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发展史里,从来不拒绝养蛊。PC 端有 QQ,并不妨碍手机端有微信。无论《英雄联盟》手机版是否能打败《王者荣耀》,腾讯都会是最后的赢家。

作者 | 许北斗

出品 | IC实验室


LOL(《英雄联盟》)的玩家们沸腾了。
 
就在昨天,LOL 的开发公司拳头(Riot Games)终于正式公布了《英雄联盟》手游即将到来的消息,并发布了视频预告。
       
英雄联盟的手游预约海报
这也宣告着这十年来 PC 端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会在明年下场手游市场,让本来已经稳定的 MOBA  类游戏有了新的变数。
 
「恰好」也在同一天,迎来四周岁生日的《王者荣耀》进行了史上最重大的更新,直接从 1.0 进化到 2.0。
      
《王者荣耀》的四周年更新海报

 
更新细节就不做过多阐述,对于不了解这款游戏的朋友,只需要记住一点就行了:《王者荣耀》的这次更新,明显越来越像《英雄联盟》。
 
从诞生之初,《王者荣耀》就**《英雄联盟》。两者背后都站着腾讯这个巨头,本来各自在自己平台当着巨头相安无事,如今却要在手机端兵戎相见。
 
MOBA,这个具有魔力般的游戏模式,发轫于《魔兽争霸 3》,辉煌于 DOTA,横跨 PC 和手游,无数次被唱衰,又无数次创造奇迹,依然是世界上最火热的玩法。
 
它推动了电竞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上千亿的市场,在此之外,还带来了游戏史上一个关于人性、利益与背叛的故事。

01
 
Aeon64 可能怎么也想不到,1998 年一次心血**的挥舞翅膀,给游戏界在多年后刮起了一场名为 MOBA 的旋风。
 
彼时暴雪公司刚刚通过《魔兽争霸 2》和《暗黑破坏神》积累了雄厚的资本,高层却决定暂缓开发《魔兽争霸 3》,选择制作了一款科幻背景的 RTS (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

《星际争霸》1997年暴雪娱乐制作的即时战略游戏初代作品

 
那是 RTS 游戏的黄金年代。《星际争霸》甫一推出,短短三个月,库存的 100 万份便被抢购一空。这款游戏更是在大洋彼岸的韩国引起了轰动,第二年就在当地卖出 100 万套,成为韩国最受欢迎的游戏。
 
这也间接打开了韩国的电竞强国之路,电视台开始转播《星际争霸》的赛事,电竞选手成为明星。那个时候中国的孩子虽然大部分没有条件买电脑,但只要去黑网吧,那么多半是为了开一局星际的。
 
当时暴雪为《星际争霸》提供了地图编辑功能,即玩家也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地图。一个名为 Aern64 的 MOD 制作者便制作了一张名为《Aeon Of Strife》(《万世浩劫》)的自定义地图。
《万世浩劫》地图
 
如果说这张地图就是 MOBA 类游戏的鼻祖,确实有点夸张了。受制于当年的网络条件,这是一张纯粹的 PVE 地图,而非 MOBA 类游戏标志性的 PVP 玩法。玩家只能孤单地一个人和电脑战斗。
 
但这张地图无疑是 MOBA 类游戏的雏形。其需要选择和控制一名英雄,运营三路兵线与 AI 对抗,最后通过摧毁对方基地获取胜利的模式,绝对是划时代的天才构想。
 
可惜,划时代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被当下所理解。在 RTS 当道的情况下,《万世浩劫》并未在玩家中引起什么注意。时至今日,这张地图甚至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再也找不到了。
 
