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美留学生日报”正式宣布完成2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是腾讯和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华盖资本联合投资。

据介绍,“北美留学生日报”于2014年1月上线,目前粉丝数在100万以上,覆盖美国和加拿大85%以上留学生群体。此前曾获小站教育、北美省钱快报等的1000万元Pre-A轮融资和天使轮融资。

在新榜教育类榜单中,“北美留学生日报”常年位居前列,近一个月最高新榜指数达915分。据新榜公众号回采功能显示,该号至今发文两千多篇,包含159篇10w+。

由两次枪击事件催生,历经融资无门、合伙人退出,后来遇到贵人徐小平,才逐渐稳住阵脚发展壮大,创始人林国宇的创业故事也是跌宕起伏。新榜曾撰文报道过这段创业经历。

林国宇在当时的采访中说,希望“北美留学生日报”成为海归创业者的36氪,留学生家长和出国前留学生的维基百科,中介行业的“中纪委”;出国留学生的Princeton Review和UsNews。

(Princeton Review对全美376所知名高校的信息进行整理,为留学生提供择校指南;US News即《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其发布的美国大学排名影响广泛)


时过一年,目前,这支团队再度发展壮大:30多人在北京,10个人在纽约,基本是以留学生和毕业海归为主的年轻90后。

林国宇告诉我们,“北美留学生日报”目前在尝试内容创作的24小时值班制度,依托美国名校传媒留学生的人才资源构建起高效的内容创作团队。

“根据美国的OpenDoor数据,2016年留学生在美国贡献358亿美金的GDP,市场预估留学后围绕留学生的服务可以做到1000亿人民币规模。”林国宇说,留学行业正处于大变革期,“市场上大规模兼并已经开始频繁出现,留学后服务是我们以后主攻的方向,这一块是比较蓝海的领域。”

据他透露,在这轮融资过后,“北美留学生日报”将围绕留学金融、留学后服务、知识付费三大领域推出重磅产品。

问:你们目前的变现模式有哪些?整体营收状况怎么样?

林国宇:除了新媒体广告服务之外,还有知识付费和公关服务。目前营收在做转型,从原本的新媒体广告业务向开发留学相关服务转型。今年的营收有1000多万(人民币)。

问:最近这一年来,对你们来说比较重要的几个节点是?踩过哪些坑?

林国宇:重要的节点我觉得就是在A轮这个节点,比较充裕的资金和新投资人团体的外部资源接入,给于我们开展新业务带来很多帮助。

至于坑的话,可能在于今年早些时间花费太大经历在推出新闻App上,但后来发现小程序的成本会更低,性价比更高。目前团队会在小程序上投入更多精力。

问:关于知识付费的布局你们是怎么考虑的?有何进展。

林国宇:知识付费是新媒体的新的盈利模式之一,我们的读者群体天生是学生,有对标准化流程化的课程的需求。而且留学行业里有大量既有的名师资源,可以立刻转型成短视频付费课程的讲师。在这方面,留学行业比其他垂直领域更有优势。

本周,我们推出了知识付费平台“出国大课堂”,仿照得到和十点课堂模式,会做专业短视频付费课程。

其中,《美国签证通关指南》课程上线几天就获得超5000用户订阅。“出国大课堂”目前正在拓展课程数量,并邀请行业内更多专家来开辟新课,打造一站式出国领域付费视频课平台。

上线的付费课程里还包括签证与通关、海外择校、艺术留学以及托福课程等内容。

 

问:留学金融、留学后服务、包括线下活动方面,都有哪些尝试?

林国宇:11月初,留学生日报和中信银行合作推出了留学生日报中信联名信用卡“出国福利卡”,并正式开卡发行。预计发行量为10万张。

在打通北美地区500多个商家的折扣优惠的同时,我们创建了一条24小时在线的留学生应急求助热线,为北美地区50多万留学生提供法律、医疗及学业方面的应急帮助。

线下活动主要是在大型教育展会、出版业务上有所布局。比如今年7月,我们在北京上海两地举办了两场千人规模的大型留学教育展“北美名校嘉年华”,有8000多名学生和家长到场参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