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的20岁生日是怎么过的,反正榜妹20岁的时候还在大学读书,大部分时间傻呵呵地追剧、上课、谈恋爱,偶尔心里会闪过一丝恐慌,不知道未来会在哪个城市做什么工作。

 

榜妹看到带风20岁生日在做什么时候,惊呆了。人家20岁当天,给妈妈转了200万。天呐,直到前两年的时候,刚毕业不久的榜妹还要向母亲大人请求支援房租。

 

 

而20岁的带风,已经是一个酷酷的自媒体新星,微信上有200万的粉丝,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有一群共同奋斗的小伙伴。

 

“反正当时我怎么也想不到十几年后的生日,我可以给我妈妈转二百万,可以拥有一群好吃懒做但十分爱我的同事,可以认识许多帅气好看有钱会玩的读者,可以有一个小公主样子的生日派对。”

 

 

带风说,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造化,也有个人的努力。

 

而我们看到的,是新媒体改变无数人的人生轨迹的故事之一

 

前几天,公众号“一条”推送了时尚博主黎贝卡的故事,这次不再讲穿衣打扮,而是讲黎贝卡的家。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一间自己的房间》。半个多世纪前的伍尔夫认为,女性要想精神独立,需要一个自己可以主宰的空间,也寓指独立的经济条件。黎贝卡,可以算是伍尔夫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整出一个29㎡的超大衣帽间,可以放下150双鞋,70个包,几乎所有衣服都能征地垂挂排列……”

 

 

用自己赚的钱买房,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式装修设计,而不用再让别人的意见做主。这套房子,“几乎是每个女人梦想中的单身豪宅”。

 

这是一个新媒体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有关女性的自我奋斗和追求独立的故事。

 

 

新榜在不久前做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谁不是一边不想干了,一边努力敲键盘呢?》,这其实是一千多位新媒体人在职场上的困惑。文章发出后后台留言蜂拥而来,许多同行吐露了他们的心声。

 

有人因为做新媒体,连女朋友都丢了:

有人做新媒体就是为了自己的写作梦想:

 

有人觉得入错了行:

 

 

也有人觉得很幸运,进入新媒体让自己成长很快:

也有人突然间就做出了一篇爆文,又精神焕发:

 

其实无论头部还是尾部,自媒体人大都有着类似的喜悦和烦恼:最近爆文频出,涨粉速度嗖嗖嗖,走路都会哼着歌;抓耳挠腮想选题,吭哧吭哧写文章,但却总也抓不到读者的**,睡觉做梦都是阅读数。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精彩的瞬间恰好被镜头记录下来。

 

 

看着照片,你会恍惚全世界都熄灯了,只有这盏台灯还顽固地发光。中年男子盯着屏幕,像似想要从中找到一份藏宝图。他已经寻找了很久,但看上去,好像他还会继续坚持很长时间,又好像他已经接近答案了。

 

中年男子就是徐沪生。这张图片拍摄于一条视频创立的早期,徐沪生经常加班,希望抓住新媒体的浪潮。

 

这张照片就像是无数新媒体人日常工作的缩影:全世界都休息了,只有我们新媒体人还在加班。

 

 

还有下面这张图片,诠释了新时代的“轻伤不下火线”。

 

 

2015年,咪蒙在深圳创业一年花光300万后去往北京,希望另觅他途,寻求一线反败为胜的生机。“其实我的读者基础就是在2015年打下的,内心憋着一股劲,想要翻身。”咪蒙在一次采访中告诉榜哥。

 

咪蒙经常只睡三四个小时,有时候事情多,会连续通宵。照片中的咪蒙,其实是偷偷拿着输液瓶回办公室加班的。

 

新媒体成为一股潮流,被越来越多人所认知。很多人看到的是新媒体人的风光,但背后还有很多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梦想和辛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