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运营上,壹心理一直坚持以原创PGC吸引精准用户,微信公众号推文阅读量时常是10w+,但坚持原创PGC这条原则不限于微信平台,本文将从网站内容搭建初期开始,从作者的来源、内容的选择、用户的反馈、文章所衔接的产品的转化率等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壹心理的内容运营策略。

 

壹心理现在是国内最大的心理学平台、心理学第一媒体。20117月上线至今,我们拥有超过1200万的用户,6372名心理专家、600多位心理学专栏作者,和全国792家心理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用互联网的方式,把积极的心理学融入到通俗易懂的心理咨询、心理课程、心理测试、心理FM等应用中。201615日,我们正式对外宣布完成A+轮近千万美元融资。

 

从内容运营的角度来看,我们充分地探索了互联网平台内容生产的各种机制,从网站到社会化媒体渠道,从传统的编辑制到PGC生产制,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并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

 

服务谁?提供什么样的内容?

 

壹心理以帮助用户个人成长,提供有趣的心理学科普作为宗旨,这个宗旨的来源,却是一次意外。2011年,在壹心理CEO黄伟强创建的豆瓣小组“我爱心理学”中,突然有一位女孩直播自杀过程,经过小组成员多方搜索,最终让女孩的家人及时发现情况,挽救了女孩的生命。这成为了壹心理诞生的动机:通过普及心理学知识,它可以成为一个人最孤单无助时的陪伴。壹心理由此有了一个温暖的slogan:世界和我爱着你。

 

此后推出的内容产品,可以说一直都紧紧地扣住这个情感核心,持久而专一的深耕内容,成为了壹心理吸引众多用户的原因,做出了一条心理学专业领域和普通大众需求之间的通路。

 

基于这个宗旨,壹心理从最初的心理学常识科普,到最新改版后的5种方面的内容:婚恋、健康、职场、科普、亲子,分别针对日常生活中涉及心理学的5个领域。在心理学细分领域中,内容的宽度体现在既涵盖了大众可感知的生活层面,又能提炼出有记忆点的板块;而内容的深度则体现在对日常现象的深入剖析,以及内容的可操作性对用户的实际帮助。

 

同时,内容的形式也在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从用户获取的便利性出发,壹心理提供了四种形式的内容:文章、电台、问答、测试,做出了不同侧重点。文章主打科普知识和实践指导,电台主打可感知的陪伴,问答主打互动性,测试主打趣味性。四种内容带来的流量变化,是及时调整内容策略的重要指标,通过数据分析,不断给用户新的刺激点。

 

 

谁来生产?怎样生产?


壹心理的内容生产机制,从创始初期的编辑制,到后期的PGC制,经历了一系列探索和变化。细分领域的内容必须有专业的背景作为指导,同时又具有可传播性,在初期壹心理采取的策略是通过有心理学背景的编辑把关,严格控制输出内容的专业性。

 

随着用户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以及产品线的扩张,内容开始通过网站、社会化媒体渠道、微信公众号等不同的渠道输出,这也给内容生产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给用户足够的信息量?如何在搜索引擎中获得更多被抓取的机会?如何满足不同渠道对内容的特殊要求?都给了壹心理跨入新的内容生产机制的机会。

 

2015年初,壹心理选取了适合心理学细分领域的PGC机制,开始搭建作者团队。作者团队的主要构成有三个部分,一是专业用户,即来自全国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咨询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经验,也深知有心理咨询需求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这部分作者主要提供专业的分析和个人成长指导;二是心理学科普作者,由来自国内外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组成,他们拥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同时也擅长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普通大众感兴趣的文章,提供冷知识科普、日常现象解析;三是翻译作者,这部分作者有,对心理学有,能快速获取心理学领域的前沿资讯。

 

编辑制在其中继续发挥作用,编辑分版块管理内容,引导作者的选题方向,推荐优选内容,策划热点分析和专题,把握分发渠道的内容编辑。编辑制与PGC制的灵活结合,为壹心理的内容生产带来了质的变化,在业内和大众中的知名度也由于由点及面的传播结构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如何分发?效果如何?

 

随着用户群的扩大,壹心理在内容上也在做动态的调整,目的是传播真正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心理学在过去被赋予鸡汤的色彩,和星座、算命、暗示等内容混杂在一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传播度,但实际上很多观点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

 

将理学的内容与“伪心理学”区分开来,一直是壹心理坚持的方向。这确实需要在专业领域的自信,才能在流量、用户数量等数字面前稳定自己的核心。内容的取向本身也是获得目标用户的最好途径,你做什么样的内容,就会得到什么层次的用户。

 

为了让目标用户接触到壹心理的内容,我们选择群体相当的渠道,进行内容分发。这种互惠的合作关系,让壹心理在触及更广阔的用户的同时,也汲取了来自不同渠道的反馈,让内容的思维更广阔,形态更灵活。我们先后与百度知道日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平台合作,获得了百度知道日报2015年度合作机构的荣誉。可以看到这些平台用户群体的共有需求,同时也做出了个性化的内容。

 

作者:壹心理高级编辑 陈举


本文为微推客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并附注原文链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