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武林高手们聚集在少林寺或武当山脚下的一处破庙,烤着篝火,喝着老酒,吹牛与互相吹牛:哪个门派的内功最强,哪个帮会的轻功最棒,哪个大侠的江湖排名最高……在百晓生的“武林兵器谱”中,最不缺少的就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独门神兵。如果你没有什么什么“最终兵器”,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一家财大气粗的视频平台说:“我有S级头部大剧!最新最热门的流量小生小花,一个也不能少!”
一家财更大、气更粗的视频平台说:“你的头部S级大剧我都有,而且我还有S级独播综艺!”
篝火的另一边传来冷笑,某短视频平台说:“你们做的都是亏本生意,我的钱比你们多得多;你们有的,我早晚全都有。”
在稍远的地方围坐的电视巨头、电商巨头、泛娱乐巨头……纷纷坐不住了,争着亮出自己的祖传神兵。它们最不缺的就是钱,其次不缺的是流量,好像也不缺人才。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西门吹雪的饮血剑、楚留香的扇子,这些要么可以用钱买到,要么可以用时间和流量优势砸出来。争来争去,大家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不就是比谁钱多、谁熬的久吗?
突然,在旁边做记录的百晓生发现了一个问题:“好像小破站还没有说话?”

小破站不是江湖大佬之一,坐在篝火的阴影里,修修补补、吃吃喝喝、与世无争。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象:没人能忽视小破站,他即便还不是顶尖门派的掌门,至少也是江湖上有名头的高手。他的领地不算太大,但是相当坚韧;很多人想去抢,都失败了。在既没有钱、又没有好爸爸的情况下,能打到这个地步,肯定有不凡之处。
所以,百晓生饶有兴致地问了小破站一句:“你肯定有什么独门武器吧?”
小破站头也不抬地说:“也谈不上独门,你们不是都知道吗?每年1月我都会拿出来晒一下。今年的就快了。”
咳咳,武侠小说先写到这里。下面换用一本正经的文风:与其他视频平台,乃至一切娱乐内容平台相比,B站最大的优势是社区调性;这是它的生命线。问题在于,社区调性是从哪里来的呢?
-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显然不是。如果碰运气能碰出社区调性,咱们明天就去碰吧。
-
是陈睿、徐逸等创始人发明的吗?也不是,虽然B站的管理团队很厉害,但也不可能独自发明一种持续而浓郁的社区调性。
-
是花钱砸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花钱能砸出调性,三大视频平台早就砸出来了。
-
是从七姑八大姨那里输入的吗?更不是,小破站是个独立成长的孩子,连金主爸爸都没有,遑论七姑八大姨。


在资本市场,2019年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人们开始把B站比作“中国的YouTube”;首先是老外投资者这么比喻,然后中国投资者也接受了这个比喻,接下来互联网圈子也认同了这个比喻,现在吃瓜群众大部分都赞成了这个比喻。B站不再是上市初期那个“没有对标”的公司了,也不必去对标日本的电视台了,更不用去对标国内友商了。
恰恰相反,现在是国内友商在千方百计地对标B站——既然B站是中国的YouTube,那么对标B站就是对标YouTube了。真有趣,记得2018年,所有视频平台都想做“中国的Netflix”;现在,它们突然又开始抢着做“中国的YouTube”。
在此,我必须对所有立志做“中国的YouTube”的视频平台(B站除外)泼一盆冷水:你只能选择一条道路;你不能既做Neflix又做YouTube,更不能在Netflix的道路上走到一半突然改做YouTube;你尤其不能赚着Netflix的钱,却又立着YouTube的人设。这种南辕北辙的做法,既不利于变现,也不利于平台定位和用户黏性。
Netflix是一个典型的头部化、精英化平台;它甚至没有“免费用户”一说(只有新用户的免费试用期)。一方面,它重金砸头部内容,招揽好莱坞的一线制作人,从电视剧到电影行业都要插一杠子,现在甚至已经全面渗透进奥斯卡和金球奖;另一方面,它标榜算法优势,甚至取消了用户评论,坚信自己比用户更懂用户。YouTube则是一个去中心化、五颜六色甚至光怪陆离的综合性平台,直到今天仍以PUGC为主(当然也有头部内容)。这两条道路没有严格的优劣之分,但是不可能有交集。
按照我在互联网行业的一位朋友的说法:YouTube模式的特点是“用户>内容>算法”,Netflix模式的特点是“内容>算法>用户”,TikTok模式的特点是“算法>内容>用户”。所以,B站跟YouTube是一回事,三大视频平台和“头条系”短视频平台则不是。如果非要找一个B站之外的“YouTube对标”,快手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快手的核心用户群与B站差异极大,它们几乎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B站的视频内容,可以说是Z世代创作热情和沟通欲望的视频化;它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仅仅承担“记录”的使命。我认识的B站UP主不多,不过在我印象中,典型的B站UP主应该是《命运石之门》当中的凤凰院凶真的形象,就连进化过程也如出一辙:
最开始的凤凰院凶真是个晚期中二病少年,整天对着手机哇啦哇啦,只有几个死宅朋友,经常幻想自己能发明时间机器;
接下来,你发现凤凰院凶真是个实干派,能做手工、会编程、会谈判、能陪女生逛街,而且真的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时间机器;
再接下来,你发现了凤凰院凶真巨大的个人魅力:他愿意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具备独特的韧性,有领导能力,不达目标不罢休;
最后,你发现凤凰院凶真其实是隐形学霸,即将保送哥伦比亚大学读研,表白的姿势很浪漫,给朋友烤肉的姿势也很帅气。

