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这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遇上被抄袭洗稿、盗图等有损利益的事,喜欢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文维权,或者公开撕逼。

 

事实上,通过公众号维权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早已见怪不怪,朋友圈也经常会刷到这样的内容:某某号指责某个号洗稿抄袭、某某号曝光某个号侵权了自己的图片等等。

 

这不,上周就有大号碰上了这事。

 

公众号图片侵权,这事大不大?

前段时间,果酱妹报道了不少公众号因图片侵权被全景公司索赔一事,而后,全景公司被一摄影师控告,盗用其45张作品在平台上售卖接近十年,“维权大户”变被告。地理大号“星球研究所”正在经历同样的事情。

 

11月28-30日,张轶摄影师(网名悟空)在其公众号多次发文表示,“星球研究所”在2016年11月《K2》一文中未经允许使用了他的2张作品,要求“星球研究所”单独发文道歉,并按文章阅读量支付图片侵权费用约19829元。

有趣的是,“星球研究所”曾在今年十月份的一次采访中透露,“每篇文章的成本在3-5万元,包括图片成本和时间成本”。从“星球研究所”的评论区可以看到,他们也烦恼于被侵权,并告诫读者要尊重版权。

▲“星球研究所”公众号推文留言区

据悉,目前“星球研究所”只在其知乎账号上发表了致歉声明,其他事项双方暂未协商一致,摄影师也在其11月30日的公众号推文留言中表示会将维权进行到底。

 

与张轶摄影师相比,另一摄影师武楷斯的维权之路要顺利许多。

今年1月22日,武楷斯在其公众号发文表示,某60万粉丝大号盗用自己拍摄的6张图片;1月29日,武楷斯表示双方已基本和解,对方将公开道歉以及赔偿合理金额。此外,据悉早在一年前武楷斯的文章就曾被广东省旅游局的官方公众号,政府官微等使用,都维权成功,也获得了相应地补偿。

 

可以说,图片版权对于公众号来说越来越重要,除了一味地靠赔钱去解决事情,最好的方法是培养版权意识,通过合法途径去用图,不然就有可能出现“公众号赚的还不够赔”的尴尬画面。

 自媒体另一个心病:洗稿、抄袭

有运营者曾经调侃,“公众号没被抄袭(洗过稿)不足以谈人生”。果酱妹也遇到过被抄袭一事,对方回复“运营的关键就是运”,竟让人无言以对。

最近,朋友圈刷屏的抄袭洗稿的事也特别多:

•2017年11月29日,“飞象纪”发文称原创文章《“我可能真的会养不起爸妈。”》被“有道精选课”洗稿成《“我可能真的会养不起爸妈。”》,并标原创(目前已被举报撤销);

•2017年10月18日,“3号厅检票员工”发文称原创文章《我,恋爱恐惧症,晚期》被“谁与谁南”洗稿成《我,恋爱恐惧症,晚期》;

•2017年7月12日,“六神磊磊读金庸”发文《对不起,我又抄袭了》,用反讽的方式指出“周公子爱读书”抄袭其原创文章》初唐四杰之王勃:对不起,我只是个天才而已》;

 •2017年5月4日,“PingWest品玩”发文称,其多篇文章被“差评”、“陈杨辉”等公众号抄袭;

这些例子,仅仅是小部分。公众号发展以来,洗稿和抄袭一直是摆脱不了的事实,小号被抄,大号也被抄,“咪蒙”也曾多次陷入抄袭风波。

 

面对抄袭,有人选择忍气吞声,有人选择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比如程序员霍炬诉“差评”抄袭一案。2016年5月23日,该案第一次开庭审理;2017年3月霍炬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法院认为其证据不足,驳回诉讼请求。

 

霍炬的维权之路还在继续。

 

就像三表说的,“在「言论市场」,「观点的原创性」是很难做到的,这也就催生了很多「悬案」。”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自媒体维权是个漫长且有可能得不偿失的过程,但遇到恶意侵权时,不妨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此外,除了公众号,其他内容平台也是抄袭洗稿的重灾区,虽然维权骑士、快版权这类的第三方维权机构越来越多,但总体来说作用不大。说句正确的废话,新媒体版权建设这件事,任重而道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