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成员
裴培 peipei@gjzq.com.cn
姜姝 jiangshu@gjzq.com.cn
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不但春节假期过去了,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周也过去了。严格的说,中国电影市场的“春节档”已经在大年初六告一段落;在情人节之后,连春节档的余韵都结束了。现在才发表这么一篇分析,似乎为时过晚。然而,如果你经常看怪盗团的报告,就会发现我们的优势——只相信数据,并且深入地分析数据。在此,我们列出了这个春节档的几乎所有重要数据,加上几句常识性的点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2019年春节档的关键词是“高开低走”:大年初一的票房尚能同比增长13%,整个档期的票房却只增长了1.3%(均已考虑服务费因素)。过去几年,“春节档票房不败”是中国电影行业的一个神话,现在神话终于到了破灭的那一天,对春节档抱有过高期望的投资者、媒体和业内人士都要失望了。
今年春节档最不祥的现象是:观影人次下降,而且同比降幅高达10%!很多人曾经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传媒娱乐行业存在“口红效应”,更多人会涌向电影院。我们在此前的一篇报告里驳斥了这种说法,现在事实也证伪了这种说法:在传媒娱乐行业,没有什么“口红效应”。
在观影人次下滑的情况下,票价上涨成了电影市场增长的唯一驱动力:春节档平均票价上涨了12%。事实上,票价上涨可能是春节档观影人次下滑的罪魁祸首之一。有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在春节期间全家上电影院是某种“刚性需求”,就算票价涨个五块十块也不会有影响。然而,事实证明娱乐行业没有什么刚性需求。
2018年春节档的上座率奇高,但是2019年有了大幅度回落,已经回到2017年的水平。一系列因素综合导致了上座率的大跌:票价过高;电影质量良莠不齐;经济不太景气;等等等等。投资者总是过分看重网络视频、短视频等“新兴娱乐形式”对电影的冲击,实际并非如此——2018年春节是抖音最火的时候,那时的电影上座率却创下了历史新高。“新兴娱乐形式”对电影的冲击是一个长期现象,在一两年的短期内不起决定性作用。
媒体不停地鼓吹“小镇青年”对电影市场的贡献,但是数据无情地否认了这一点——这个春节档,票房增速最快的是一线城市,居然同比增长15%!其次是二线城市,同比略有增长。三线、四线城市票房都是下滑的。小镇青年征服世界?得叼丝者得天下?逻辑纵然说的天花乱坠,无奈不能改变小镇青年消费能力有限、人口与资源向大城市进一步集中的大势。
当然,作为一个整体,三四线城市对电影票房是很重要的,这个春节档半数以上的票房仍然来自这些地区。不过,在经历过去多年的银幕下沉、营销下沉之后,三四线城市恐怕不会再有爆发性增长了。这些地区的观众肯定有独特的属性,但是他们不会再构成额外的巨大增量。可想而知,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电影市场会重新回到平衡状态。什么?你说还有乡镇和农村电影市场?咳咳……
看看票房占比,结果更一目了然:2019年春节档,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已经开始下降,一线城市逆袭,二线城市基本稳定。要知道,2019年的情况比较特殊,据说打工人群的返乡潮提前了,“回乡创业”成了媒体热门名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增长仍然达不到预期,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很多问题了。
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观众对内容的口味有区别吗?有,但是区别有限。《流浪地球》在一二线城市总共多占据了三个点的票房,在三四线城市少占据了三个点。有些奇怪的是,三四线城市观众最欢迎的电影居然是韩寒的《飞驰人生》(而不是宁浩的《疯狂外星人》)。现在看来,所谓“小镇青年的电影口味与大城市不同”很可能是个伪命题——在信息对称、社交媒体发达、营销资源全面下沉的今天,小镇青年的口味只会与大城市越来越接近,就像他们与大城市白领一样玩《刺激战场》、刷抖音、上淘宝购物一样。
从观影人次看,只有一线城市在春节档期间维持了同比增长,二三四线城市都是两位数的下滑。看样子,无论打工人群有没有提前返乡,无论“逃离北上广深”的白领有多少,他们都没有坐到老家的电影院里去。此外,有必要指出:在2015-18年的春节档,其实一线城市的观影人次增速也不慢,只是比二三四线城市略慢而已。
在这个春节档,所有城市的票价都同比大涨,涨幅差别不大,只有二线城市略高。基本相同的票价涨幅,在二三四线城市均导致了观影人次的暴跌,这就是经济学教科书里的“价格弹性”。为什么一线城市的观影人次反而上涨了呢?是因为他们特别爱看《流浪地球》吗?恐怕是因为他们对电影票的价格敏感性稍弱一点吧。另外,还必须提到一点:2018年10月,电影局下发文件,规定了电影票补的上限;虽然我这个规定不可能立即得到100%的严格执行,但是肯定对春节档电影票价的上涨有促进作用。说到底,需要票补才愿意上电影院的观众,肯定不是什么优质观众;票补对单个电影的市场份额有重要意义,但是对刺激全行业需求的长期意义有限。
看看春节档的上座率:各线城市的上座率都在35%左右,其中三线城市最高,四线城市次之;二线城市最低。三四线城市上座率略高可以理解——毕竟在那里过年的人多,而银幕数量相对较少。可是,二线城市上座率为什么最低呢?是不是因为它的居民消费能力不如一线城市,而替代娱乐选择又高于三四线城市?不过,各线城市之间的上座率差距不算特别大,也可能只是统计误差。
耐人寻味的是,五线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小镇青年”集散地,春节档的上座率一直不算高。现在,三四线城市的银幕建设已经很有规模,进一步的渠道下沉只有去五线了。然而,如果五线城市在春节档的上座率都没有优势,平时的上座率只会更惨淡。对于真正的小镇青年来说,电影市场的盛宴尚未开始,可能就要结束了。
无论如何,这个春节档再次验证了文化娱乐市场“内容为王”的逻辑——《流浪地球》的强势逆袭就是证明。春节之前,我曾经咨询过两位业内大佬,虽然他们都认可《流浪地球》的作品质量和工业标准,但是都对票房信心不足。由于很多复杂的原因,《流浪地球》的前期宣发不能算很成功,大年初一的排片率只有11.5%,远远落后于《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如果只看题材、卡司、发行和营销,它应该是春节档的票房第四。事实是:依靠顽强的口碑逆袭,它成为了春节档票房冠军,并且很可能是2019年全年的国产片票房冠军。
只有当“内容为王”的理念深入人心之时,电影市场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这就是2019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最大的亮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