就像一个伟大帝国的建立需要几代人来完成一样,MOBA 类游戏的地基已然筑起,只静待后来人将其发扬光大。明珠并不会蒙尘,只是需要耐心,一点时间的打磨。
 
五年后,一个名叫 Eul 的人发现了这张地图,并以此为灵感,开发出了 MOBA 类游戏的鼻祖,至今也令无数游戏玩家魂牵梦萦的游戏——DOTA。

 
02
 
说 DOTA 是个游戏或许也不准确,因为在 2003 年出生的时候,它还只是《魔兽争霸 3》里的一张地图而已。
 
2002 年发布的《魔兽争霸 3》在游戏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星际争霸》还是《红色警戒》,都是优秀的 RTS 类游戏,但都无法和《魔兽争霸 3》相提并论。
 
其意义,已经远超 RTS 的范畴。除了上佳的游戏性外,仅在剧情方面,就堪比电影,创造了游戏史上最著名的悲情人物之一阿尔萨斯和其武器霜之哀伤,构建了一个伟大的「艾泽拉斯大陆」世界观,为《魔兽世界》铺平了道路。
《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
 
除此之外,有两个革命性的创新是值得被后世铭记的。
 
第一个是引入了「英雄」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并非《魔兽争霸 3》中首创,但在之前的 RTS 游戏里,英雄通常只比小兵强一点点。但在《魔兽 3》中,英雄的作用被放大,更像是 ARPG 游戏里的一个角色。能学习技能、能升级,还能穿戴装备。
暗夜精灵泰兰德·语风《魔兽世界》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魔兽 3》里的对抗,不仅是传统 RTS 游戏里兵种之间的对抗,合理利用英雄往往能成为左右胜负的天平。
 
第二个是强大的地图编辑器。
 
所谓 MOD 是英文单词 Modification 的缩写,译为「模组」,是一种游戏的修改或增强模式。一些编程能力比较强大的玩家可以通过修改游戏中的资料,来创造一些新的游戏模式。
 
大概可以理解为游戏中的「同人作品」。这些「同人作品」有时候因为太过优秀,甚至和原作不相上下。譬如《半条命》的 MOD 《反恐精英》,就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游戏模组之一。
 
地图编辑器就是许多 RTS 类游戏的 MOD 开发方式之一。同样并非《魔兽 3》首创,但《魔兽 3》的地图编辑器是 RTS 类游戏里最强大的。
《魔兽争霸 3》的 MOD 编辑器界面
无数优秀的MOBA游戏地图由此诞生
 
暴雪公司当初可能也没料到,是地图编辑器延续了《魔兽 3》的寿命。
 
要知道,像《魔兽 3》这种 RTS 游戏的上手门槛颇高,对于玩家的 apm、意识和操作都有要求,选择这类游戏的玩家往往都比较「硬核」。
 
丰富的英雄和强大的地图编辑器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强大的 MOD 制作者们通过这两个武器为《魔兽 3》制作了大量精彩纷呈的地图。
 
在这些地图中,玩家往往不需要控制小兵,只需要集中注意力控制英雄,大大降低了操作上的难度。同时,丰富的地图类型让《魔兽 3》不再局限于 RTS,通过玩家们的想象力,《魔兽 3》还能是一款 RPG 或者塔防类游戏。
 
笔名为 Eul(风杖) 的制作者根据《万世浩劫》为灵感,制作了一张能放入 10 名玩家,通过 5V5 对抗,分三路兵线,以拆去对方基地为胜利条件的地图。
 Eul(风杖)
 
这张名为《Defence of the Ancients》(《守护古树》)的地图,便是大名鼎鼎的 DOTA,也是最接近后世 MOBA 类游戏的原型。
 
陪伴游戏阿宅度过了无数网瘾时光的经典 DOTA 地图

但当年以玩家间竞技对抗为卖点的地图并不在少数,《Footman》、《澄海 3C》都有类似特性。玩家间还流行《守护雅典娜》这类地图,DOTA 还不算最出众的那个。
 
为 DOTA 带来改变的,是两个关键人物——Guinsoo(羊刀)和 Icefrog(冰蛙)。前者是《英雄联盟》的设计师、团队核心人物,后者则是《DOTA 2》的作者。
 
