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心 要 点 

▪  盖茨热衷于创新,喜欢冒险去做那些没有领导和远见就无法实现的事。
▪  在盖茨基金会的运营过程中,他尝试以企业家的思维,解决难解的社会议题。
▪  盖茨选择在有限的生命里,迎战一些近乎无解的难题。

现年64岁的比尔·盖茨可能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之一。

这是盖茨平常一天的工作安排:

  • 八点,阅读《人工智能技术评论》;

  • 九点,会见旗下泰拉能源的工作人员;

  • 十点半,参加微软董事会;

  • 接下来是半小时午餐,其间打电话给沃伦·巴菲特;

  • 十二点半过后,是卫生会议、教育战略审查以及接受记者采访;

  • 最后他会去高智实验室,在那里再呆上一段时间。

这样忙碌的生活盖茨已经过了几十年了。

比尔·盖茨曾是年少成名的典型。创立微软后,他曾经连续13年排在《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位。

微软的初创团队

1994年,也就是微软创立后的第19年,在父亲威廉·盖茨的建议下,比尔·盖茨拿出9400万美元,设立了威廉·盖茨基金会。5年后,盖茨和他的妻子梅琳达将其更名为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继续致力于减少全球范围内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2008年从微软卸任后,急流勇退的比尔·盖茨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在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的这部新作《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中,我们看见的是比尔·盖茨在听起来虚无缥缈的“慈善事业”中,如何用做企业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那些最实际的挑战与难题。

譬如说,如何让污水肆虐的赤贫地区装上厕所,本质上就是一个从寻找解决方案,到大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造价,再到本地化运营的复杂问题。

这部三集纪录片的英文名直译即是《在比尔的大脑中》。这部作品拆解了身为技术先驱、商业领袖和慈善家比尔·盖茨的思想和抱负,真实地描述了比尔·盖茨在人生历程中所经历的成功和挫折,让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比尔·盖茨的“大脑”中究竟是什么,而他又何以因之而成功。

 厕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