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但是直到高中之前,都是喜欢看中国文学作品超过外国的。

原因很简单,同等水平的中外文学作品,我始终觉得中国的读起来文笔更好一些,也更容易有感同身受的共鸣感。

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爱情描写来举个例子。

《爱情公寓》里面有这样一个细节,说女演员悠悠拿到了莎士比亚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本,看到朱丽叶的台词,觉得非常拗口,难以理解。

的确是不太符合我们一般的说话规律,不仅不容易让人感觉到深情,还有点莫名地出戏。

你可以想象你用这样的一段话给你喜欢的人表白吗?反正我不太能。

如果说是因为莎翁的时代距离我们当下太远,看一下距离我们数千年前的《上邪》里面的情话: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就非常热烈和深情,画面感十足。即使是今天的人读起来,都能隔着漫长的时光触摸到那种摄人心魄的爱意和誓言说出口那一刻的坚决。

直到现在如果你给喜欢的人写情书,摘抄这段话也并不过时。

其实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对文学作品“文笔好坏”的感性判断,都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就是“亲近感”。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调侃外国电影的“翻译腔”,总觉得那些对白哪里怪怪的——因为它的确不是我们日常说话的方式。

02

所以,一般如果想要欣赏外国的文学作品,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一定要找到最好的译本。

这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译者的文学功底不过关,很容易变成平铺直叙甚至生硬的“直译”,但如果译者的文学功底不错,又很容易造成“自我意识”太强,让原作变得面目全非。

像是几年前很受争议的,冯唐翻译泰戈尔作品《飞鸟集》,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原文是这样的:

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becomes small as one song, 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

流传比较广的郑振铎译本是这样的: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冯唐译本是这样的:

我不能说冯唐的文笔不好,也不能说冯唐翻译水平不好,但是必须承认的是,郑振铎的版本是力求贴合泰戈尔的原意,并且让它更符合中文上的美感,而冯唐则是一直试图在翻译中加入自己一贯写作的风格,他的“自恋”感太强烈,以至于严重背离了泰戈尔的文风,显得南辕北辙,让很多读者难以接受。

好的翻译当然也是有的。知乎问题“有哪些美到极致的神翻译”里面,有一个答题者提到了《冰与火之歌》所改编而成的著名美剧《权力的游戏》。

里面有这样一段很经典的台词:

“Night gathers, and now my watch begins. It shall not end until my death.I shall take no wife,hold no lands,father no children. I shall wear no crowns and win no glory.I shall live and die at my post.I am the sword in the darkness.I am the watcher on the walls.I am the fire that burns against the cold,the light that brings the dawn,the horn that wakes the sleepers,the shield that guards the realms of men.I pledge my life and honor to the Night's Watch,for this night and all the nights to come.”

如果把这段话简单粗暴地输入到中英互译软件里,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夜幕降临,现在我的手表开始了。它不会结束,直到我死。我要把我的妻子,不要地,没有父亲的孩子。我必不戴上冠冕,不得荣耀。我必死在我的岗位上。我是黑暗中的刀剑。我是墙上的守望者。我是烈火灼伤寒冷的光。黎明,唤醒睡眠者的号角,守护人间之盾的号角。我为夜晚和晚上的夜晚,保证我的生命和荣誉。”

除过直译所带来的语句不通,倒是可以勉强看懂在说什么。

但是,对比一下专业翻译的版本: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原意几乎没有被改变,但每一个字词都用得极其优美和精准,朗读出来会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03

但一个事实是,不管读了多少个版本的译本,在我最终去读外文原著的时候,体会到的感情都是截然不同的。

哪怕是再牛逼的译本,翻译的都是译作者所解读的作品,但当你自己一个词一个词去读,去理解的时候,看到的未经矫饰的版本,就像是作者站在你面前,把整个故事,以及他所有的心情都直白地讲给你一样。

那种真正“和作者对话”甚至和作者所处的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对话的感觉,是任何译本都取代不了的。

前几天,笛安在她的粉丝群里给她的女性读者发了这样一段话:

我算不上她的粉丝,但我依然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尤其是对英语水平的判断标准,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过专八”,“考雅思托福”,而是“进步到美剧水准”。

04

说实话,能够看英文名著,看喜欢的英剧和美剧,以及出国玩的时候能和外国人好好聊天,是我从上中学以来,学习英语最大的动力——而不是应付考试。

毕竟语言这个东西,归根结底来说还是拿来“使用”的:可以是交流,可以是理解,也可以是倾听和阅读。

你可以试着和我回想下,你是否也有以下的困扰呢?

如果有同感,你可以先在心里打个钩。

☑️ 我下了很多英文app,但很少打开它们。

☑️ 句子中很多单词我都认识,连在一起却读不明白了。

☑️ 很多英文品牌名字,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会念。

☑️ 我常常感到:英语不好限制了我的职业发展。

☑️ 为了学好英语,我把手机系统改成英文,第二天因为看不懂就偷摸改回去了。

你打了几个钩?

是不是觉得上面说的都是自己。


现在,推荐一个我和我的粉丝都在用的英语课程「水滴阅读」,你无需下载APP,全部学习都在微信中完成!

水滴的专门定制化书单,让你读到最原汁原味的英文原著。

5亿人肯定价值的教材

我的人生是从读王尔德开始的。我最喜欢的就是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里面的一句话至今让我热泪盈眶。

“ She said that she would dance with me if I brought her red roses,\” cried the young Student; \”but in all my garden there is no red rose. 

— Oscar Wilde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她说过只要我送给她一些红玫瑰,她就愿意与我跳舞”一位年轻的学生大声说道,“可是在我的花园裏,连一朵红玫瑰也没有。”

水滴阅读的所有音频英国伯明翰的声音专家Scott来录制。

为了让你培养语感,边听边读,能够口语、听力、阅读一起练习!

英国伯明翰的声音专家 | 磁性英音伴你入睡

水滴阅读的教学研发团队也让我刮目相看,全部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权威名校。


英语学习中的这三大误区:


① 死记硬背单词
② 过度纠结语法
③ 沉浸翻译英语

水滴阅读的教研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刘乐宁教授专门在下方视频里,来和你们聊一聊学英语的方法论。

并特邀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乐宁,为水滴阅读的二语习得专家顾问

水滴阅读特邀二语习得专家顾问 

现在,我的朋友圈已经被水滴阅读的打卡刷了屏!

朋友圈都在用的英语阅读产品 

再说说专属福利


# 福利一 #


只要你连续打卡21天,即可获得 价值69元的限量版水滴阅读英语手账

# 福利二 #


完成学习任务,会奖励全套原版书。价值200元专属大礼包,并且包邮赠送。努力用惊喜回报你的坚持!我看了都想要!

# 福利三 #

另外,即便是线上付费虚拟课程,水滴阅读可以承诺给你:

           • 免费的一对一咨询

           • 开课7天无理由退款

水滴阅读的讲义每节制作时长超40小时,每天15分钟分拆知识点,每天只需阅读10分钟。

碎片化|10来分钟即可完成

只需5步|开始阅读流程很简单

每个参加英语课程的人,都可以进入一个高端微信学习群,和其他学员一起交流,结识志同道合的英语爱好者。

除了同学间的交流,每个微信群会有一名专业的老师,在每天晚上8开始讲解当日阅读重点,并解答大家的疑问。

名师指导 | 全程私教陪伴 

最贴心的是,为了督促你坚持阅读,水滴阅读的程序员开发的水滴树苗系统


水滴树苗系统|独一无二的电子证书

累计打卡满100天即可将树苗养成大树,水滴阅读承诺将为你的大树兑换成一棵真实树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