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新榜夏之南。 前几天,有位新媒体人在朋友圈感慨说,新榜大会又来了,说明一年过去,自己又老一岁。 我也反思了一下,2019年我的目标是完成2018年那些本该在2017年完成的我在2016年就信誓旦旦要完成2015年制定的目标…… 今天,距2020新榜大会还有26天。 大会的主题叫“科技赋能,内容破界”,今天开始,我们推出“破界人物”圆桌派系列内容。 作为新榜大会主持人,我和参加2020新榜大会的大咖们,聊了聊他们的“破界”话题。 内容地位的提升 像一个“穷小子”逆袭的故事 新榜夏之南 我理解“破界”是打破自己原有的、固化的界限。2019年的内容产业,你觉得最大的“破界”是什么人?什么事? 赵圆圆 淘宝直播负责人: 薇娅李佳琦出圈吧,大家都看得到,两个人把直播带货这件事推向了公众视野。 朱一旦 短视频出品人: 整个产业来说,应该是一线明星逐渐从大荧幕走到短视频或直播平台,与粉丝观众进行更亲密的接触,或者做电商带货尝试。 这也许是破界的开始吧。 房琪 旅行博主: 最大的破界是短视频打破众多次元壁,不仅明星做短视频,连央视都做起了vlog。 这种内容产业的地位提升,像一个“穷小子”逆袭的故事。 榜哥张恒: 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可做网红。在短视频、直播生态下,内容产业已经无远弗届,这是我眼中最大的破界。 你看,李佳琦成顶流网红,这件事情的奇妙之处在于,一个美妆柜台BA竟然碾压一众所谓的专业内容生产者,成为女生人见人爱、品牌大肆追捧的网红。 陈昌 温血动物主编: 我感知最大的“破界”事件是“土味博主”走红。比如,美食作家**和华农兄弟,第一层破界是从厨师、养殖户身份变成网红。 但更主要是受众的破界,以前“土味情话”“土味社会摇”视频受众集中在下沉市场,现在不同,他们虽然拍的是农村题材,或者说,不是精英审美,没有太多复杂的形式和修饰,但却深受都市白领的喜爱。 我身边很多人喜欢他们,说明好内容的本质是简单而且不分人群的。 沈帅波 进击波财经创始人: 看来大家对2019年的“破界”理解比较一致,那就是和短视频、直播相关的尝试。 过去,我们对主播的理解比较模糊,而如今主播已经高度细分和产业化了。今年整个行业最大的破界,我觉得就是把短视频、直播和带货渠道彻底打通了。 现在不再是长时间建立信任后再卖点东西,而是直接以卖东西为主导内容,两者效率和杠杆是完全不一样的。 祝佳 门牙视频创始人、CEO: 2019年内容产业最大的破界,名牌医科大学毕业,转行搞动画,沉寂十年,终于以一部《哪吒》实现了“疯子的人生,不成功便成仁”的破界神话,89分钟票房过亿。 半佛仙人 知名自媒体人: 最大的破界可能就是自身专业的传播破界吧,我更喜欢用“专业向下兼容”这个词。 我发现今年的很多读者是有意识的会去追寻信息增量的,他们渴望有价值的内容。 今年其实我看到新榜上的很多黑马账号,其实也都是提供深度内容的。所以某种程度上,现在公众号的读者对深度内容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他们会去寻找底层逻辑,去了解行业的内幕,也正是这样的需求,催生出了很多行业的深度垂直大号。 李筱懿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作家 说实话,我觉得内容产业没有让我觉得“破界”,因为“破界”,的对立面就是“设计界”,而内容产业特别不能自我设置界限。 比如,你认为自己擅长文字,现在是视频时代,从文字到视频就是破界吗?我觉得不是,你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因为内容从来都不是标准化产品,它没有固定的形状、颜色和气味。 微博微信已经是旧媒体 新媒体人还没长大就变老了? 新榜夏之南 聊完内容产业的破界,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像超级赛亚人一样,一次一次突破自己能力上限。你看,我自己也主动破界,从写稿到主持到拍vlog。 回归到你们自己,各位的“破界”是被推着走,还是自己有意识主动“破界”的? 黎贝卡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创始人: 更多地是主动去做吧。 在我身边的人看来,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好不容易从忙碌奔波不稳定慢慢调整到相对舒适稳定的状态后,我就又开始想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事了。 比如在记者做得还不错的时候,选择辞职写公众号;在公众号走上轨道后,又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做自有服饰品牌;从自己擅长的文字领域跳脱出来,尝试拍短视频等等。 我每年的心愿清单里,几乎都有一项是和“突破自己”有关。 榜哥张恒: 大多数人应该跟我一样,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半推半就”。感受到行业的趋势,然后行动,顺应趋势。 最近,听到最扎心的一句话是,微博微信已经是旧媒体了。新媒体人还没长大就变老了。 