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火了。
在宣传明显不如其他几部,也几乎没有明星的情况下,不但单日票房成功反超,成为春节档票房的第一名,而且猫眼对它的预测票房,也已经达到了53亿元。
经历过这几年春节档火爆盛况的观众应该明白,春节档第一,已经意味着进入中国影史票房前五,而53亿元,已经足够让它进入中国历史上所有电影票房前三名,足以和吴京的《战狼2》争个高下——就我个人而言,比起《战狼2》,我更希望《流浪地球》成为我们的票房冠军。
《流浪地球》火了以后,很多没读过刘慈欣原著的人说这电影怎么大过年的演死这么多人,太残酷了太冷血了——但如果你看过那段时间刘慈欣的创作,会发现这电影已经煽情的有点圣母了。
刘慈欣现在是什么价值观,我不敢说,但那段时间刘慈欣的作品我都看过,体现的价值观绝对是反主流定义下的人性的。
放到电影里举个例子。(轻微剧透)
前方有任务需要队长争分夺秒去完成,如果无法完成可能会让35亿地球人都活不成,而身边的战友身体不行了没人照顾就会死。
按照刘慈欣的写法,队长会用三秒思考,然后一枪打死这个战友,给他一个痛快,然后继续前进。
永远做那个更理性的选择,是大刘科幻一贯的价值观。
而且在他以往的作品中,他还会用剧情狠狠嘲弄那些感情用事,优柔寡断,在宇宙生死存亡的维度上谈人类道德的人,这些人最后要么把自己害死,要么把整个族群乃至全人类害死,最后留下自责和悔恨的泪水。
比如刘慈欣最重要作品《三体》中的程心,因为她个人的优柔寡断和“善良”,最后让全人类灭绝,留她自己一个,作为最后一个纯种人类,在宇宙中不断自责。
那本书中还有一句话。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
“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如果把这个理念放到电影中,(有剧透)那北京熊孩子在车上几次犯熊的时候就可以领便当了。
吴京为了几乎不存在的可能放弃人类火种的行为也不可能得到支持,就算他孤注一掷,选择和空间站一起牺牲,得到的也绝不会是好结局,只会让人类文明的火种白白灭绝。
这不是大刘故意残酷,而是现实本应如此。
且不说能不能点燃,点燃能不能对地球做功这些现实计算问题了(答案是根本不可能),从逻辑上来说,在联邦政府准备放弃地球的时候,一定已经把所有可能都演算过一遍了,别无他法,才会选择放弃地球。电影也说了中国那些孩子做的事情,以色列团队早就提出过,成功的概率无限接近于0。
可怎么主角这么一做,就成功了呢?
这说到底,还是日本爆燃动漫,美国好莱坞王道电影的路线,在那些电影中,总是充斥着这样不合理的巧合,群众也喜闻乐见那样的电影。
但这样的情节,一点都不大刘。
刘慈欣是一个典型工科男,工业党,是没什么人文关怀的。他总是用上帝视角,用近乎冷漠的文字去写科幻小说,总是写一个科幻大时代下,芸芸众生是什么样的。
现在我们再看一千年前的道德,很多都会觉得可笑。再看战争时期的道德,会觉得其中很多非常恐怖。
未来看我们现在也是一样。
人类在和平的地球时代演变出的伦理道德,在一个危机时代,或者在宇宙时代,根本没有意义,而只有理性才能带人类度过危机,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大刘作品中体现出的价值观。
《**者》中,大牙最后说:“我们以后有很多时间相处,有很多事情要谈,但不要从道德的角度了,在宇宙中,那东西没有意义。”
要我补充的话,应该是“你在地球形成的道德,毫无意义。”
《流浪地球》原著中,讲述者的爸爸爱上了他的小学老师,准备搬去和小学老师一起住,讲述者的妈妈没有任何感情波动,只是说“去吧”,后来讲述者的爸爸又回来了,妈妈依然没有感情波动,只是说“哦”。
那会儿没有人关心这种小事,所有人关心的都只有两件事。
一个是天上的太阳什么时候爆炸,一个是他们什么时候会死。
在写到个体的喜怒哀乐时大刘总是一笔带过,甚至讲述者的爷爷被沸腾的大雨从上灌注,最后痛苦死去的时候,也没有半点煽情,只是一句话就带过了。
很简单,在《流浪地球》中,真正的主角是地球和整个人类,当然不会在个体的喜怒哀乐上浪费文字。
师生恋也好,乱伦也好,亲人去世也好,在这样的尺度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像书里写的:
“而你,是那巨大宫殿板上的一个细菌。”
总结下来大刘写的是一个宏观尺度下一个文明的史诗,而这史诗中,刻着两行字:
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
生存,用尽一切办法生存。
在这个意义上,电影中的人工只能系统moss才是大刘理念的化身,可惜因为大多数人接受不了的原因,所以moss只能被吴京干。
这样谈还是太空了,再举个例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出现了一个天才科学家,他一个人能影响人类未来十年的科技走向。现在这个科学家和你孩子都挂在悬崖边,你只能救一个,你会选择救科学家还是你孩子。
知乎上的答主基本都选择了救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在大刘世界中,主角不但会选择救科学家,还会把选择救孩子的,狠狠嘲弄一番。
这是基于一个很粗暴的逻辑判断,即孩子没了可以生很多个,但能凭借一己之力影响人类科技的天才没了就不一定有了。
如果把一种生物作为主角去写,如果假定这种生物都是理智的,确实是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但确实,“让人类始终保持理智,实在太难了。”
很残酷。
很不现实。
很没有人文关怀。
可这也是大刘世界独特的魅力。
尤其是在这个文艺作品中圣母过剩,人文关怀过剩的时代里。
-END-
为了不错过更新,不要忘了将我设为“星标”
【推荐阅读】
活吃人体的恐怖寄生虫们!
性爱最大的缺点,就是它需要两个人
谈谈中国人口负增长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
“性瘾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