凤凰院凶真有无数张面孔,B站UP主也有无数张。甚至同一个UP主也有很多张面孔——以2019年度百大UP主为例,他们平均在6个分区有投稿,特别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曾几何时,你以为他们是只会玩二次元梗的死肥宅;可是,有趣有精力的年轻人怎么可能被一种刻板印象束缚呢?一切新鲜事物都在他们的覆盖范围内,无论是二次元、三次元还是更高次元。
2019年以来,B站在雄心勃勃地执行用户基数扩张计划,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要达到MAU 2亿以上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成果。一些人对此持悲观态度:就算B站的天花板很高,要触及这个天花板可能要花很多很多钱,因为现在流量价格越来越贵,买量是一笔非常惊人的支出;而且B站的竞争对手也在买量。
问题在于:为什么要依赖买量呢(当然也不是不买量)?为什么只能通过广告投放获客呢?一个内容平台最佳的获客之道不是内容本身吗?内容即流量;具体地说,有调性的内容即流量。买到的流量可能是良莠不齐的,被内容吸引到的“自来水”则更加长久。
所以,2019年的三次Bilibili World才能吸引数以万计的线下观众和数以百万计的线上关注;2019/20年的B站跨年晚会才会在社交媒体迎来无数转发;2020年的B站拜年祭还没有开始就成了热门话题;当然,也少不了年度UP主颁奖活动。其实这个活动只是第二年举行,不过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风向标意义:去年的百大UP主明显地倾向于生活类内容,以及娱乐、时尚类;今年生活类继续高歌猛进,尤其是探店、开箱、萌宠等细分品类上升迅速;学习类则是一匹黑马。从这里,我们有可能观察到未来1-2年整个视频类PUGC的发展方向。
不要误会:B站在用户基数和营业收入上,还无法与第一流的互联网巨头相比,也无法与三大视频平台相比。然而,任何一家要攻入它的大本营也非常困难。在财务资源、流量资源和靠山均没有优势的情况下,B站几乎完全依靠着社区调性打开了局面:它的用户在高速增长,产品口碑很好,亏损正在收窄(本来就亏的不多),而且正在直播、电商带货的商业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这是一个奇迹:在互联网行业的其他细分领域,这种奇迹极少发生;一般而言,垂直领域的黑马要么扩张为一个“大而全”的平台(丧失调性),要么被竞争对手的数量优势压倒从而逐渐边缘化。B站是一个例外,这个例外能一直维持下去吗?

我个人的想法是:只要优质的UP主能够留在B站,只要年轻而富有生机的UP主能够不断成长起来,B站的“例外”就可以持续。长此以往,B站所创造并维持的“例外”,有可能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常态——在移动流量红利耗尽之后,传统互联网思维正在过时。现在已经不是追求“大而全”的时候了,高举高打跑马圈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用户正在变得日益成熟、口味刁钻。现在是追求用户黏性、从垂直领域发掘宝藏的年代。在流量红利耗尽之前,“大水漫灌”可能是正确的运营思路;在今天,“精耕细作”则是正确的经营思路。
B站可能不会成为最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是它一再证明:依靠社区调性做垂直内容,是可以实现持续发展、走通商业模式、让用户满意的。这就够了。这很可能是未来几十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最现实、最值得期待的成长路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