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春晚的打假**打假了。谁也没想到,就在翟天临揭破葛优的假床垫之后,他自己也被揭破了“假论文”。
翟天临论文事件发酵数日后,今日(2月11日)晚间消息,北京电影学院已成立翟天临事件调查组,并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而在数小时前,人民日报官方公众号刚刚发文《北影博士翟天临,遭“学术打假”》。
翟天临的学霸危机,至此基本可以认定是难过关了,有极大可能被取消博士学位。
2019年开年,翟天临微博晒出被北京大学博士后录取的通知,一跃进入艺人最高学历阶层。然而福兮祸之所伏,因为翟天临一句玩笑“知网是什么”,让他深陷“学历造假”的漩涡中。
2月8日,翟天临工作室做出回应:“翟天临不知道知网”只是他个人的调侃;他的论文也是自己亲笔撰写,让人代笔一说完全是无稽之谈;知网查不到翟天临的文章也只是因为还未收录。
可是,工作室没想到的是,过年是什么日子?那是接头发的tony老师回家烧柴,美妆博主Lucy给七大姑试口红,高校硕博士回家被关心发际线的日子。大家并不买账,在知网搜到了翟天临曾写过的论文。该论文分析了翟天临在《白鹿原》中扮演的白孝文,重复率竟高达40%。
一个演了白孝文的演员,写了一篇分析白孝文的论文,然后居然是抄的。这实在让人觉得很玄妙,莫非这角色是替身帮翟天临演的?现在很让人怀疑,当时打动《原生之罪》导演的万字人物小传,是不是也存在原创问题。
娱乐至死的年代 ,我们难以追溯“卖人设”的源头。但毫无疑问 ,明星是运用人设概念最为频繁与熟练的群体之一。所以我们看到靳东说出了“诺贝尔数学奖”这样并不存在的奖项,马思纯引用错了张爱玲的文字,惹来群嘲。
理查德·戴尔曾提出,明星可谓是一种“人格消费”,他们按照预先设定的角色和规范维护自己的形象,遵循一种一劳永逸的逻辑。可事实上,没有一种面具可以永不脱落。
故作深情者,变成渣男。假装学霸者,出了洋相。自称吃货者,被曝节食。谁又能说人设的红利,不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检测不说谎话
作为一枚文科在读博士,看到网上流传的报告,硬糖君十分技痒。潘长江大爷睡床垫被弹飞的事,进一步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翟天临的论文进行了重复率检测。
首先,登陆“翟天临说不知道但表示真知道”的知网,搜出这篇名为《谈电视剧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的文章。该文刊发于2018年08期的《广电时评》,页数为70-72页。
我们将这篇文章的PDF下载下来,再转成word文档。校对完转换错误之后,存档备用。进入知网的论文检测系统,我们选择58元一篇的“学术不端AMLC期刊检测专用”。
它主要针对杂志社来稿,是对已发表文献、学校、事业单位业务报告、职称等论文的重复率检测系统。至于为什么选择它,一是因为篇幅题材合适,二是因为其他68、128、188一篇的系统都太贵了。
硬糖君进入系统,输入论文题目,文章作者,再上传咱们刚才处理好的文档。付款完成后,等待大约半小时,下载检测报告。打开最后的压缩包,我们看到三份PDF。分别是“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全文标明引文”、“全文对照”三个版本,我们选择最详尽的“全文对照”版打开。
检测结果与网传版本有所出入,可能涉及到检测文档的校对问题(比如是否包含原期刊的刊名、脚注等)硬糖君检测出,该篇期刊的总文字复制比为46.9%、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为46.6%、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为34.5%、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32.5%来自《白孝文人物分析》。
总字数为3130的论文,重复字数达1469,单篇最大重复字数为1016。也就是说翟天临的这篇论文,有几乎一半都是“借鉴”的产物。
其文献来源,主要有两篇,一是来自百度文库的《白孝文人物分析》,二是来自《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之白孝文论》。而来自这两篇文章的观点,翟天临均没有在自己的论文中引证。
疑似剽窃的观点一条,疑似剽窃的文字表述有十条。根据标红的对比报告显示,翟天临熟练运用了“掐头去尾”的搬运法,几乎每一段文字都是换掉原文的开头或添加一两句结尾。搭好论文的框架,其余的事就靠Ctrl+c和Ctrl+v了。
上学期才修过《学术道德》的硬糖君,对此深表遗憾。咱们的翟博士,剽窃、抄袭、用而不引等学术不端问题,涵盖之全面和多样,几乎可以用来出一道多选题了。
博士是真是假
仅仅一篇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并不能直接说明翟天临的博士学位有问题。毕竟现在还看不到他的博士论文,而翟天临工作室发表严正声明,表示他的博士论文将由校方统一安排授权上传知网,预计2019年上半年公开。
这个解释并不能平息舆论,唯有C刊才是硬道理。于正发微博支持翟天临,但似乎帮了倒忙,那只有645k大小的论文让大家更加怀疑博论的水分。试想,借鉴成瘾的于妈为翟天临打掩护,那不就跟葛优说他的床垫能生发一样不靠谱。
而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引出最核心的问题是:翟天临在博士期间没有任何一篇CCSCI,而根据2013级北电博士毕业要求,至少有一篇C刊才能申请答辩(不同高校要求有差别)。翟博士在0 C刊的情况下(至少目前搜不到)还拿到了北大光华的博后资格,令人匪夷所思。
从翟天临获得答辩资格到顺利毕业,再拿到博后资格,这一整套流程当中有悖学术伦理的地方实在不胜枚举。比如说迟迟不见踪迹的C刊:本次提出质疑的大多是久经文献考验的硕博士,大家都查不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工作室的声明只能说避重就轻,缺乏明确的证据。
就算论文没有网络公开,但刊用通知也一定会发往作者的联系邮箱,出示截图也不失为一种诚恳的态度。全天下的博士C刊都能查到,就你家翟天临的会隐身,研究难道还涉密?
