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里的怪物如果叫PM2.5,那就接地气多了

今年,通过控制燃煤供暖,北京的控霾行动终于有了些起色,昨天刚看人在朋友圈说冬天终于过去了,今年在北京呼吸得还可以,结果今天,阔别北京多年的沙尘暴又回来了。


所以今天的北京是这样的:


原因不同,结果是差不多的。这样的天气下,PM 2.5和PM10都已经爆表,只不过比起雾霾来说,其他污染物要少很多。

土生土长的北京朋友表示沙尘暴已经不错了,是童年的味道,沙尘暴总比雾霾好,以前雾霾的时候,他都觉得北京最好的景点既不是长城也不是故宫,而是在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上看蓝天和雾霾的分界线。


——上面坦坦荡荡的是凡间,下面滚滚风尘的是仙界。而你就站在南天大门,不知如何是好。




但无论雾霾还是沙尘暴,对人都是有害的。


整个北京市有至少800万外来务工人员,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如果你在北京没有太重要的事业,我衷心劝你们。


不要犹豫了,离开北京吧。


如果你有钱,可以移民去国外。如果你想安安稳稳过完下面的日子,可以去山清水秀的中国西南部定居。如果你还有在大城市打拼的梦想,离开北京你还可以到污染没那么严重的深圳去,到广州去,温暖潮湿的南方去。


做互联网的可以看看深圳,看看杭州,喜好高端,国际化的可以看看上海,不想再忍受吓人的房价的可以看看广州。离开北京不代表就是回到小城市里,中国的大城市并不少,其实你并非离不开北京。

1,不要再以为PM 2.5没有害了,

如果今天这样的沙尘暴那还好,但大多数时候,北京的雾霾都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颗粒物组成,是一种严重的空气污染。


北京肺癌发病率升高43%,肺癌已经是北京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症之一,每年有成百上千的人患上奇怪的北京咳——雾霾可以引发气管炎,哮喘,严重的时候还会沉入肺部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其他器官。


201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报告,首次明确将空气污染确定为人类致癌物,其致癌风险归为第一类——“对人类是致癌物”。


即使你能忍,你的孩子也不能忍,当然你老家的老父亲,老母亲也不适合在这里养老,别把他们接来了。


更夸张的是,在不少外国人看来,在北京工作已经和在政局不稳定的国家工作一样危险。


据人民网报道,最近四五个月以来,一些外国人跟雇主商议续签合同时会要求公司付给他们额外的“危险津贴”作为在北京继续工作的前提。“这个津贴通常是公司派遣员工到例如安哥拉、尼日利亚等政治不稳定、可能会有人身安全威胁的地区才有的。”著名国际猎头普赖斯介绍,一般危险津贴是整个薪资待遇的1/10。据他了解,某外企支付雇员在北京工作的危险津贴达到每年15万元人民币。 

可能在几年前,我们还会觉得这是对我们国家的侮辱,但现在,只能承认他们做的也不无道理,因为雾霾确实是一种非常有害的东西。然而我上次去北京,还是看到大霾天有人不做任何防护地在街上走,甚至有人不戴口罩在街头跑步健身。


可能是怕麻烦,可能是不在乎,可能是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但无论怎么样,我都劝你们不要这么做,这样做无疑是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开玩笑。


如果你有理由坚持留在北京,建议你大霾天出门一定要佩戴合适的口罩,也给你家人戴上合适的口罩——这并不丢人,而是对自己生命健康负责。

当然不只是北京,半个中国都在这样的仙境中

还是衷心建议北漂的你,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最近几年最好离开北京,等到霾真的消失了,想回来再回来也不迟。


毕竟这不是你的家。

2,不要再以为雾霾很快就能治理好了


防霾治霾是政府的责任,我们个人根本做不了什么也影响不了什么。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近几年治理好雾霾的可能性实在是不大。

从数据上


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

经过五年的治理,北京重污染预警的次数降低到了11次,预警天数25天。2013年北京有52天重污染天气,这个数字在2017年下降到了一半。


所以如果按照这个趋势来看,北京至少还要4年以上才能治理好”雾霾”,只是现在已经煤改气,已经迁移了许许多多工厂,重工业,未来是否还能进一步,要打一个问号。


法律上


12月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第二稿)》中将雾霾列为气象灾害。北大教授龚刃韧在文章中写道:


对该《草案》第二款,部分环境法专家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内因,霾的本质是污染,与自然灾害有着根本区别;如果把“霾”作为气象灾害,就派出了人为污染的情形,造成任何人排污无需担责的现象。


我不认为这是个好消息,事实上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2016年的时候,北京律师程海、余文生,河北律师卢廷阁、李威达,天津律师马卫分,以政府没有履行好治理雾霾的法律,将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政府告上法庭。他们在诉书里写道:


