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篇爆文是啥?
上周,新榜推文《赞!2017年那些点赞10万+的文章都写了些什么?》,盘点今年点赞数达10w+的微信文章。
文章推出后,有运营者在评论区诉说委屈,我也写出过10万+点赞,为什么没入选?
上篇内容采集的数据,有一个严格的限制条件:文章发布后,三天内点赞数要达到5w+,并且此后点赞数突破10w+。
这次,我们跳开限制,不仅对数据进行了升级,还分门别类的研究分析了这些十万点赞文章的秘密。
那些十万赞文章
标题和内容平均多长?
首先交代数据来源:
根据新榜日常连续监测的49万微信公众号,2017年至今,共诞生至少77篇十万赞爆文,其中17篇内容已经因各种原因,被平台或发布者删除。
剩下的这60篇点赞10w+的文章,分别来自46个不同的公众号。
还记得今年初,关于“短标题已死”的讨论吗?
腾讯网总编辑李方写了一篇文章《短标题死了(最牛最ing长标题都在公众号上?naive!)》
文中,这位总编辑举了个例子,现代汉语史上最知名的短标题,可能来自1975年4月6日的人民日报:《**死了》。如果当时有公众号,标题则可能是这样的:
“他当过刺客、赌徒、校长,娶过三个太太,他杀人无数,可耻地丢掉江山,退踞海岛仍然各种不服,他88岁终于死了!”
当时新榜撰文《我们分析了2000多篇10w+,发现爆文标题里藏着这些秘密 | 新榜调查》分析“微信公众号的标题真的又长又硬了吗?”
这次,拿到十万赞的文章数据后,我们首先对标题进行分析。
当然,看到结果的时候,依然由衷感慨,一切看似理性的分析在现实面前似乎都不堪一击。
比如,标题最短的十万赞文章只有俩字:
《照片》(来自:港澳内参)
这篇推送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摘要和头图。
最长的标题则是42个字:
《放弃国外300倍高薪,他用一生让中国领先全球20年,如今去世后却鲜有人知……》(视觉志)
十万赞文章的平均标题长度为19.93个字,差不多是20个字。
典型代表有:
《某乐天百货商场男子一幕!这下出大名了……》(胶州头条号)
《国务院关于延长2017年春节假期时间的通知》(言情馆)
那么,除了标题外,多长的内容在公众号上更受欢迎呢?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所有十万赞文章平均长度约为1393个字。也就是说,在以公众号为代表的“读屏时代”,文字过多或过少,可能都不利于传播。
当然还是重申一句:一切看似理性的分析在现实结果面前都不堪一击。
这60篇十万赞爆文
到底写了些什么?
我们从不同维度,试图将这些十万赞文章分门别类,盘点出几种不同类型。
重磅新闻首发
在丰富多彩的内容里,把控独家新闻首发权的央媒,拥有其它自媒体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比如:
《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新华社)
《独家!特朗普向**夫妇展示的外孙女视频来啦!》(新华社)
再比如:
《快讯!印军撤了!》(人民日报)
《威武!**检阅驻港部队(附视频)》(人民日报)
这些内容,都以快讯和独家的形式,迅速传播并赢得10w+点赞。
传递大国情绪
有别于两年前,搞笑段子、情感鸡汤和耸人奇闻为主构成微信生态的10w+点赞文章。
旗帜鲜明的表达和传递某类情绪,成为即将过去的这年十万赞文章的主流。
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交替中,近年来,民众对大国崛起的强烈诉求,促使越来越多宣扬“中国,不但要站起来,还一步步的强大起来了”的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广为传播。
比如:
《不再抗议不再谴责,中国出手大快人心!给脸不要脸便不再给脸,这才是中国该有的形象!》(没有硝烟的战争)
当上述这股情绪遇到“韩国部署萨德”般的导火索,愤然汹涌的情绪便化作势不可挡的十万赞文章,比如:
《最全的乐天名单来了!坚决抵制它!》(砺剑)
《平析 | 萨德落地仅剩5天!阻止它的唯一方法,美国55年前曾示范过!》(今日平说)
《今日聚焦:“萨德”逼近!中国,痛下杀手,亮中国底线!驱逐乐天,严惩韩国!》(冯站长之家)
地方号也能“异军突起”
在事实真相不够用,机构媒体又把持着要闻快讯发布权的当下,代言圈层、诉诸共情成为自媒体爆文唯一的出口。
一些地方号内容也在十万赞的争夺中“异军突起”。这些内容整体呈现两个特点:
一个是把全国性的热点事件落地到本地人物;另一个则是代言本地文化,巧妙利用当地方言制作属于本地区的内容。
前者如:
《某乐天百货商场男子一幕!这下出大名了……》(胶州头条号)
《萧山乐天玛特被封!!说封就封萧山好样的! 萧山人民转起来!》(萧山微生活)
当然,这些内容还有另一个共同特点,文末都有不同形式的引导点赞。
后者比较明显的是来自粤语地区的内容。比如:
《女朋友唔刷牙同你\”打茄轮\”,你打唔打?》(蒲街坊)
除了话题够“劲爆”,视频末女主播会“撒娇求点赞”,以及专门教观众“如何点赞”。
总是套路得人心
还有一些内容,几乎无法描述它为什么获得十万赞,或许应了那句“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比如:
《国务院关于延长2017年春节假期时间的通知》(言情馆)自己点进去看吧。
“有干货”不如“有态度”
结合热点,旗帜鲜明地表达一种观点,也是十万赞的主流,无论它是宣泄、慰藉或主张……“有干货”或“有真相”的内容往往不如“有态度”更得人心。
比如:
《别!再!劝!我!生!二!胎!了!》(咪蒙)
《易中天:血性男儿哪有罪?刺死辱母者既是正当防卫,更是见义勇为!》(易中天)
再比如:
《国法如山不可凌,岂容戏子辱英雄!》(烧伤超人阿宝)
《环保风暴!不要对企业赶尽杀绝,我们需要的是引导执行!》(百铸联盟)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
和“有态度”一样,十万赞的文章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走心”内容,无论是博人一笑的、催人奋进的、感动你我的还是温暖人心的……
《谢谢你爱我。》(视觉志)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萍语文)
《再见,六点半腿腿。》(六点半)
《【夜听】好好珍惜这三种人》(夜听)
《倡议书,帮忙传递一下,一位也行!》(火爆头条)
《甘肃648分考生致信清华,惊动了清华校长邱勇》(甘肃教育)
《河北农村男孩684分被清华预录取,他的故事感动中国,值得每个人看看》(北洋之家)
《他放弃300倍高薪回国,造出震惊世界的“天眼”,但他却永远闭上了双眼…》(凤凰财经)
“让感动常在”成为贯穿这些十万赞内容的主题,就像今年的现象级爆文,创造5000万+阅读的《谢谢你爱我。》。
《谢谢我爱你。》开篇第一个故事
没有手臂的小男孩,努力地用嘴叼着奶嘴递给弟弟
有人说“我已经很难被感动了”,心灵鸡汤不如“心灵毒鸡汤”。
还有人质疑——“它们是在消费廉价的感动与泪水”,就像那些质疑《谢谢你爱我。》只是各种图片和段子的合辑而已,搬到微信公众号上,没想到阅读却这么好。
不同的圈层消费着不同的内容,60篇点赞10w+的文章,诉说着属于2017年的大众审美偏好。
翻来覆去地分析,或许,最终还是绕回那句:
在喷薄而出的情绪面前,任何理性都显得苍白而荒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