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常和森盯上了看起来「最没悬念」的外卖生意。
彼时美团、饿了么已经锁定了行业格局,但常和森觉得还是有机会。他认为,外卖的地理位置消费明显且周期复购强,如果提供一套SaaS工具,商家就可以借助微信场景自己做交易闭环。

微播创始人 常和森
做外卖生意,运力是核心问题
流量不担心,市场需求还是很大
踩完所有的坑,连起来就成了护城河
见实: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在美团和饿了么之外还有多少空间?
常和森:市场空间比我们最初预判的大很多,有同城配送需求的商户全国至少有800万到1000万家。这里面不仅仅包括餐饮企业,还有水、茶叶、蔬菜、水果、奶站、酒等等很多品类。这些商户互联网意识强,对我们的方案接受度也高。
中国市场的纵深特别明显,我们发现全国各地有大量没跟美团和饿了么合作的商家,可见这个市场之大。另外餐饮行业更替频繁,每年会诞生大量的新店铺。市场体量本身没有问题,商户不在乎你是哪家工具平台,只要履约正常能挣钱就行。
见实:现在亏损大吗?
常和森:以目前的人员规模和区域业务开展规模,基本可控,区域业务可以自造血。
见实:先挣钱还是先保规模速度,会不会纠结?
常和森:这事很难两全,加上今年资本环境也不好,确实有压力,所以有时候也会导致我们的行为不纯粹。
见实:从大型连锁品牌切入,压力会不会小一些?
常和森:目前我们主要靠代理商获客,天然不太可能规模化获取大型客户,而且这种客户的获客周期、落地周期都很长。
市场上有专门服务大客户的公司,也拿了不少融资。但我始终认为做SaaS就是做SaaS,不能给VC讲头部客户SaaS化、SOA化、微服务化、组件化的故事。我有技术从业背景,在我看来这事儿绝对不可能。大客户就是大客户,中小就是中小,不能过于理想化,这里面我们自己也栽过坑。
见实:于是你们选了挑战更大的方向。
常和森:对,可能技术出身的人都比较直。
见实:如果两年前知道今天要补这么多坑 ,还会做吗?
常和森:当时如果看明白了,可能不做了(笑),起码也要等到第三方同城配送整体成熟之后再做。
走到这一步,所有可复制可突破的「盘点」都出现了,肯定要继续往下走,现在唯一考虑的就是如何快速增长。所有的坑被踩之前都是坑,踩完了连起来就是护城河,就是财富。资本和资源都只能适度加速这个过程,核心绕不过创业团队的初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