2008年奥运会期间严格控制,北京及周边地区建筑工地停工,汽车限行,没什么雾霾,奥运结束后放开限制,就开始连年严重的雾霾了。有人做了统计,2010年-2015北京雾霾天数分别为55、62、124、193、179天,日益严重。

2016年前10个月同比有所减少,但11月污染天数比例上升至53.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9天,同比增加4天即增加80%!PM2.5月均浓度为1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8.8%。12月份污染和重度污染更严重,其中12月17日污染物PM2.5浓度最高的大兴区更是高达408微克/立方米,将出现连续6天中度、重度污染。被告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史上最高级别的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舆论发展上


这些年,我们的官方舆论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从“不承认中国有雾霾”到“不希望外国人说中国的雾霾”,再到“觉得雾霾很快能治好”,最后到承认“治理雾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谁要说北京有雾霾就是和我们国家作对,整个社会都会谴责你。比如当时有四名从美国来的自行车运动员因为戴口罩触怒了我国的网民和媒体,称他们伤害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中国人民的感情。


在几天的口诛笔伐之后,这几位运动员向奥委会递交了“道歉信”,说他们其实没有恶意,只是想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有意思的是,在当时门户网站报道该新闻的后面连着一个投票,投票内容让人哭笑不得。




2012年的时候,因为几个国家驻华大使馆老是发布北京的空气质量信息,我国环保副部长站出来让他们不要这么做。说其它国家领事馆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不符合外交公约,干涉了所在国内政:


其实看看全国青联委员、团中央青少年媒体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网络作协主席,“爱国作者”周小平的文章《请不要因为雾霾,而毁掉中国的工业》,我们更容易理解有关部门的态度,那就是治理雾霾很重要,但是发展工业更重要,如果要以牺牲工业产量,提高工业成本为代价治理雾霾,那是不可接受的。


还有更多网络作家,更多“工业党”会告诉你这是我国走向强盛的必经之路,是我们必须经过的阶段,否则我们就会被美国,日本,欧洲列强欺辱,就会丧权辱国。再极端一点的会告诉你其实根本没有雾霾,所谓的环保其实就是美国要瓦解中国工业的阴谋,我们千万不能上他们的当。




我无意评述这种想法的对错,但我知道现在的北京不太适合住人。所以没必要和他们争个高下,毕竟你的生命你的和双脚都是你的,离开北京,离开污染严重的那100万平方千米,出去旅行也好,去南方工作也好,总之我劝你暂时离开这里,等它好了再回来。


树挪死,人挪活。不要宏大叙事,他们喜欢为人民服雾是他们的事情。记住,你的生命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


3,其实北京没有那么欢迎你


不止是那些北京本地人瞧不起外地人的段子,其实很多时候,老北漂也喜欢编段子黑新北漂。


前几天,一个叫“北京微时光”的北京本地自媒体发了一篇文章,叫《对不起,我劝你别来北京了》。


文章说一个老北漂,在北京过得不太好,然后他表妹来北京找他,说要找工作,结果没找到工作,回老家以后还发朋友圈说他不好好招待,于是他炸了,说了一大堆道理,大概的意思是“北京不适合你们这些没吃过苦没见过世面的外地人来!”


关键是你截图别人朋友圈,怎么会有这个“删除”二字,难不成是你表妹截自己朋友圈的图,甩你脸上DISS你?

归根到底,又是北京自媒体利用情怀,自导自演的一次碰瓷,而这个碰瓷又收获了一个10万+,2万多赞,底下全是诉苦北京多苦多累的,自己在北京坚持下来多不容易,受了多少罪的,最后号主发了一波鸡汤,一呼百应。


很有意思,一边说北京苦北京累,害怕新人再来北京,一边自己身体很诚实地不离开——如果你真的生活的不好,这又是何必呢。


一个事实是,北京的人口早就已经不堪重负了。其实北京根本装不下那么多人,这些年各区一直在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往外赶人。你的离开能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还能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





当然这不是针对所有人的,如果你是高端人才,那你去哪都受欢迎。


比如:


4,如果我不想走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想走的肯定还是大多数,毕竟很多人的家在这里,工作在这里,所有人脉都在这里,事业还在上升期,不想离开,放弃北京这么多的机会。


如果你不想走,也给你两个小建议:


  • 雾霾天,沙尘天出门一定戴口罩,不但自己戴,也让自己家人,朋友戴。


  • 对快递,外卖工作人员好一点,你能足不出户在家在公司享受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最后祝大家一切都好,周中愉快。

-END-

我是雷斯林,我回来了

【推荐阅读】

你在找雷斯林吗?雷斯林也在找你啊

大学学生会最大的问题不是黑暗,而是**

聪明人是很难温柔的,要么沉默,要么刻薄


回复“晚安”可以看到一篇以前写的发不出来的文章

“性瘾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