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满足了什么需求?
其实有很多人都没能理解直播到底满足了什么,可能有人会总结,炫耀、虚荣、色欲、无聊等等。但如果你换一个角度,参与进来成为一个用户,或成为一个主播时就会发现,直播满足的需求特别单纯,只有两个字:陪伴。陪伴可以分为角色陪伴和话题陪伴。这样的陪伴需要真正进入到他的圈子,理解他的文化。如果一个主播能够让你有像朋友聊聊天一样的陪伴的感觉,这就是角色陪伴。而每个主播都代表着是一个话题及一个兴趣圈子,关注主播的粉丝之间也会相互交流,比如主播在聊金融的话题,下面的所有人也都会随之一起交流金融的话题,进而形成话题的陪伴。
有圈子就有互动,在我看来互动又可以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就是观看,最简单的,其实如果说他不愿意跟你发生互动,连观看你都不愿意,因为观看你又觉得很无聊,又觉得浪费我时间。
第二个层级叫弹幕,弹幕是直播里边大家都会发的,弹幕就像线下他两在交流一个话题,我愿意插两句,他们愿意回复我,我就愿意再说两句,就是我愿意加入到他们的话题里去。
第三个层级是关注,关注就像线下的我们在那聊天,你也进来聊了两句,你觉得很开心,要不我们加个微信吧,这就是关注。弹幕之后是关注。
第四个层级就是打赏,打赏对应于线下的关系,就是我们聊的很开心又加了微信,来约一下接着聊,我请客,这就是打赏。 


在我看来,弹幕和打赏,在本质上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有人会说我在直播的时候,打赏特别少,或者没有人给我打赏。怎么办呢? 建议是:刚开始直播先不要关注打赏有多少,得关注有多少人愿意跟你互动,如果他都不愿意跟你一起聊天,也就不愿意再深入一层了。 打赏其实是分两类的,一种叫意外打赏,一种是确定打赏。意外打赏就相当于某个人突然间要请我吃饭。而确定打赏,就相当于今天大家来参加微播易大V俱乐部的这个会,想进来跟我们一起聊就得付门票,不交钱就没办法进来聊。 分享一下我的直播间数据,数据其实不高,其实只有像志斌老师这种大咖去的时候才会好几万在线,平时的时候就几千个人,粉丝也不多,一共不到六万个。但是我们的打赏真的挺多的。这就是因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打赏模式,除了意外打赏之外还有确定打赏。 第一个总结,我觉得选好一个人不如选好一个话题,做好一个栏目不如做好一个圈子。  
▶起好直播账号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名字可以降低互动成本。我们一直叫创业队长,不用说,创业,肯定是聊创业话题的,队长,管谁叫队长?谁说话的谁叫队长。


所以起名字的第一要点就是要垂直化,后面是IP化,直播其实是降低了个人塑造IP的一个门槛。然后是个人化,就是相对于机构而言,我更推崇个人直播,就是至少你表面上给人看是一个个人。这点从微博里面能看出来,黄V的大V特别多,蓝V的大V特别少。因为个人很容易有情感寄托,机构相对会比较冷冰冰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机构肯定是盈利的,企业就是为了挣钱,你出来了,肯定是不怀好意就想挣我钱,但是个人很容易成为朋友,会有那种朋友的感觉,所以我比较推崇相对来说比较个人化的东西。 直播过程中,过高的互动成本会降低留存与转化,很多做内容的总是在说我要把内容做到极致,然后把做一个好的内容呈现给粉丝,但是有时互动成本太高就会降低留存,如果粉丝进来了后,需要花五分钟时间才能听明白播主此刻在说什么,留存一定非常低。所以相对而言要降低它的互动成本更重要,比如我们聊创业的时候,很多人会认为我们应该聊的是巨深入的话题,但是其实我们应该聊的相对来说比较浅的一些,针对于创业爱好者聊的东西。如果说真的聊那些特别特别干的干货,其实是很难留存的。
▶关于创业队长的商业化问题。
我们商业化一直做的挺好,从直播第一天开始就挣钱,第一个月就108万在口袋里。这首先要介绍一下豪华团队,我们团队其实是非常豪华的,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我们的团队有主播和会计,就两个人,一个负责直播一个负责收钱。我就是负责直播的那个人,有人说你直播的时候得准备好久好久吧,实际上我并没有太多准备,晚上下班了八点多,约个大咖一起吃饭,然后边吃饭边直播。所以在直播的内容策划上,其实我并没有做过多的策划。商业化我们也很简单,就是弄一个会计放在那收钱就行了。 


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其实是自带闭环的商业模式,虽然非常简单但是自带闭环,我们不需要依托其他的东西。第一个,我们把队长定位成一个IP,作为一个流量的入口,然后每一期都会邀请个嘉宾。当CEO的最知道要干什么,出去做PR,只要有流量的地方,他都要在。我们这个当时一期好歹有几千的流量,而且晚上也不用准备什么,就晚上吃个饭的时间,一算,相当于几千人的演讲,也还行也就来了。这样我们的流量入口就有了,所以约人的时候相对来说比较好约,因为大家都需要,CEO都需要在外面做曝光,我们有了流量。 然后对于用户来说,他获得了什么?他可以获得知识的动向,每一期我们邀请的人都不一样,每一期聊的话题也不一样,所以他都能学到一些东西。虽然我们说的比较浅,但是我们都是把深的东西往浅了说,能够让粉丝理解并能获得到知识。
我们的商业其实很简单,商业服务。很多人会看我们的打赏,说你们的打赏都是意外打赏,其实不是,我们所有的打赏都是固定打赏,都是确定打赏。我和志斌老师俩聊的很开心,你在下面看很开心,你有问题我回答了也很开心,但是直播毕竟一个半小时、俩小时,直播之后呢,这样的大咖想不想以后再见到他,你有没有问题想要跟他交流呢?你现在没有,你能保证以后没有吗?OK,现在有一个很简便的方式能够加入我们的这个社群,也不贵,就五百块钱门槛,你加入进来之后,以后我所有邀请的嘉宾,现在邀请的嘉宾都跟你发生了联系,只不过中间有一个人,就是我,只要你以后想跟他连接找我就可以。所以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固定的,看似大家都在偶然的很开心送东西,但所有的东西其实商业模式都设计好了。 其实直播变现其实特别简单,归纳而言就两个,第一个就是流量变现,就是我们用很多的流量,我卖东西也好,做广告也好包括干其他的也好都属于流量变现。第二个,往往会被忽视的一个变现方式,就是服务变现。我们其实就属于服务变现。比较专业、比较垂直的直播内容,建议都要多考虑一下服务变现。 这种服务变现的好处就是什么呢?就是把里边最高净值的人筛选了出来,粉丝里面有路人粉、铁粉,铁粉里面还有高净值、绝对忠诚的,愿意为你花钱的粉丝,能把这部分人服务好就可以了。于我而言,我不想把团队弄的特别大,只能拿我的精力服务那些最核心的用户就可以。
本文内容来源于微播易大V俱乐部现场分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