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滴滴和快的的烧钱大战,相信大家记忆犹新,后来双方选在了在一起,或许是一个美好的结局,类似这样的故事,其实很多,例如赶集和58同城,腾讯电商和京东,腾讯搜搜和搜狗,合并后,至少对双方市场份额的占有大幅提升,竞争成本大幅降低。
现在打车大战中,滴滴与快的,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他们最大的对手,来自硅谷的UBER,毫不示弱,尤其是今天下午,新浪科技独家披露:Uber中国融资12亿美元到账。
Uber中国12亿美元融资到账
以下消息来自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9月7日下午消息,Uber创始人兼CEO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今日在接受新浪科技独家采访时表示,Uber中国目前的融资仍在进行,目前12亿美元已经到账,百度参与了本轮投资。但对于其他投资者,卡兰尼克并未透露,他只表示,目前参与投资的基本都是中国的资方,未来还将有新的投资方加入,其中不乏中国“国字号”投资方。
根据此前的信息推算,此轮融资后,Uber中国的估值将超过80亿美元。这笔交易标志着,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企业Uber将把某一个国家的业务单独介绍给外部投资者。
卡兰尼克表示,比融资额更重要的是,确保我们找到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这是Uber在中国发展的第二年,Uber中国是Uber首次在美国之外,以国家为区域设立的单独实体,由本土团队运营管理,有本土资本参与,为中国老百姓提供出行服务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此前,卡兰尼克在6月份致投资者的信函,公司今年计划向中国投入逾10亿美元。卡兰尼克在信中称,通过Uber中国打车软件每日完成的交易量接近100万次,过去一个月业务量增长了一倍。如今看来,Uber中国的融资额度高出了之前计划的10亿美元。
Uber发言人Kristin Carvell在电邮中也曾表示,“我们不能就特定的数字作出评述,但我们看到投资者热情高涨,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对业务的估值都超出预期。”
滴滴开启新征途
滴滴的一个海报,让用户浮想联翩,这是滴滴的一个新的征途开始。今年7月,滴滴快的刚刚宣布完成了新一轮的20亿美元融资,当时获得了超过35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以及150亿美元的公司估值,这个估值,是Uber中国的两倍。
再看业务量,滴滴快的平台上出租车订单是每天3百万,专车订单是每天400万。这个数字,远远大于Uber的100万。但是,滴滴的数字覆盖城市数量,要远远大于Uber,Uber在一线城市的数据,或许和滴滴持平,甚至在某些细分用户群,会大于滴滴。
从全国范围看,出租车整个行业的订单规模是3800万,所以互联网改变出租车才是刚刚开始、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本次的滴滴品牌升级,Uber融资到位,又是一轮新的大战开始。
打车市场未来猜测
BLUES在公众号做的一个小调研,将近一半的朋友猜测滴滴品牌更名,例如滴滴出行,包括出租、专车、巴士等各种用车出行方式的整合。
如果考虑政策风险,Uber的人民优步产品或许会受到较大影响,再从目前的Uber用车体验看,Uber加大了豪车车型的补贴,鼓励豪车司机每天上线满6个小时,跑3单,合计超过150元,就给出400元的奖励。这里的一个疑问,就是,Uber是否会偏向高端车市场,在目前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弱化人民优步产品。
滴滴快的的APP整合,如果再加上一号专车,品牌融合加强,再高端车市场,也将和Uber正面交锋,这个时候,就看哪一方能更快的形成高端车市场的用户体验口碑,这又是一个烧钱大战的过程。
Uber在中国,还面临一个刷单的风险。邀请用户的奖励机制,给Uber带来大量用户,同时,也带来了刷单的可趁之机。Blues前阵子在北京,在与Uber司机交流过程中,听他们讲用一部2000多元的订制刷单专用手机进行操作,大规模的进行刷单,这是Uber面临的交大威胁。
好了,就写这么多,晚安,朋友们,欢迎评论探讨,新一轮打车大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