回溯翟天临的读博生涯,也有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翟天临是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为什么可以在学习期间外出拍戏?而且一拍就是13部。对此,工作室的回应是导师函授和进组指导。你看,选择北电,在家读博不是梦!
有意思的是,前文我们提到的被抄袭的《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之白孝文论》的作者黄立华教授也出来打假。他在朋友圈说“这个表演打假警察的人是要我起来打假吗?”在翟天临工作室声明后,黄教授又调侃“明星博士的工作室声明其没有学术不端的问题,但我十几年前的文章却被其整段整段的抄袭,事实胜于雄辩!”
其实,黄教授只被抄了18.1%,百度文库更惨好吗?被抄了32.5%,几乎为翟天临的文章贡献了三分之一。黄教授还能朋友圈鸣个不平,这百度文库的冤屈谁来管。作为本科生学术不端的重灾区,多年来百度文库辛勤地哺育了多少“翟天临”?
人设随时坍塌
针对质疑,翟天临还亲自下场在微博评论里写“我说我不知道1+1=2也有人信吧”。真的,作为一个宝藏演员,翟博士就是热衷给我们带来此类算术题。
他曾在采访时非常得意地说,自己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数学才考19分,但是文综270分很厉害,总分超过580。且不说文综270有多难,语文和英语是不是都要145才能凑够他的总分?06年山东文科状元678分,他数学如果能多考100变成119分,不到120就能吊打别人。
翟天临一方面让网友不要再定义他什么“萌系”了,强调演员以塑造角色为天职。一方面经常在微博上自夸“萌系”;一方面自己说不屑于拿脸混饭,为了给偶像们留口饭吃。一方面,却在微博上问大家自己是不是偶像派;一方面标榜“学演戏,先学做人”。一方面却出现了在片场大声怒斥场记的画面。
早年间,翟天临上节目时曾经爆料说在拍摄《兰陵王》时,曾经自己动手修改剧本。通过改剧本,从15集开始往后,戏份已经和男主冯绍峰差不多了。当嘉宾问这样改剧本会不会不尊重编剧的时候。翟天临说:“反正制片人答应了,就没有跟编剧说这事,因为时间紧迫,没有那么多时间讲废话”。
把和编剧沟通视为浪费时间讲废话,这是不是有点太“装”了?这倒和鄙视娱乐,却一年参加八个综艺;没有一部代表作,却拒绝被称作花瓶;享受艺人的关注和收入,却拒绝被当做艺人的韩雪老师一样,明星的人设和本人总有一种拧巴感。
戈夫曼称表演者为“戴着假面具的人”。这个假面具,“是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一致的前台行为模式,是一种角色面孔”。在新媒体时代,明星,甚至是普通人,都无疑在社交网络上,也遵循着设定好的前台设定模式 ,给自己戴上了一张“假面具”。
明星人设的崩溃成了高悬在明星头顶的达摩克利司之剑。它不仅对明星的角色拓展产生了限制,更在于虚拟的明星人设与本人之间可能存在的罅隙与矛盾。而新媒介时代将明星的一举一动都推送到了受众面前,一旦发现反差势必引起争议。
把时间退回到春秋时代,孔子如何看待那些**的雄辩家和伶牙俐齿的演说者呢?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说着讨人喜欢的话、做出讨人喜欢的神情,这个人心中是没有什么仁德的。越是在一个假面泛滥的时代,越是不要轻易迷信一个人设。
对于鉴别人设,白居易也是行家。他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对于一个人,足够长的观察时间才能确定人品。“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就像当时被说有篡位之意的周公、仁德君子的王莽一样,如果他们当时就死了,谁又能知道他们是真性格,还是在玩人设?
▶ 阅读往期热文
小人物登台日,喜剧之王离场时
SNH48和火箭少女,压根是两种生意
诚招记者2名,实习生2名
要求对金融、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技巧、有态度、有热情。
五险一金、十三薪、带薪年假妥妥的。
简历投递至邮箱
✉
lichunhui127@163.com
「娱乐硬糖」 现已入驻
虎嗅 | 钛媒体 | 知乎 | 界面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一点资讯
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Wi-Fi** | 微博 |触电新闻
21 CN 看荐 | U C头条 | 搜狐公众平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