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心 要 点 

▪  “双十一”大促前夕,天猫遭格兰仕起诉和“腾讯系”电商围攻。

▪  「深响」获悉,普华永道或多或少因“二选一”选择放弃京东。

▪  “二选一”本质上反映了电商平台间旷日持久的战事。

▪  作为常用武器,“二选一”并不能遏制有真正竞争力的后起之秀。

在距离今年双十一不到一周的时候,天猫被告了。

11月5日,积怨已久的格兰仕在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已于10月28日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就天猫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相关事宜提起诉讼,并于11月4日得到受理。同样因为“二选一”起诉天猫的是老对头京东,这次它还拉上了同是“腾讯系”的拼多多和唯品会。

电商大促季,“二选一”从来不会缺席。

“二选一”,顾名思义就是电商平台要求商家站队,只能在自家平台经营。如果商家支持对手平台,就会遭到不同方式的打压。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二选一”态度明确,根据官方在11月5日的表态:互联网领域的“二选一”、“独家交易”是《电子商务法》明确禁止的行为,也违反《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对各方反映强烈的“二选一”依法开展反垄断调查。

电商领域的“二选一”由来已久,且愈演愈烈。每年电商大促季,商家被迫“二选一”的消息总有爆出。

屡禁不止的另一面,是平台间越来越激烈的商家争夺战,以及随之而来的平台对“不听话”商家越来越隐蔽的打压手段。费尽心思把商家“关在”自己家,对平台来说那么重要吗?

旷日持久的“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