MOBA 游戏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两人的恩怨史。

03

许多  LOLer(指《英雄联盟》玩家)都曾指责《王者荣耀》对《英雄联盟》的抄袭,并且嘲笑《王者荣耀》机制简单,操作「弱智」,是小学生游戏。
 
他们并不知道,在《英雄联盟》创立之初,也曾受过 DOTAer (DOTA 的玩家)类似的嘲讽。
 
《英雄联盟》与 DOTA 之间的纠葛可谓错综复杂,涉及到了羊刀、冰蛙、Pendragon(铅笔龙)、暴雪、Valve(Steam 的公司)和腾讯多方势力的角逐。
 
羊刀,圈内称他为 DOTA 之父

在风杖神隐之后,羊刀成为了 DOTA 的第二任更新者。他将多个 DOTA 版本进行了整合,扩充了英雄、技能,增加了野怪,将 DOTA 升级为《DotA Allstar》,这也正是 DOTA 开始火爆全球,区别于其他自定义地图的起点。
 
《DotA Allstar》发布,让 DOTA 走向全世界
除了更新游戏之外,羊刀另一个贡献是围绕 DOTA 创建了一个工作室,招募了铅笔龙、冰蛙等重量级成员的加入。其中年仅 18 岁的铅笔龙在 2004 年运营了 DotA Allstar 的社区,供玩家交流和讨论,也为《英雄联盟》与 DOTA 矿如持久的争端埋下了祸根。
 
在日复一日的更新和维护中,羊刀逐渐与团队在理念上发生了分歧。此时的 DOTA 毕竟只是《魔兽 3》上的一张地图,整个工作室完全是依靠热爱,为玩家免费服务。但羊刀认为,这样的工作是无法持久下去的。于是在 2005 年,羊刀选择了离开。
 
在许多玩家眼里,DOTA 的三代目冰蛙才是对这个游戏贡献最大的人,羊刀和铅笔龙更像是一个背叛者。在羊刀运营期间,DOTA 虽然开始流行,却遗留了大量的 Bug。
 
正是程序员出身的冰蛙,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将这些 Bug 一一修复,平衡了游戏性,这才使得 DOTA 的竞技性得以体现。这才有了 2005 年,DOTA 作为一项正式赛事登陆暴雪嘉年华,真正风靡全球的基础。
神秘的冰蛙(IceFrog)
在互联网上只有一只冰蛙的头像和他的传说
 
与此同时,刚刚成立的拳头公司(Riot Games)看中了 DOTA 的前景,于是邀请了羊刀在内的原 DOTA 人员一起开发一款独立于《魔兽 3》之外的类 DOTA 游戏——也就是《英雄联盟》的前身。

 拳头公司(Riot Games)
公正地讲,羊刀有一个理念是没错的:游戏的开发始终是一个商业行为,如果不能盈利,只靠热爱和情怀去运营,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此时的冰蛙在运营 DOTA 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这张地图的局限性——《魔兽 3》的引擎已经过于老旧,根本无法支撑团队更多的想法。
 
至少在独立开发一款 DOTA 游戏的想法上,羊刀与冰蛙是英雄所见略同的。
 
这个「英雄」中显然不包括暴雪。
 
为了能独立开发出 DOTA,冰蛙亲自与暴雪方面进行了交涉。当时的暴雪精力正集中在《星际 2》和《暗黑破坏神 3》上面,根本无暇顾及这张《魔兽 3》中的地图。
 
因此暴雪向冰蛙给出的回答是:将冰蛙 DOTA2 的思路融入《星际争霸 2》当中。在高傲的暴雪看来,MOD 就是 MOD,不过是玩家的自娱自乐罢了,怎么能喧宾夺主?RTS 才是真正的电子竞技。
 
