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春池
编辑|李春晖
“我家小哥哥(小姐姐)镜头凭什么这么少,剪辑师准备收刀片吧!”
“我爱豆私下也这么中二吗?求花絮、求彩蛋啊!”
面对史上要求最严格的一届粉丝,各大综艺的主创们时常瑟瑟发抖。正片内容的体量和完整性限制,早已不能满足粉丝日益增长的舔屏需求。即使《偶像练习生》每期节目能达到3个小时以上的时长,仍然让粉丝直呼看不够——也是,哪个粉丝不想看自家爱豆台上业务能力爆表、台下性格中二软萌呢。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通告、饭拍、花絮、各种cut,这些江湖游散资源充当着正片的补充,在圈粉固粉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受限于毕竟并非专业节目,虽然有爱,但供给和质量都难以充分保证。
正片圈粉、日常固粉,业内显然也敏锐察觉到这一趋势。最近,爱奇艺娱乐就推出全新通告综艺《出招吧!番番》,完全满足了粉丝对偶像的全部幻想。
《出招吧!番番》由大厂男孩的噩梦番番和新晋人气爱豆陆定昊主持,第一期嘉宾是陆定昊所在的男团TANGRAM。节目中,不仅能听到爱豆的新歌,还能看到爱豆被整蛊、化身游戏**,带领粉丝发现爱豆们最不为人知的一面。弹幕中get到梗的粉丝大呼过瘾,觉得自己跟爱豆的距离更近一步,原来通告综艺还能这么搞!
这不是爱奇艺娱乐第一次做这种“番”类节目。此前,爱奇艺娱乐就打造了《偶像练习生》的衍生节目《偶像有新番》,《机器人争霸》的衍生节目《机器人有更番》,《热血街舞团》的衍生节目《街舞有鲜番》和专门做大热节目和活动幕后探班的《番啊翻啊翻啊》。
在爱奇艺,“番”类节目正成为粉丝追星续命的神器。这些衍生节目搭建出一条“番”式节目带,不仅天然拥有固定收视群,更加强了主IP影响力,不断延续和放大着IP价值。
“番”式节目玩法多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衍生节目,都是围绕节目本身、在原有素材上进行再加工的产物。当然,这样也是节目内容非常好的补充,有利于节目的二次传播。不过,爱奇艺娱乐的这几档“番”式综艺则透露着主创们的更大野心:几乎每一档都是为原有节目“量身定做”,绝不仅仅是幕后花絮这么简单。
《偶像练习生》作为一档养成系选秀节目,它的衍生节目更注重展现选手台下的日常生活,流露选手真正的性格萌点,以达到养成的效果。
在《偶像有新番》中,使用的并不是已经录制但正片没有使用的素材。而是安排每周的人气练习生完成一项整蛊或小游戏,形成一档全新的短视频节目,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粉丝对选手的了解,展示选手的闪光点。
《机器人争霸》作为综艺节目尝试的全新领域,它的衍生节目既有花絮的部分,更多则是科普向内容。比如揭秘这些战队的幕后情况,包括机器人如何修理、操作,明星战队之间如何对抗,这些细致的科普可以让观众更好的理解节目,也增加了不少新知识。
《街舞有鲜番》则是在《热血街舞团》的惊险、刺激比赛中更多还原当时的真实场景。由于《热血街舞团》的节目时长限制,很多比赛过程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街舞有鲜番》台前幕后记录参赛者心路历程,让观众更加了解街舞精神。
像《番啊翻啊翻》则主打热播综艺幕后的故事,不单是某一档节目的幕后,而是独立形成一个体系,做成一个长线节目,非常符合现下年轻粉丝的养成需求。
而《出招吧!番番》作为一档全新原创通告节目,涵盖的内容和特点是上述节目的总和。既有明星的现场揭秘,也有各种游戏的拱托,颠覆粉丝想象。爱豆们也是花式宠粉,带给粉丝完全不同的偶像体验。
从爱奇艺对“番”式节目的操作来看,这些衍生节目除了是原有节目的内容补充,最大程度的盘活了已有资源,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热度。
短视频风行的时代,长视频节目如何结合短视频优势,并放大自身价值,衍生节目做出了关键探索——即便是与正片搭配的辅助节目,同样要精致并具有独创性,才是衍生节目应有的姿态,才能让圈粉固粉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产业闭环。
独家幕后、另类互动的圈粉逻辑
长远来看,衍生节目的价值远比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的更大,还有很多待开发空间。
