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体,想用各种干货、金句、清单、关键点的组合,加快你的认知升级,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充电提升模式,打造一个金句版的小百科。
既有校园辩论的内容,也有周边的口才、沟通,更有商业科技的犀利分析。可能不是每期都对你胃口,但是拜托给点耐心啦,请等待下一期。
不知不觉,思辩体已经更新到辩位系列的第四期啦,关于四辩的干货清单如约而至。
更多关于四辩的内容可以戳《四辩结辩:抓住全场交锋要点的11个关键》进行了解学习噢~
我认为,辩手应该全面发展,在不重要的比赛或者练习赛中踊跃挑战其他辩位,因为每个辩位不是独立的,应该都尝试,融会贯通,也会有助于自己原本辩位的提升。
——邹文启 大连理工大学辩论队教练
壹
四辩需要具备的素质
四辩的主要任务
首质负责前提标准定义的统一,中间负责战场的把控,最后总结全场关键点和价值升华。
——楚家琪 燕山大学辩论队教练
听的能力
新生辩手,听的能力比说的能力更重要。要有理解辩题、理解对方立论框架的能力。
——范寅峻 “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赛会主席
整体意识
辩手要有整体意识,对于整个对方立论的方向的把控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听得懂对方在讲什么,同时再与己方的立论框架相结合,找出战场的方向和之后要讨论的方向。一个质询手,一定要有往正确讨论方向前进的意识。
——范寅峻 “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赛会主席
质询(新国辩/海峡赛制)
首质的任务:确认与展开
四辩盘问一辩,最重要的是达成共识。更高阶的才是拆解对方标准和框架。
——杨汇
首质主要任务集中在两部分,一是确认共识并传达给大家,二是激化矛盾,确认交锋分歧并传达给大家,给二辩驳论一个引子。
——帅明君 江西财经大学校辩论队队长
确认对方态度,确定双方定义,试探对方思路逻辑,对接下来的攻防进行一定的展开。
——齐世源
首盘就是要破题。
如果双方本场的争议点就在概念上,要先盘定义。
如果双方论证出发点不同,要先探听清楚论证前提和标准。
总的来说,通过四辩盘问为后面打好基础属于不功不过。但好的四辩盘问,不仅要问,而且要打,先声夺人把节奏拉到己方来。
——阮帅 安徽大学辩论队前队长
首质与其说是找漏洞,不如说是给自己的队友划界限。质询的优先级是“框定讨论范围、确认定义标准>拆解论点”。
——廖丹丹 东莞高校辩论联赛发起人
首质以削弱与攻击为主,攻击敌方底线,或攻击假底线来逼迫对方暴露真底线。
——师伟 太原师范学院鹿鸣辩论队执行教练
首质的技巧:大巧不工
关于质询技巧有一句话要放在前面,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的技巧不过尔尔。
——齐世源
质询要通过对方的立论和场上现在正在进行的情况来决定问什么。
——范寅峻 “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赛会主席
要及时打断对方的发言,把环节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把对方回答中已知的有效信息整合总结,自己说出自己问的上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
——郑婕莹 太原理工大学辩论队前队长

叁
对辩(黄金赛制)
观点的交锋、碰撞
对辩环节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前置的自由辩,只不过双方发言人都仅限于四辩。在这个环节,想把自己的论点推进得特别深入,其实不太现实,所以还是救急为主,以最简单的观点的交锋、碰撞为主。
——张唯一 太原科技大学辩论队教练
无论推进还是攻击,都是观点交锋、观点碰撞的副产物,对辩的意义并不是一定要带着某种目的,一定要推我方的某个论或攻破对方的某个论,主要是双方观点的碰撞,和讨论的进一步深入,这样交锋点会在这个环节中变得更加明确。
——张唯一 太原科技大学辩论队教练
以问为主,要清楚双方内容
做好对辩题的基础理解;保持冷静,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记住交锋过程中的重点。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才有余地。
——张唯一 太原科技大学辩论队教练
对辩首先要在明确定义和标准的前提下查缺补漏,推进立论,以问为主,回答对方为辅。问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总结自己上一个问题问出来的东西。
——郑婕莹 太原理工大学辩论队前队长

肆
自由辩论:控场、梳理、总结
自由辩与结辩的衔接
自由辩要为结辩做考量,可以让四辩在自由辩论的后半段尽量开始更多的发言,在自由辩的后期把控方向,为结辩做一些铺垫,包括重要的核心战场的选择,对于一些未解决问题、未完成战场的扫除。
——范寅峻 “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赛会主席
自由辩的环节比较靠后,所以当自由辩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冗杂下来的问题会非常多,好比一团毛线上有很多线头,毛线在双方之间抛来抛去,抛到后面,毛线上的线头已经很多很杂了。双方四辩的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毛线梳理清楚,把线头挑清楚,把每一个线头对应着什么样的脉络梳理清楚,再把这些已经梳理好的问题、梳理好的得分项反馈给评委。
——张唯一 太原科技大学辩论队教练
自由辩环节,团队配合+四辩梳理全场。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帮助四辩做好最后的总结与升华。
——阮帅 安徽大学辩论队前队长
“冷眼旁观”,调控战场