暴雪的这份高傲轻松地葬送了未来至少上百亿的市场空间,以至于后来想推出《风暴英雄》进行补救也为时已晚。如果当初暴雪稍微能放**段,选择和冰蛙合作,也就没有《英雄联盟》、《DOTA2》什么事儿了。
 
大失所望的冰蛙最终接受了 Valve 抛出的橄榄枝,邀请了 DOTA 第一代作者风杖一起,着手开发原汁原味的 DOTA 游戏。
 
04
 
对拳头公司的投资,可以说是腾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行为,不亚于迪斯尼当年收购漫威。
 
2007 年拳头公司陷入资金困难,其时暴雪并不看好这个项目,又恰逢美国金融危机,眼看游戏开发无望,刚好在一个游戏展上碰到了腾讯。
 
当时拳头公司的理念是开发的游戏免费下载,然后依靠游戏内的道具来挣钱。这在欧美普遍的买断式游戏中比较另类,却完美契合了中国的游戏厂商。
 
2008 年腾讯选择投资了拳头公司,成为股东之一。三年后,腾讯斥巨资得到拳头 90% 以上的股份。也就是在这一年,《英雄联盟》公测,腾讯成为其在中国的代理商。
 
《英雄联盟》一开始饱受诟病,很大原因就是和 DOTA 太像了,尤其在英雄技能和装备上,多有借鉴,因此被指责抄袭。
 
更大的争议来自铅笔龙。在加入拳头以后,铅笔龙时常在 DOTA 论坛里发布 LOL 的广告,引来玩家不满。甚至有玩家发帖声称,他们盗取了自己的创意。
 
随后铅笔龙关闭了论坛,更是激起了 DOTA 玩家的愤怒,在游戏圈造成轩然大波。DOTA 和 LOL 早期最激烈的矛盾就来源于此。
 
铅笔龙

彼时腾讯刚经历完 3Q 大战,内部价值观正在重塑,外部名声几乎触底。在当时的玩家眼里,腾讯就是一家只会抄袭小游戏的公司。
 
代理 LOL 之初,腾讯依然逃不过这个指摘。尤其在 LOL 的宣传中一再强调由 DOTA 原班人马打造,另老玩家颇为不爽。
 
但是《英雄联盟》最终成功了。不仅成为了腾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项目,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玩家,洗刷了只会抄袭的恶名。从抄抄抄,变成了买买买。
 
《英雄联盟》的成功印证了一个理念,一个火爆的游戏,应该是易于上手,难于精通的。DOTA 之所以能独立于魔兽之外是因为如此,《英雄联盟》能超越 DOTA 也是因为如此。
 
当时类似的游戏还有好几款,被统称为类 DOTA 游戏。为了彻底与 DOTA 割裂,拳头公司最终给予了这个类型一个新的名字,也就是 MOBA (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
 
05

 
易于上手,难于精通,确实是一个好概念。
 
易于上手降低了游戏门槛和学习成本,让拉新变得容易。难于精通又保证了游戏性,拉长了游戏的周期。
 
但是下一个实践这条理念的,却不是拳头公司,而是同为腾讯旗下的天美。
 
《王者荣耀》在一众手游端 MOBA 游戏中杀出重围,S6 开始大火以后,遭到了《英雄联盟》玩家的嘲讽。
《王者荣耀》中的游戏英雄亚瑟
 
首先是《王者荣耀》中的英雄对 LOL 进行了大量的借鉴,其次是《王者荣耀》将 MOBA 游戏在手机端做出了极大的简化,甚至去掉了补兵收益、视野等关键元素。
 
这样一来至少在竞技性上,《王者荣耀》是舍弃了不少,因此其玩家被 LOLer 们看做小学生、手残等等。
 
只是他们忘记了,现在他们拿来嘲笑《王者荣耀》的理由,几乎与过去 DOTA 玩家嘲笑他们的理由,是如出一辙的——无非就是抄袭和过低的游戏难度。
《王者荣耀》中的游戏英雄诸葛亮