赵圆圆 淘宝直播负责人: 都有吧,主动的部分是看到能破的地方就去做,被动的是没看到一些趋势,莫名其妙的就被推过去了。 沈帅波 进击波财经创始人: 从客观规律上说,和进化一样,每个人都会“破界”。 但本质上,“破界”其实有危险系数,所以大家才不断尝试去“破界”。所有有意识的破界是来自于生存的不安全感,以及,若隐若现的危机。 房琪 旅行博主: 我更偏向主动。被动的破界,听上去充满无奈,而我不会让自己成为那个“不得不”怎样的人。 我不会等收到流量差、互动量差这种非常直接的反馈后再去改变。 我希望自己打的每场仗都有准备,如果不能主观的拥有改变、打破、探索得意识,那内容本身的质量是否经得起推敲就要打一个问号。 李筱懿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作家 我总是觉得自己能不能“试一试”,哪怕不成功呢。 比如,我先写了《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本书,但写书是慢功夫,公众号兴起后,我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每天写字,做短平快的交流。 内容付费的机会来临之后,我想自己能否把知识变成课程,意外之中也获得了收获。 大家都说视频时代来了,我也尝试出视频节目,一次不行试两次,两次不行找准原因,再试一试。 多次尝试不行,可以先放一放,等待再说。 祝佳 门牙视频创始人、CEO: 我们团队的破界案例都是被动的。 迫于变现需求就要从纯内容创作到商业创作;迫于规模的压力就要从单一品类破圈,进入多品类;迫于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的推动,就要从内容沉淀到供应链,又再上升到品牌。 从外部形态上看是打破了边界,一次次摆脱束缚寻求突破,从内在分析是在利用“飞轮效应”升级自己的业务模型。 陈昌 温血动物主编: 我可能更像是“无意识主动破界”。 我自己最好的内容,都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没什么详细规划,就是感受到表达欲,想要把它创作出来的欲望。 尤其,如果这件事是一个新的尝试,就会更加兴奋和期待。 我觉得内容产业里,这两个“无意识但主动”的能力最重要: 1. 灵感 2. 不想那么多马上就去做的执行力 半佛仙人 知名自媒体人: 其实我并不算是很主动去进行“破界”的,最开始写内容就是写着玩的,因为我有自己的主业。 只是在写着写着,发现大家都还挺喜欢我的内容的。就突然发现了这么一个可能性,这么一个似乎可以尝试的机会,于是也就慢慢的往这个方向倾注自己的资源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为是被动的被推到了这一条“界”,然后自己再往前迈了一步,自己其实没有特别主动的一直往这边靠的。 朱一旦 短视频出品人: 任何一种事物的进步都有由自主发生到被推动进行的过程。 比如我自己,开始是因为热爱这个行业,算是有意识的主动。做到一定程度,更多的是对团队的责任,但也不能说完全被推着走,主动性在任何阶段都是很重要的。 我一直对演讲心存恐惧 做网红…很枯燥? 新榜夏之南 看来大家大多都是“主动进化”的超级赛亚人。那大家最近一次意义非凡的突破是啥?突破后的心情如果用一个词描述,是什么?你会和主动谁分享这份心情? 朱一旦 短视频出品人: 意义非凡的话,应该就是成为大家**的“网红”吧。 虽然不是很“享受”这个称呼。嗯……枯燥。 一般会跟我的团队分享。 黎贝卡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创始人: 我一直对演讲这件事情心存恐惧。今年参加了星空演讲,算是一个不小的突破吧。 演讲完的心情,就和大考结束一样,忍不住马上在微博、朋友圈和朋友们分享。 《星空演讲》准备上台的黎贝卡 陈昌 温血动物主编: 从写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到以主编的身份带领团队去做“温血动物”这个体量大得多的账号,尤其是它突破600万粉的瞬间。 本来以为心情会是兴奋或激动,但真到那一刻,第一个映入脑海的词其实是“责任”。想到自己写的每篇文章,都可能触达更多人,有一种要去做负责人的、打动人心内容的表达欲。 这种感觉我更喜欢自己独享。因为突破自己本身就是件很私人的事,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你很激动,别人并没有义务跟你一起激动。 比起分享感受,我还是更喜欢跟别人分享胜利的果实。 李筱懿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作家 我是一名作者,作者要求形象思维发达,但是创业是一件非常理性的事。 我到现在都是公司的CEO,每天早晨写作用敏感和感性,到达公司之后换上理性思维,这种切换有点像左右手互搏,开始很难,我也想过算了,干脆只写稿子,但是创业让我思考的深度、对人性的理解更加多角度,实在舍不得放啊。 一直坚持到现在,逐渐适应了。这种感受放在心里暗暗欢喜,可能是中年人了吧,已经学会了只和自己分享悲喜。 赵圆圆 淘宝直播负责人: 就是搞懂电商了啊。 做了15年广告,转型做电商2年,居然还能折腾出点儿动静,心情突然“释怀”了一下,觉得之前自己太紧张了,拼命学习充电,生怕适应不了电商圈,但现在看来,电商虽然比广告复杂得多,但没我想象中那么难。 