一般四辩辩位发言靠后,在自由辩之前是场上较为客观和冷静的辩位,要能够判断目前场上的攻防和推论进度,从而在自由辩规划进一步的攻防策略。在自由辩这样的环节,四辩需要有一个大局观,在队伍中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帅明君 江西财经大学校辩论队队长
四辩应当擅长“观察局势”与“归纳总结”,而这份能力用在自由辩中可以起到调控战场的作用,即在适当的时候“结”和“转场”。这两件事并不容易,往往要分三步做:
1.判断当前战场是否打到位了,该结了。
2.判断下面要开哪个战场。
3.用一句话把当前战场终结以开启下一个战场。
其中前两步需要较强的观察局势能力,而第三步则需要较好的总结归纳能力。
——柯春任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自由辩环节,二辩三辩负责交锋的梳理,一辩和四辩负责现场收割,四辩主要负责问题的转移/转战场。
(收割:针对问题的收割。针对我方可以得分/他方没有立住/我方攻破掉的问题,快速总结一遍。)
——张唯一 太原科技大学辩论队教练
伍
总结陈词:“扫尾”的关键位置
对战场的梳理与终结
四辩要注重审局和大局观,要能够告诉评委,每个战场的情况究竟如何,也要有足够的能力去结束还没有完成的、甚至可能在劣势的战场。四辩需要有所取舍,站在整场辩论的角度,要能够分得清主次。
——范寅峻 “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赛会主席
正方四辩是一个比较易于发挥己方最大优势的辩位,他可以在之后不受任何干扰和质疑的情况之下,总结前面所有发言,完成自己的最后一次发言。这是正方四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发制人的优势。
——范寅峻 “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赛会主席
关于陈词,我推荐新手使用“开-论-结-转折句-开-论-结-总结”这种模式,表达会比较清晰。
开:开门见山地说出一句话概括接下来陈词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论:补上相关的案例、数据等来说明、佐证核心观点;
结:和“开”一样是核心观点的概括,但句子的形式要变通,不然会显得语言很贫乏;
转折句:即“谈完了社会层面,我们来看看个人层面”之类的句子,让你的几个观点之间有区分度,方便评委记忆和记录;
总结:把刚刚整段发言所包含的数个观点用一两句话简单概括,帮助评委确认过去两三分钟我一共说了哪几个点。
——柯春任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陆
能力的提升
质询和接盘要先学会反驳
质询能力和接盘能力都是基于“反驳能力”来说的。要学会质询,先要学会用反驳来构思如何找到对方的痛点,再进行发问;学会反驳,接盘才能拆解问题。反驳当然不是杠精的那种反驳,是“哪里不合理,你得说出来,还要证明他不合理”。
推荐一个反驳方法:
举个例子,“大学生应该做兼职,因为可以补贴家用”,那“大学生应该做兼职”就是A,“可以补贴家用”就是B。
这个例子里是A导致B,那么A是不是一定导致B呢?不一定。因为大学生做兼职不一定能够补贴家用,有可能工资过于微薄压根就补贴不了。
那么B是不是一定通过A才能做到呢?不一定。因为补贴家用不一定要通过兼职,在学校拿奖学金、做学生助理、写论文期刊也能赚钱。
那么B重要吗?不重要。因为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习,而不是兼职,不是补贴家用。(黄执中)
黄执中的反驳“3条”,可以拿来自己检验自己的论点,也可以拿来拆解对方的论点,很实用。
质询简单讲回来,其实还是反驳:“一个原因是不是只导致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不是只有这单个原因”“你今天纠结的这个东西到底重要吗?”
——廖丹丹 东莞高校辩论联赛发起人
提升总结能力的训练方法
①实战:每周一场比赛,每场比赛至少三场正式模辩+尽可能多的单环节练习,每场模辩后详细复盘。
②场下:比赛之外的提升方法,就是多看辩论赛,集中研习结辩稿。把经典的结辩稿进行结构拆分,思路梳理,形成总结惯性。
——阮帅 安徽大学辩论队前队长
观察局势的训练是基础,归纳总结首先要建立在准确判断局势的基础之上,你的归纳对象才精准。明晰归纳对象后的总结能力,可以通过“提取观点”和“缩写文章”来锻炼。
提取观点:在看比赛的时候有意识地在辩手的长篇大论中提取出论点和论据,用几句话概括。
缩写文章:拿自己打的比赛的立论稿或结辩稿,一百字一百字地删,删到一个字也删不动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哪些语句是废话,哪些文字是多余,这样长久地锻炼下来就会形成一种对文字的直觉,讲话也会愈发凝练。
——柯春任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如何培养渲染力
结辩要注意培养渲染力,一方面是语音语调语速停顿,一方面是措辞。总结陈词的渲染力其实就是用力地说出人们心底认同的话。
——阮帅 安徽大学辩论队前队长
模仿、训练
去看一些顶尖辩手的发言,思考“好在哪里”,学习运用到自己的比赛中。
观察、归纳那些优秀发言中“让这段话有说服力的关键性因素”,并尝试在自己下一次比赛的写稿、发言中融入这些因素,在这样反复的模仿训练中,语言的能力会逐渐向那些大神们靠近。(有些辩手是不好模仿的,我推荐新手先学学武大和马来亚大学的辩手,他们的优秀,是很标准的优秀,是可以靠模仿去望其项背的优秀)
——柯春任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自我观察
和“模仿”“训练”几乎一样,只是对象变了,不再是那些顶尖辩手,而是你自己的比赛视频。
——柯春任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对于三、四辩位,柯春任在采访中给出了较详细而完整的个人心得体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戳“阅读原文”查看三辩、四辩完整的采访内容。其他采访稿件会在后期陆续推出,小编打算做成集锦,记得期待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