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表达情感是人类的天性,那么在各种语言出现前的洪荒时代,音乐就是人类的唯一语言。
也正是基于它对人类精神与文明的滋养,我们才得以跨越一切的隔阂,在音乐中回归人性最本质的共鸣
01
我经常在拥挤的大街和地铁上看到戴着耳机,只身不语的路人。
可能是工作辛苦,生活孤独,寻求他人的倾诉或倾听太奢侈,以致于面对无以言说的徒劳,我们只能借由音乐来获取一份心照不宣的宽慰。
如陈奕迅在《歌颂》中唱到:
感谢永远有歌把心境道破
哪论动或静
谁也有情绪有它抚摸
对个人而言,音乐承载的不只一种情绪,还象征着一份回忆。
一首简单的儿歌能让我们怀念起和小伙伴一起放声的童年时光,一首老歌能让你想起午休时间和同桌各戴一只耳机的中学岁月。那时候我们都不成熟,音乐也跟着青涩,却共享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所以哪怕早早被打上无关考试的“副科”标签,在我们懵懂的学生时代,音乐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和意义——乃至于成为我们成长教育的一部分。
就像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故事一样。
其貌不扬的音乐家马修来到法国乡村一间男子寄宿制学校当助教。这里的学生们顽劣不堪,在校长司空见惯的体罚之下也从未改善,学习更是差的离谱。
面对这样的情形,马修选择用改编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尽管这一过程波折不断,但在马修的耐心和坚持下,学生们渐渐领悟了合作和纪律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当合唱表演第一次被大人正襟危坐的倾听时,他们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哪有孩子天生不渴望爱和关注?哪有孩子从小喜欢被人讨厌和指责?
所有的反叛、捣乱和恶作剧,都是情感无处安放和表达无以言说的伪装,看似幼稚顽劣,实则**无奈。
幸运的是,马修用音乐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关爱。也教会了他们去表达感恩,收获成长。
影片的结尾,马修被学校开除。碍于校规不能去送行的孩子们从窗口扔下了漫天的纸片和纸飞机。
上面写满了诚挚的祝语和跳跃的音符。
无需更多的台词或旁白。编过的曲谱,唱过的歌谣——这些被音乐充盈的共同记忆胜过万语千言,让本该感伤的离别在一份心有灵犀的默契中温暖收场。
放牛班的孩子,从此开启了人生的春天。
02
不单可以是启迪个人一生的教育,音乐也能成为贯穿民族一脉的见证。
虽然音乐何时诞生已无可考究,但它却从始至终的镶嵌在人类文明的传承纽带里——每个民族的乐器和曲谱,承载的也是各自的文化和记忆。
在全球化、现代化不断扩展和深化的今天,所有民族都时刻面临着对本土文化“留”与“弃”的拷问。
吴天明大师就以遗作《百鸟朝凤》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忧思。
故事围绕名曲《百鸟朝凤》展开,讲述了老一代唢呐匠焦三爷和传承人游天鸣在社会变迁的洪流中际遇由兴到衰的现象与无奈。本是人人敬仰的唢呐师傅,却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沦为了被轻视的“无用且过时”的煤灰。任由焦三爷的愤怒和游天鸣的坚守,都无以挽回《百鸟朝凤》往日的荣光。
最终在师傅的坟头,天鸣的唢呐在空荡的天地间吹响哀乐,何尝不也是献给自己和历史的挽歌。
百鸟不再,凤鸣独哀
文化永远是和特定时代、环境相联系的产物,有生的孕育,也有死的湮没。
哪些该留,哪些要丢,怎么甄别,如何传承,一直是社会人类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巧的是,一年之后,另一部以音乐为切入点的《闪光少女》引燃了一大群默默坚持对传统民乐热爱的年轻人。
这回故事放到了音乐学校,围绕“土气传统乐”和“典雅西洋乐”的争论,学民乐的学生用自己的努力,在“传统乐不值一提”的嘲讽中,一步步证明了传统乐的魅力和价值。
两个关键点让人印象深刻,一次是在漫展演绎《权御天下》
另一次在中西斗乐
或许是冥冥中的机缘,在这场原本难分伯仲的比赛中,西洋乐的《野蜂飞舞》最终在一声唢呐中败下阵来,像一次对《百鸟朝凤》的告慰。
当然,音乐没有高下之分。但无论是《闪光少女》的磅礴大气,还是《百鸟朝凤》的孤单悲鸣,我们都经由音乐,经由那些传袭了数个世纪的乐器和曲调,感知到了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情感——这既是历史与当下的交集,也是先人与后辈的对话。
我们有理由让这样的交流延续得再长久一点,对本邦如此,对别的民族亦然。
03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因为经由形态各异的音乐,我们得以表达对真善美的共同向往——尤其在那些绝望黑暗的时刻,这份意义显得无比珍贵。
二战期间,31岁的法国作曲家梅西安遭到**逮捕而被关押进集中营。
在那个随时面临折磨与死亡的阴暗封闭之地,梅西安幸运的遇到了3位分别演奏大提琴、小提琴和单簧管的音乐家,并在同情他的一位狱卒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可供作曲的地方。就是在这样的际遇下,他用音乐表达了抗争,写出了后来家喻户晓的《时间终结四重奏》。
2001年的9月11日,在震撼世界的911事件当晚,陷入悲痛的纽约市区组织起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是演唱会。
市民们在各个消防队门前歌唱美国的经典名曲《我们一定会胜利》及《美丽的亚美利加》。
也是在那个星期,纽约爱乐乐团在**中心奏响《勃拉姆斯安魂曲》。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人们明白了,生活仍然要继续,在那个特殊的夜晚,保卫国家领空安全的责任交给了美**方,而引领人们走出悲痛的任务却交给了艺术,更确切地说,是交给了音乐。
因为音乐,永远承载爱与希望——是我们坎坷孤独宿命的解药。
而当这样的音乐与公益相融合,不仅可以教育孩子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也将续写传统文化新的篇章;更重要的是,这会赋予当下社会更强大的文明力量,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传递博爱与关怀。
只要音乐还在流传,爱就不会止步——6月21日的腾讯音乐娱乐公益战略发布会,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将与陈一丹基金等合作伙伴一起,探索音乐与爱的连接,为你打开音乐世界的更多神秘大门,以音乐的名义,让爱有声。
音乐还能展现多少力量,讲述多少故事?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以乐之名,听见爱的和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