。
虽然可能你看完皮克斯的电影,只会觉得平平淡淡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感人故事,不会像看诺兰,看维伦纽瓦,看昆汀那样高呼牛逼。
但其实这就是皮克斯牛逼的地方。
我最感动的一场戏,是已经过百岁的太奶奶coco,已经快要忘记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的时候,突然听到儿时自己的爸爸经常唱给自己的一首歌。
“remember me.”
\”remember me.\”
老人满是褶子的脸上逐渐洋溢起孩子一般的笑容,就像百年前,在床上牙牙学语,看着自己爸爸时一样。
我不知不觉的就流泪了,转头看看,整个电影院已经哭成一片…
非常推荐一家人,最好带上老人和孩子,一起去看。
适合孩子看,更适合孩子的爸爸看。
最后,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电影里神奇的动物,都是用皮克斯以前动画里的动物的部分,拼接成的。
比如这只,里面就有:
Creatures from The Good Dinosaur, monsters from Monsters University, and the cat fromInside Out provided parts for the new creations in Coco.
-END-
【推荐阅读】
你在找雷斯林吗?雷斯林也在找你啊
哪个国家最反华?
大学学生会最大的问题不是黑暗,而是**
我是雷斯林
我回来了
今天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之前写豫章书院的文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