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彩虹合唱团的《感觉身体被掏空》一下子火了起来,好魔性啊,单日播放量迅速破千万。
其实也没什么啦,我也只是听了30遍而已,没听过的先来感受一下。
《感觉身体被掏空》
啊 啊 啊 啊 啊
夜幕已笼罩朝阳公园
广场舞单瑟已经准备完毕
看着窗外的树影
难道这就是我的青春
当花瓣离开花朵
有一个老板叫做大卫
下午六点出现眼神恰似黑背
手里端着一壶热腾腾的咖啡
嘿嘿嘿我们要不要来开个会
我说这样不好吧
我要去机场接我年迈滴爸爸
两千多年没见啦
他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
明明白天没事做
我还看见你在玩直播
难道你就没有家
求你不要说出那句话
宝贝 加班吧
感觉身体被掏空
我累得像只狗
我才不累 不累
十八天没有卸妆
月抛戴了两年半
作息紊乱我却越来越胖
我来征战北五环
我家住在龙回砚
沙发是我港湾
肚子空空画饼做梦
如何放轻松?
天天KPI 不如现在
收起你的匠人情怀
听我说
我热爱工作
我真的好喜欢工作
工作让我进步
我喜欢学习 超快乐
我真的要去接我爸爸回家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怎么样的老板
辞职以后拉黑他
不要加班~不要加班~不要加班
开
↑滑动上面可以看到更多歌词
有人说“看笑了,听哭了”,是因为这首歌讽刺的「加班多」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长期加班就会有一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给广大加班狗一种笑中带泪的共鸣。
今天就聊聊「加班」这件事,我先抛出我的观点:
-
偶尔加班很正常,处理临时紧急事务是担当
-
长期加班不正常,对公司和个人发展都不利
(注:本文主要对追求上进但经常加班的同学特别有效,这篇文章看起来在讲加班,其实在讲如何更快成长与分配时间 )
不要因为赶路,而忘了前行的目的。
我们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 赚钱与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面这两个,我们要怎样?
– 在选准方向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这两个:
更高的薪酬回报
更快的能力成长
薪酬回报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你有多强的能力。
因此,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最核心的目标应该是如何获得更快速的成长,今天的讨论也会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所以有很多老板会说:
「年轻人,刚入社会不要想着赚多少钱,踏实多做点事能力成长起来之后,以后肯定很有未来」
这句话听起来还是有点道理的,但是却成为了很多老板让员工低薪加班的理由。
我们仔细想一下:
「加班更多之后,是否有让你有更多的成长?」
所谓「熟能生巧」,理论上,做更多事情是能够带来更多进步的。
不过,随着工作内容开始熟悉后成长边际效应是迅速递减的,也就是说开始熟悉工作后做10小时带来的进步,都没有最开始第1个小时带来的进步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纯粹投入更多时间在这类工作上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因为没有更多能力成长的累积,投入长时间做大量重复工作是不划算的,如果还是无薪加班,那简直就是直接亏损了。
那怎么让进步持续比较大呢?
不断更迭新的工作内容,在一件事情彻底掌握了之后,开始做一些新的事情。
这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公司好不容易教会你这块事情,你就不做了,对公司来说是不是一种损失和资源浪费?
