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摘掉佛系帽子的快手正在全面拥抱创作者。

7月23日,快手邀请全国上千家MCN聚首北京,首次举办了以“创作者”为主题的快手创作者光合大会。会上快手宣布启动光合计划,开放百亿元流量扶持10万内容创作者,计划今年新增3000个百万粉达人,覆盖20+个垂类。 

其中80%的流量重点发力垂类,比如美食、体育、政务、媒体、二次元等。并且针对内容产出的各个环节推出细分的补贴计划,从公域流量的曝光资源、私域流量的沉淀手段,到变现模式分成及商业化探索,贯穿整个内容生产流程。

众多补贴中,“双10计划”备受关注,快手表示年底前将分别为加入“超级快接单”和“创作者激励计划”的创作者分成10亿。

距离快手上一次密集动作,仅过去了不到一个月。那么这次,我们又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当快手开放内容创作者规律,鼓励变现,短视频内容环境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01 补贴政策细则

“开放流量,光速生长”是此次大会的slogan。如何开放?怎样生长?围绕着这两个核心问题,快手针对规律产出、涨粉、商业化等内容生产流程分别发布了扶持计划。

会上,包括高级副总裁马宏彬在内的多位高管及各业务模块的负责人分别针对发布的政策进行了讲解。卡思数据将这些策略进行了梳理,细则如下:

①媒体号:“快UP计划”,扶持媒体号,助力100个百万粉丝账号年收入超过百万元;在100个城市推动100个媒体号开展直播、电商或知识付费等业务。

②游戏品类:“百万游戏创作者扶持计划”,每月百亿流量扶持,新引入500个头部游戏创作者,斥资10亿打造主播的站外影响力,扶持内容付费等商业模式。

③电商领域:“商家成长奖励金”“雷霆行动”“靠谱货计划”保障消费者利益,让更多人在快手上买到老铁推荐的靠谱货。

针对时尚品类开启 “时尚领域计划”,其在整体中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以服饰、美妆为主,打造时尚内容种草阵地。开启针对外部账号的“冷启动计划”(之前没有粉丝,致力于让商家获得前一万粉丝)和针对尚未发力快手账号的“北极星计划”(对于已有一定数量粉丝的商家,使其提升至百万粉丝)。

④MCN:“快成长计划”;拿出十亿专项流量,扶持十个百万级粉丝的独家IP帐号,携手开展品牌传播、线下活动,打通商业化变现路径。

在全国十个区域招募创作者联盟,与区域头部机构举办活动,带领中腰部创作者共同发展。

⑤商业化:“双10计划”,年底前分别为加入“超级快接单”和“创作者激励计划”的快手创作者分成10亿。超级快接单对“快接单”升级,创作者激励计划保持不变。

增加高商业价值垂类,比如汽车频道,推出全新汽车垂类频道“快说车”,组织厂商广告客户的对接,受众包括汽车垂类媒体、MCN、达人。

目前我们看到的快手扶持逻辑为:打开公域流量入口,鼓励私域流量沉淀;借助内容商业化补贴将私域流量变现,有点“你带着内容来,我提供保底收入”的架势了。

公域流量入口方面,快手事件营销等平台活动,成为其主要聚敛流量的方式。其次,平台多次强调的垂类内容,时尚、汽车、游戏等重点发展的垂类接下来都有将在平台的鼓励下达到一定的规模。

针对新入局的MCN及红人,快手也多次强调会提供冷启动流量包,这里有时尚垂类的专项冷启动计划,还有高潜创作者的冷启动流量包。

而私域流量端的功夫就主要体现在内容服务上了。多场大流量平台活动;推出创作者平台,满足机构、公会对公结算、账号管理的需求;以及提供原创保护等。

最后就到了创作者最关心的变现环节。我们看到,快手向大家展示了3个方向的变现计划,分别是广告、电商及个性化变现。广告方面快手提供了贴片和产品/品牌植入两个方式,也就是“双10计划”——创作者激励计划和超级快接单计划。

电商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对时尚垂类的扶持,以及此前发布的清洗不良商家的“商家成长奖励金”等以创作者优化、保障健康消费闭环的措施。个性化变现则主要根据垂类特性进行调整,如游戏类的内容付费,契合电竞行业巨大缺口的现状,又如汽车类与厂商的直接对接等。

此外,卡思数据了解到,快手即将推出的直播带货模型,帮助直播变现的创作者高效地获取收益。

02 趋势洞察

综上,对新入局的创作者来说,有专项扶持计划助推的垂类,尤其是时尚美妆、游戏类内容存在更多优势。而认真做内容的创作者,也逐渐会在平台“清洗羊毛党”的策略下,拿回更多属于自己的报酬,如卡思数据之前跟各位分享的那样:平台补贴将逐渐从现金支持过渡到从影响力、变现鼓励出发,基于IP市场价值的扶持。

此番形成结构的补贴齐上阵,透露出了快手春节前3亿DAU、营收目标上调50%小目标的焦灼。而此情况下,MCN、媒体、PGC等专业的内容创作机构,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机构,其在快手平台的内容商业化或将更有效率,毕竟在这个阶段,扩张速度及流量规模对快手来说非常重要,由此,MCN每多一个需要沟通的快手红人,其承受的边际成本也大概率随之递减。

对平台自身来说,在马宏彬反复强调的“今年是商业化加速的一年”背景下,快手与创作者相关的各业务模块都在加速运转,接下来还有涉足产业链的零售宝、直播带货模型以及其他高商业价值垂类的变现通路等计划将相继推出,有节奏地与各方产生联系。照这个速度来看,小目标的达成难度应该不大。

那么接下来短视频创作者的生存环境将会如何?这里我们不妨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

①当PGC内容大举进入快手生态,以平等、社交联结著称的老铁文化遇上精品化、更“美好”短视频IP,两者将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②随着国民渗透率扩大下重合用户的增长,抖音、快手的产品逻辑在各自平台的文化冲撞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③第一梯队短视频平台格局会产生哪些变化?

无论如何,充满变数的短视频战场总能给人惊喜,而创作者也在众多转机中重整步伐,肆意进取,乐此不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