我前一段时间回了趟奥美,跟前同事们分享了一轮经验心得。 房琪 旅行博主: 最近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大的突破。等有了的话,我再来和你分享我的心情,哈哈哈…… 沈帅波 进击波财经创始人: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破界是,真正从一个媒体属性的机构转向咨询属性的组织。 这里“破”的点在于,我们以商业的本质为核心,进行思考和出发,而不是以热点的角度思考出发。 就比如说,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热点题材的内容,但我们追的不是热点刚刚出现时候的那些信息,而是它背后的深度内容。 祝佳 门牙视频创始人、CEO: 偶像出道通常是选秀、影视剧、练习生这些十分传统、固有的模式,我们则利用短视频,孵化了一个在全网拥有6000多万粉丝的偶像团队。 当粉丝突破1000万大关后,我意识到这是成功的,可以用“成功分娩”来形容。 孵化、分娩都是母性最伟大的时刻,最希望跟创作团队一起分享。 美奈子 小红书社区生态合作负责人: 最近一次和MCN合作的突破,是与摘星阁的公益合作。 我们和摘星阁的创作者一起去到云南,为当地幼儿园的孩子带去免费午餐。这次活动,源于我和摘星阁创始人侃侃的一次交流,他们一直以来都有做公益的想法,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运用平台的力量,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大,给更多的人带来影响和帮助。 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如何用各自的影响力去帮助更多人的方式,机构能通过这样的合作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内容创作的灵感,而平台也有多元的内容传播渠道去帮助好的内容扩散,相信我们的合作能够裂变出更大的影响力。 而对于我们与机构的合作来说,也是一种新的突破,我们也在这样一次突破中重新定义了我们的角色,和我们能做的各种可能性,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带给行业乃至社会更多好的内容,更多向上的影响。 用一个词来描述突破后的心情,最贴切的是:“走得更远”。 榜哥张恒: 从幕后走到台前,面对七八百人去演讲。心情嘛,我也可以的。独享。 我想成为一个完全不工作的人 不像现在,每天打仗 新榜夏之南 如果让你选一个和现在自身完全不同的领域,实现“破界”工作学习,你最想尝试哪个新领域?比如,我就很想去做体育赛事直播的解说…… 房琪 旅行博主: 律师。始终觉得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不够理性,不客观。 希望学习更全面的法律知识,想知道理性且有温度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能帮助到一些人的话就更好了。 榜哥张恒: 人工智能,学高数、敲代码,在我的视野内,AI将是是未来十年最凶猛的一波浪潮。 沈帅波 进击波财经创始人: 计划尝试财经类短视频。过去的财经视频相对枯燥,我们想用更轻松、趣味性的方式去做财经类短视频,这是我们今年希望重点尝试的。 赵圆圆 淘宝直播负责人: 我已经在尝试了啊,我觉得“内容电商”就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未来可期。 李筱懿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作家: 我想成为一个完全不工作的人,仔细享受生活当中慢悠悠的节奏,不像现在,每天打仗一样。 朱一旦 短视频出品人: 教师行业。我对这个领域一直比较向往。希望以后有时间精力能够努力尝试一下。 陈昌 温血动物主编: 我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上有个人,13年来每天骑着电动车来回走,就为了拦下那些想跳桥的人,已经救了300多人了。他还建了个心灵驿站专门和这些人聊天。 如果要尝试全新领域的话,我想去做他的助理,陪他们聊聊天。 祝佳 门牙视频创始人、CEO: 最希望尝试人工智能领域里面对于脑机接口的学习。 半佛仙人 知名自媒体人: 那必须是脱口秀! 我现在觉得,我的文风没有办法把我真正的**给展示出来,生活中我算是相声九段选手,脱口秀很好玩儿,我也打算去尝试。 新榜夏之南 哈哈,都很精彩,非常期待半佛上脱口秀大会。 感谢各位大咖的分享,那么,我们“破界人物”的第一次圆桌派对到此结束啦。 也恭喜手机前的你,下滑了这么久,是不是意犹未尽。想听大咖们更多精彩分享吗? 2020年1月6号,北京,新榜大会,在这个如此动人心弦的时代,我们等你来! 扫描长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票和沟通合作,期待与你一起相约北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