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辩论这件事,在实战中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捕捉题目里可被做文章的要点了。在讲选点之前,难免要对辩题的基本分类有个基本了解,以做到对症下药。

一般而言,辩题至少有三大基本类型:事实辩论,价值辩论及政策辩论。接下来,我将以实例切入,逐个破解前两类辩题的切题之道。政策辩论以后会专门讲一章。
第一类是事实辩论。
昨天一个圈外人找我咨询情感问题。她觉得自己对男票粘的很紧是太爱他了。可是她男票却认为这非但不是爱,还是一种**。
于是她哭唧唧地来找我诉苦。这样的感情矛盾,不知怎地,最近贼多。我和女票就不会有,大概就是辩论带来的好处(手动滑稽)。

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只是对爱这个词的理解不同,不代表不爱对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联想到奇葩说里的一个辩题:时保联是不是一种**。这种A是不是B,A是B还是C的辩题,我们统称为事实辩论。
坦白讲,如果在时保联、**两个词上我们都没有理解上的分歧,且双方掌握资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产生分歧。

那么,剩下来的问题就在于,哪个词能够让观众的理解产生分歧,哪里就最容易产生交锋。
一般而言,这类词语大致分为两类:空泛的价值类的大词,如正义、公平等。这类词语往往在哲学上有着几派相斥的看法。
我曾经打过一个辩题,追求正义的过程可不可以牺牲无辜。在这道辩题里正方试图说正义是一个相对观念(这派观点多少有点功利主义的影子),而反方则认为,正义则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此更类似)。
这类含义比较模糊,产生不同理解可能比较多的词,往往会出现定义的分歧。而顺着这个分歧往下深入思考,厘清这些词在生活情境下的具体运用,会有助于打开思路。

第二类则是带有比较强的情感导向的词。比如在之前的训练赛里,我们遇到个颇具有难度的辩题,保护弱者是不是社会的退步。我相信和我一样,大部分同为新生的辩手,拿到这个题的正方的感触都是这也能证?
可是仔细想想,这里面的某些词,单独抽离出来,用作对人的评价,多少有些不舒服,比如:弱者。那么由此往下衍生,我们能够顺势想到很多。
比如,你凭什么认定别人是弱者,为什么会有弱者这一概念等等。同样,用生活中的情境来引起共鸣,为后面表明态度做铺垫。
02
第二类则是价值辩论。
通常,在非理想环境下,任何的选择都有代价,也都有相应的收益。所以几乎所有价值的选择,都离不开现实模型的比较。嗯,前面这句话太难懂,我还是以一个生活里的例子做导入好了。
今天一个穷小子,随时可能饿死,爱情与面包对他来说哪个更重要,一个富二代,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爱情与面包哪个更重要?我们的回答会完全相同吗?多半不会,为什么不会呢?因为题目所处的情况不尽相同。

少爷常常说,一个道理正反两面往往都对,单单说给谁听。而决定我讲给谁听的理由往往是要么,现状下,我们急缺这个价值带来的利益;要么坚守这群价值的人需要我去鼓励。
前者是现实状况的资料需要着手补足,后者则是抱有不同价值观的人的心态需要补足。

其次,第二个很值得思考的东西,是标准。标准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比较标准,第二类是判断标准。
关于判断标准的问题其实大多时候是用来解释上文所提到的定义的问题,我将在《定义的阐释》一章里详细解读。而比较标准,之所以重要,其实是为了树立一个能够共量的平台。

举个例子好了,我今天和虐心(一个朋友)比谁更健壮。我说我身高高,他说他肌肉多,那么这样子的比较,便不处于同一个平台下,得不出结论。
而实际操作中,自己的论要证成,至少得在自己的论下有那么一个比较的平台。否则我总不能单纯比你们论点的多少吧(笑)。同样的,此时我们也要去想,我们什么时候会面临这两种价值的选择和比较。

今天通过两种辩题不同分歧的产生以及两种辩题的特点,来为大家解析了,哪些地方你们可以做文章,那具体文章怎么做呢?
比如,定义到底怎么思考,请点击下面的链接,为大家详细讲解怎么阐释定义哦。
六个基本动作,帮你逃离辩论赛中的定义战误区

想让厉害的大神带你飞?
想加入我们搞事情?
想随时随地搜到辩论干货?
点击下方图片,我们随时欢迎你~



END
责编:萱萱
审核:平台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