 
《王者荣耀》为腾讯带来了多大的收益,挣了多少钱,自不必提。仅从结果来看,《王者荣耀》才是 MOBA 类游戏在手机上该存在的样子。大部分手游玩家并没有坐在电脑前一局半小时甚至一小时的精力,15-20 分钟短平快的节奏才是俘获他们的法宝。
 
虽然在 2015 年腾讯将拳头剩余股份收购,成为名副其实的拥有者,但这并不代表拳头对《王者荣耀》没有怨言。
 
外媒曾经报道过,腾讯起初曾想让拳头开发《英雄联盟》的手机版本,但被拳头以「不想淡出 PC 端」为理由拒绝。在看到《王者荣耀》的火爆,和《英雄联盟》在中国区的玩家数量显著下降后,即使表面不说,拳头公司想必不会毫无意见。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MOBA 类游戏的发展规律。
 
无论是从《万世浩劫》到 DOTA,还是从 DOTA 脱离《魔兽争霸 3》衍生出《英雄联盟》和《DOTA2》,乃至最后出现《王者荣耀》,其中的成功者永远都是愿意降低游戏门槛,弱化竞技性的那个。
 
而最具有情怀,理想主义精神,坚持硬核风格的,则往往容易吞下苦果。不得不说,专业与传播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但是拳头并未完全放弃,就在今天,它吹起了反攻的号角。
 
06
 
在《英雄联盟》推出手游预告的同时,《王者荣耀》选择进行了史上最大的更新,似乎是一次防御性的行为。
 
要知道,《王者荣耀》已经运营四年之久,对于一个手游来说,简直长寿得不可思议。这种大型改动,难免可能伤害现有玩家 —— 除非不得不改。
 
与之同时发生的是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在《DOTA2》中一种名为「自走棋」的玩法开始流行起来,玩家可以不用操作,纯粹通过策略来搭配英雄进行战斗。《王者荣耀》在今年立即开发了自己的自走棋「云顶之弈」,成功吸引大量玩家。
 
自走棋之于 MOBA,像极了当年 DOTA 之于魔兽。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模式比起竞技难度高的 MOBA,更易于移植到手机上,可以说是毫无门槛。这种游戏模式,或许就是下一个增长点,在《王者荣耀》最新的更新中,也加入了这个模式。
 
第二件是腾讯基本放弃了《王者荣耀》海外版《传说对决》的推广,甚至解散了欧美的营销团队。
 
不同于《王者荣耀》在国内的火爆,《传说对决》在欧美市场简直可以用凄凉来形容。每日活跃用户仅仅 25 万人,年收入才 300 万美元。

《王者荣耀》海外版《传说对决》中的 DC 英雄蝙蝠侠
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扩展海外市场必然是腾讯的下一步举动。在世界范围内具备极大声量的《英雄联盟》,自然才是比《传说对决》更好的楔子。
 
一旦自走棋游戏真的成为下一代 MOBA——哪怕只有 MOBA 一半的玩家——《英雄联盟》的手游版又被欧美玩家所接受,腾讯就能真正跨出国际化的一步。这对中国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虽然都是自家旗下产品,但腾讯的发展史里,从来不拒绝养蛊。PC 端有 QQ,并不妨碍手机端有微信。无论《英雄联盟》手机版是否能打败《王者荣耀》,腾讯都会是最后的赢家。
 
可对于天美来说,又怎甘心将手机端 MOBA 老大的位置拱手让人?如今率先更新《王者荣耀》,将游戏变得更接近 LOL,还开发出了自走棋模式,恐怕就是为了提前堵住《英雄联盟》手游版在中国市场的路。
 
谁也没有想到,从《星际争霸》的一张自定义地图里,演变出了如今最火的 MOBA 游戏,并还有继续裂变下去的可能。
 
在这条 21 年的 MOBA 之路上,累累尸骨永远警醒着路人们,想要活下来,唯一的办法只有走下去,永远不要回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