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临,要写很多很多的信,给在大学里交好的人。这一封,献给对方辩友。

第一次见你,很紧张。
明明已经在场下无数次想象,你会说什么?怎么说?并为这一次的相见,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做正式介绍的时候,还是没忍住在发抖。
好在,你没看出来,我也算没露怯。

最后一次见你,很从容。
这份从容源于我们多年相识,源于我的“为老不尊”。
你看起来有些不解,为什么我会突然变得这么温柔?没有语气强硬的对攻,没有万年不变的扑克脸。
我笑着回答你的提问,温柔地指出论证中的缺失。
因为马上就要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本来都是辩论的有缘人,奈何各属一方,关系简直可以称之为“水火不相容”。
在场上,如果你听到我说“谢谢对方辩友”,其实潜台词是“兄弟,你简直是在**”;
我明白您的意思=你可以闭嘴了;
这个问题之前已经解决过了=你居然还没懂?
……
我讨厌你胸有成竹,爱看你不知所措。
当评委在我发言时点头,在你发言时摇头,这种酸爽的感觉,能让我得意好几天。
虽然辩论上针锋相对,但我发自内心敬佩你。
你翻盘的时候很帅,让我懂得,不到最后一秒就绝对不知胜败;
你温柔的回应很有力,像极了《甄嬛传》里叶澜依说的“温柔刀,刀刀割人性命”;
我恨你奋力挣扎的样子,那让我们的成功难上加难,但我从来敬佩,因为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信念:我要燃烧一切,献祭一场辩论。
一些负面的行为,在此不说。这封信只写给交好的人,至于那些恶劣的行为和人,算不上交好。

对方辩友,我敬佩你,也对得起你。
我使用的每一个数据、例子和实验,都有切切实实的来源。我不会为了赢,辜负你这一段时间的努力;
我说的每一句话,都经历反反复复的练习。我希望不论结果如何,对你而言,这都能成为一场舒服的竞技;
我做评委时的每一次判罚,从不因与这场比赛无关的情绪,即使你曾是让我输比赛的对方辩友。
辩论从来是激烈的,但你我的碰撞是和谐的。
这份将心比心得来的尊重,让我对于“对方辩友”这个称谓,有了更多的思考。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最后,谢谢你,对方辩友。
有正就有反,有阴就有阳。你和我,共同构成每一场辩论赛。
我视你为对手、朋友、老师乃至知音,你带给我无限的欢乐和不竭的动力。
毕业季来临,江湖路远,只能说句“各自珍重,祝心想事成”。
再见了,对方辩友。

本文图片来自 Jay Wennington, NIDHIN MUNDACKAL,christal yuen, For Chen, Mitchell Orr
想让厉害的大神带你飞?
想加入我们搞事情?
想随时随地搜到辩论干货?
点击下方图片,我们随时欢迎你~



责编:卡卡
审核:平台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