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很想知道,如果不是死者妈妈爬上楼顶,南邮能把自己学校“非正常死亡”了一名研究生的消息控制多久。
去年圣诞节发生的事情,结果到了1月5号才发通告。
官方通报写得不详细,但也能大概看出两个信息:
去年12月26日,南邮一名研究生在学校意外死亡了。
这名研究生的意外死亡,和他的研究生导师张某有关系。
但根据新京报从其他学生那里得来的爆料,所谓的“意外死亡”,很可能是放火自杀。
所谓的和老师有关,很大可能是被老师侮辱到想不开了。
所以南邮的其他学生,才会一次又一次在学校里听到死者妈妈哭喊:
“还我儿子啊…我的孩子啊….”
所以家长才会爬上楼顶,用同样极端的方式希望校方能给一个真相。
当然,现在还没有真相,也没有证据指出,这学生就是被老师给逼死的,所以不多做引申,但确实这老师的名字一出来,无论微博、知乎、微信还是其他被她教过的学生,没一个喜欢她的,都直言这老师是个“神经病”。
不但非常热爱辱骂学生,而且会逼学生帮她干活:
对比学校停了老师的研究生导师资格来看,这件事老师是有责任的,只是现在难以界定责任多少。
希望警方和官媒能介入调查,早日给死者妈妈,也给我们一个让人满意的真相。
02
近些年因为和导师矛盾自杀的研究生、博士生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我们说过,也写过。
针对这些自杀的学生,微博上有些长辈、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太差,受不了压力,说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这当然要做,但很显然这不是这些事件展示出的主要矛盾。
这些事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们看些例子。
还记得2016年南京邮电大学跳楼自杀的蒋同学吗?
根据齐鲁晚报报道,蒋同学自杀之前,曾被自己的导师当众骂作是“猪”。
而这位导师,不但会让他们去做本来应该导师做的事情,却不给补贴:
而且还会把他们在校外实习赚到的钱塞到自己腰包里,活像搜刮民脂民膏的封建时代官员:
除了搜刮钱之外,这位教授还热爱问女生非常唐突的私密问题,还会单独要求好看的女生去他办公室。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还记得之前那个“不堪导师奴役,跳河自杀”的西安交通博士吗?
聊天记录显示,他们这些博士生,除了要帮导师做实验做研究,要陪那位女导师聊天到深夜排解她的情感诉求:
甚至他们几个博士生,还要帮老师打扫卫生,陪老师逛超市,帮老师买东西。
俨然一个家政工人的形象。
而之前武汉理工大学,王攀教授对研究生陶崇园的指挥,还要更过分。
他不但规定,只要他说话,学生就必须回答“到”,而且肆无忌惮的指挥学生帮他买菜做饭,送去老师家。
这种服从性训练甚至到了,要学生叫他爸爸的地步,让人不忍直视:
这最后酿成了又一起悲剧:
我查阅了最近几年比较轰动的十几起在读硕士、博士自杀事件资料,基本都和导师过分压榨学生有关。
——这还只是报道出来的,还有更多没有被注意到的事件,可能藏在时间的大海里,比如这次南邮的事情,如果不是死者母亲情绪崩溃爬上教学楼顶,可能本校学生都不知道有此事发生。
在这些例子里,导师要么克扣本应发给学生的经费,要么让学生帮他们打黑工但不给工资。
比较夸张点的比如南邮张教授会搜刮学生在校外实习赚到的收入,更夸张点的直接把学生当畜生使唤,吃饭购物都要学生帮忙跑腿。
这种教师以“学位”作为威胁,把学生当奴才使唤的事情,在我们大学的许多地方都在上演着。
乃至于浙大某位教授在微博上直言不讳:
\”要想来我这读研究生,男生至少喝半斤50度以上的白酒”。
“扶着墙,喝吐了也要继续喝”
教授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如果不说,还以为这是哪个帝王在传授如何统御大臣的帝王之术呢。
03
之前写996的时候,有一些在读博的读者抱怨说
”啥时候写写我们科研民工吧。”
”我们每天9点进实验室,11点回宿舍,一周六天,收入可能还比阿里996的人低10倍。“
”关键这其中很多都不是我自己的项目,而是帮导师在干活。“
如果你不做科研或者不知道这是在说什么,可以看看网易的这篇名为《为了毕业,被导师压榨的三年》的自述稿,在里面,作者这样写道:
“还没入学,导师就让我帮他做项目。”
“这些项目动辄上百万,活都是我们干,但钱都给老师和学校赚去了。”
论文的事敲定后,导师打开PPT:“大家都看看,齐老师又跟酒钢签了两个大项目,中厚板的已经交给了陈老师去做,不锈钢的我拿下了。我跟齐老师打了包票,可活还得靠大家去干。今天趁着大伙都在,咱就把任务分配下——”
导师又问了一些我最近生活实验上的事,接着话锋一转:“小杨你也知道,这篇论文我必须要‘一作’和‘通讯’,不然对我个人是没有用处的。” 我忍下心中的厌恶,堆笑说道:“都是应该的,没有导师的指导、修改,我投递到期刊编辑部,也是被直接拒稿打回。” 导师见我如此“上道”,脸上笑意更浓,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干,不会亏待你的。” 我以为事情到此为止,没想到接下来导师却起身指着沙发上的青年人介绍道:“这是酒钢的张科长,上次签的项目,酒钢那边就是张科长负责的。张科长年轻有为,这才30岁出头,就准备评副处了,我是比不了的。”
见我有些莫名其妙,导师又继续说道:“说到这,小杨,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下,张科长评副处这事,资历、材料都不缺,就是技术成果这方面少一篇论文,你看你这篇能不能先给张科长拿去应急,回头我再给你补上?” 听到这话,我真的很想把存储论文的电脑、U盘全部格式化,可理智告诉我,我必须答应他。
“我因为在考驾照,本不愿意去,可又顾虑拒绝导师的种种后果——早先就听师姐抱怨过:“读了研,‘身家性命’就全在导师手里了——请假需要找他签字,实习需要找他签字,开题、中期、毕业答辩也需要他签字,哪怕是想换个导师,也必须他签字。这种情形下,我们做学生的,还不是导师说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旦违背,随便哪个关卡为难你下,顺利毕业就不要想了,关键,这种事,你找学校也没用,一切导师说的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