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奥迪投放翻车的事件刷爆了我的朋友圈,起因就是奥迪3000万投放朋友圈广告,结果播的却是英菲尼迪的视频。

ao1.png  

难道时下火热的AI换脸已经发展到广告投放领域了?

微博上沃尔沃也随后也开启了互动模式:

ao2.png  

不得不说奥迪心态也是好的,也给了沃尔沃回复。

ao3.png 

随后各路大v、企业蓝v也凑起了热闹,纷纷调侃奥迪。

也许是看到民愿,各路汽车品牌纷纷蹭了上来:

 

看到这里,我全身微微一震,这难道是开创的营销界的先河,创新出来的负面营销新手段——失误营销吗?

普通负面营销是营销主体通过制造“负面”事件来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评论、关注,借机陕速、低成本,实现企业(或产品)品牌推广的目的。 

但奥迪这次是选择投到了自己的“同辈”身上,来借题发挥引起广大讨论吗?

 

就在我思绪纷飞以为就快发现“真想”的时候,新意互动的工作人员在朋友圈给出了说明:

 image.png

难道真是我想多了?这时候,我又看到了些许“希望”。

因为有懂行的网友开始反驳:“新意这是想甩锅吗!”

 

我就说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吧! 

可是,随后腾讯方也发出的致歉函,彻底让我死了心:

image.png 

从致歉函中可以看到,本次投放已于10点30分暂停,总曝光3959次,总花费202元。平均下来,一次曝光5分钱。

既然所谓“失误营销”的猜想没有成立,那我就要认真考虑这件事儿曝光效果了。我去看了一下热搜。此事已经攀升到了微博热搜的第22位。

image.png 

也就是说,这202元虽然在微信投放到曝光只有3959次,但是时间发酵后,在微博到搜索达到了422481次! 

如果算上话题带来的影响(新闻报道、各大公号发文),妥妥的为奥迪和英菲尼迪带来了百万甚至千万级曝光,简直是血赚。 

尤其是英菲尼迪,可以说是躺着被幸福砸中。

针对这种情况,有网友建议英菲尼迪也来“失误”一次,也许可以打出双赢的局面。

 

但我想说,这事儿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用户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奥迪投错),再复制这个操作大概率是花钱打水漂。

但是、万一、如果英菲尼迪真的这么操作了,我就把“失误营销”的概念造出来(flag立好!)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