如果你是直接撂挑子不做,那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是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进行:
将你掌握的这部分工作通过梳理总结,尽可能分解成标准化、易执行的步骤,然后把这份工作交给团队其他人(如实习生),培养他们成长起来,自己去负责更大层面的思考和操作,这样其实是优化了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用更低的人力成本创造了更高的价值。
这样你就能持续地成长,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苦哈哈地把所有事情做了,最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加苦班,还得不到多少回报。
如果你去问一个工作几年的人,「过去几年有什么事情是对你成长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吗?」
这种事情绝大多数是看了某本书、见到了某个人、听了某个故事、学了某个技能、做了某个决定,应该不会有人告诉你,是因为他某天加了班。
从人的一生来看,对我们有长远影响的事情都不是那些看起来很紧急的事情(包括加班),而是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
-
阅读、思考、学习
-
认识比自己厉害的人
-
做正确的选择
-
锻炼身体
所以长期加班带来的一个最大坏处,就是挤占了大量的下班时间,而这些时间本来可以做上面这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天天加班看起来平时很忙很努力,但却悄悄地丧失了不少成长本来应该做的事情,更糟糕的是:
因为你没有更强的能力,你只能加班做一些基础的事情,因为加班做基础事情,没有时间学习提高,所以你只能继续做这些基础的事情,于是进入恶性循环,直到有一天因为薪资不见涨待不下去,才突然醒悟过来,再去找工作时才发现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
所以,无论有没有在加班,都要持续关注「是不是在快速地成长」。
除了自己成长之外,我们再来看看
-
自己效率不够高
-
有重要临时任务
-
公司有加班文化
-
要帮同事擦屁股
-
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
自己效率不高、能力不足,就需要给自己加把劲补上来;有重要临时任务,比如明天要发布活动,临时加班是一种担当,这很正常。
长期加班的原因其实是后面三种,这种情况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公司都是不利的,为什么呢?
加班文化的出现,说明公司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所以大家为了争取更好的「表现」, 就只能用在公司待更长时间,来体现自己对工作更大的投入。
这种加班文化,会有一种错误的导向,把高效做事提前完成能够准时下班的员工,当成是工作量不饱和,让效率低下做事拖沓的员工因为加班而自我感动。
长期加班还会引起怠工,员工就会把晚上10点当成做事的deadline,白天效率很低,晚上才拼命赶工。
早上一到公司就会想,反正今天上班时间比较长,晚上肯定没法那么早回去,先去慢慢泡个咖啡,刷会朋友圈,找个话题和同事侃会大山,老板不在的话,再刷个淘宝。
生生把2小时能做完的事情,拖成4小时做完,为什么?
因为加班会看起来很勤奋啊!
长期加班也容易让员工对工作厌倦,丧失**和成就感,最终形成一种挤出效应,把团队里高效的人赶走,留下的全是效率低的在天天加班。
所以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公司,长期加班都是一个有害处的方式,公司应该追求目标明确、高效做事,而不是追求工作时间的长短。
❶ 努力提升自己的效率
关于提升工作效率这里不详述,简要的说几点吧:
-
提前规划当天事项,把重要的事情排前面
-
在效率最高的早晨,用来做最最重要的事
-
减少工作被打扰情况,整块时间用来做事
-
难度大的事情分解步骤,从小步骤开始做
-
合理拒绝不必要的工作,做最有价值的事
-
每天反思总结,持续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
推荐两本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小强升职记》
❷ 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
不把自己的时间填满,就容易被别人填满。
主动安排一些事情,比如
-
「老板,我今晚和几个同行约了个饭局讨论运营~」
-
「老板,我今晚报名了运营控的沙龙,我要去听船长讲课~~」
-
「老板,我今晚约了朋友一起要去海边跑步~~」
对于上进爱学习的你,老板也不好反对,对吧。
❸ 离开不合适的公司
在不够重视你长远成长,只给你不断派简单重复工作的公司,只想榨干你的价值,却不考虑你发展的老板,离开他吧,不要让自己的身体被掏空。
我们还是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找一个更适合自己长远的工作。
新项目加班很正常,因为市场变化大、竞争压力大、人手紧张,适当地偶尔地加一些班是有益的,因为这有利于自己更快速地成长,但当你每天都很晚回家,而发现自己成长不太大的时候,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关注运营控,运营都好弄



回复“求职”,阅读求职准备攻略
回复“书单”,查看精品运营书单
回复“竞品”,学写竞品运营分析
回复“初期”,创业初期用户策略
回复“美女”,运营如何搞定女神
回复“转化”,学会有效提升转化
回复“避坑”,了解创业要避的坑
回复“思考”,深入思考加速进步
如果觉得好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到知乎给我点赞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