一方面,衍生节目深入挖掘了主节目的更多隐藏闪光点,满足节目固定用户群的需求;另一方面,衍生节目也延伸扩展了主节目的热点,有机会再挖掘增量用户——起初并没有看某一档综艺,却意外被某一个花絮cut圈粉,这样的经验想必大家都不少。
衍生类综艺最大的功效,正是为本体节目制造话题热度、进行宣发助推。特别是养成类节目,衍生类节目相当于提供了一个360度观摩了解偶像的视角。像《偶像有新番》,就给予粉丝充分机会去了解偶像,这种深入的了解自然也会加强粉丝的粘性。
随着视频网站内容的逐渐发展与完善,网站对内容的要求也更加独特与多元化,而符合用户习惯与需求则是第一制作标准。这也是关乎节目结束后,热度与话题度能否长线延续的重要条件。《番啊翻啊翻》就做成了衍生节目中的长线节目,持续关注明星动态,延续了多个综艺节目的热度。
而随着衍生类节目逐渐发展,势必要在幕后花絮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又进行分层深耕。不再局限于某一种固定方式,而是灵活多变地结合当下最流行的元素,以此丰富粉丝观感,《出招吧!番番》正是基于这样的用户需求和产品理念而诞生。
《出招吧!番番》并不是哪档节目的衍生,而是整个“番”式节目的代表,开创了衍生节目的新类型。
剧情体验式的互动、神脑洞的流程、一言不合就整蛊的模式,《出招吧!番番》完全展示出明星私下真实的一面,用超强的互动性连接粉丝和爱豆,在固粉的同时也不断吸引着路人粉。节目第一期播出后,就深受TANGRAM粉丝的好评,不少粉丝都觉得这是给他们私人订制的超大福利,既有兄弟情,又有被整蛊犯二的一面,被戳中萌点的粉丝纷纷表示“这样的日常我可以看一百集”。
而除了保持粉丝与平台的黏性之外,衍生节目的cut也非常利于进行二次传播。这也是时下年轻观众最易于接受的安利方式,有助于全面提高节目和艺人的话题度及讨论量。
衍生综艺反哺品牌,打破固有传播模式
随着《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的热播,爱奇艺坐实了综艺爆款制造机的宝座。而对衍生综艺的全新探索,不仅是对这些综艺品牌IP的深度打造,更是爱奇艺综艺策略的创新和进化。
爱奇艺娱乐打造的“番”式节目带,不仅完善了爱奇艺的娱乐矩阵,更成功推动爱奇艺综艺反哺,完成大量粉丝对新节目的流量转移,打破了此前衍生节目只是配合宣传与推广的局限,给平台拉新带来极大的正面影响。
通过衍生综艺多形式多角度的挖掘综艺IP亮点,以视频矩阵模式来辅助正片,不仅将节目的精彩发挥到最大化,圈粉发挥到最强化,衍生综艺的全面布局,也让单体综艺IP有机会发展成一个完整生态,焕发更长久和广泛的生命力。
如果说品牌带动娱乐矩阵传播,依托的是品牌自身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品牌黏性;那么娱乐矩阵反哺品牌传播,则更考验娱乐矩阵的自创能力和粉丝凝聚力。
在越来越讲究圈层细分、垂直深耕的内容领域,《偶像有新番》这样的节目提供的就是典型的精准用户服务。其主要观众群从来不是大众,而是特定的粉丝群体,是典型的“固粉”节目。而《出招吧!番番》的强互动模式则打开了衍生节目传播的新思路,走上了“圈粉”征程。除了衍生节目体系,爱奇艺娱乐还为粉丝打造《奇迹的诞生日》,回顾明星生日会、演唱会,实力演绎十级宠粉。
作为一种新的“粉丝养成”模式,爱奇艺娱乐的衍生节目正在重构传播逻辑:以多维矩阵为实现方式,构造完善视频产业链;以分层深耕为创作指针,培养泛娱乐环境下的忠诚粉丝。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同时也意味着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之后过气。圈粉不易,固粉更难,大概也只有这样密不透风的产品矩阵,才能圈住“花心”的粉丝们。每一个用户“流失”环节都被算得明明白白,爱奇艺你的套路都是和魏璎珞学的吧?
▶ 阅读往期热文
化妆的男人们
信李诞,是90后的群体症候
诚招记者2名,实习生2名
要求对金融、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技巧、有态度、有热情。
五险一金、十三薪、带薪年假妥妥的。
简历投递至邮箱
✉
lichunhui127@163.com
「娱乐硬糖」 现已入驻
虎嗅 | 钛媒体 | 知乎 | 界面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一点资讯
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Wi-Fi** | 微博 |触电新闻
21 CN 看荐 | U C头条 | 搜狐公众平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