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档集体撤档,头条x欢喜传媒却将徐峥的《囧妈》首次上线网络!字节跳动有望成为中国的Netflix吗?
作者 | 馆长
出品 | IC实验室
我之前在上一期视频里讲述了春节档的前世今生,结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春节档电影集体撤档。我本来以为这个春节档彻底凉了,各个片方都会对账期和接下来的档期选择焦头烂额,没想到徐峥、欢喜传媒联合头条系甩出了王炸。
就在今天,欢喜传媒发布公告,将与字节跳动全面战略合作,原本撤档的《囧妈》将在大年初一登陆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欢喜首映平台,免费播放。届时用户只需要在上述平台搜索「囧妈」,就可以免费观看。
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徐峥导演和欢喜传媒的魄力,和字节跳动的勇气,更佩服双方的智慧。要知道之前出品方和投资人签了 24 亿的保底协议,一旦春节档撤档,票房没有完成,将亏得血本无归。然而这个操作不仅扭转了亏损,还以此达成了包括观众在内三方共赢的局面。
这个保底发行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就是指影片发行方对于投资人做出的一个票房承诺,对于有信心的影片制定一个双方都接受的价格。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价格,发行方依然要按照原本承诺的票房进行分账给投资方。而一旦超过这个价格,分账比例就会对发行方有利,可以为此挣不少钱。简单讲就是,如果低于保底价格,发行方很可能会赔,如果高于保底价格,发行方就能挣一大笔。而一般用到票房保底的影片,尤其是春节档影片,发行方对于票房都会有强烈的信心,涉及的资金量非常巨大,可谓是一场资本的豪赌。
具体来说就是欢喜传媒与横店影视签署了 24 亿的保底协议,如果达不到 24 亿,欢喜传媒将独自承担 6 亿的制作和宣发费用。当票房超过 24 亿,超额票房净收入将由欢喜传媒和横店影视按照 35% 和 65% 的比例进行分成。按照正常情况,本来这次在强手如林的春节档上映,《囧妈》票房能否超过 24 亿就是未知数。如果在疫情期间强上,票房肯定更差,因此撤档后,这份保底协议也就自动失效了。
但是成本 3.5 亿的片子已经拍出来了,疫情结束时间未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按照过去估算的四五月份才结束,累积了几个月的作品将会挤满各大档期,票房更是难以预计,相当于徐峥和欢喜传媒陷入了一个僵局当中。而将《囧妈》卖给字节跳动这一操作,硬是把局面给盘活了。
首先,字节跳动花了 6.3 亿买断《囧妈》,对应票房差不多在 18 亿以上,之后还有一定的分成。对于制作方来讲,钱实际上已经挣回来了,按照目前的态势,说不定收益比上院线还高。其次这个行为给徐峥本人带来了巨量的声望,短时间内估计都会是中国最有担当的导演。
想一想这波声望能带来什么?之前我们在视频里讲过春节档的兴起就是由于周星驰两部超高票房的作品破局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就是星爷对于内地观众多年来声望的累积。一旦疫情结束,《囧妈》要是能想办法再上一次院线,按照国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品格,一定会让票房格外好看。即使不再上院线,这波好感累积下来,未来徐峥再拍电影,全国人民也会争相卖其一个面子。
再看看陈思诚之前发微博鼓励大家戴口罩去看电影,声称欢笑能对抗病毒,完全不顾人们健康的行为,高下立判。
这份声望还体现在股价上。消息一出,欢喜传媒的港股大涨超过 43%,可见资本市场对此的看好。
那么,字节跳动为什么要花 6.3 亿元买《囧妈》呢?
如果经常刷抖音的话应该会发现,《囧妈》这次花了很多的精力把宣传放在了抖音上,可以猜到双方本身是走得比较近的。春节档的几部作品当中,《唐人街探案 3》虽然优势更明显,但是其预期票房是 40 亿,如果要买断,费用可能需要十几二十个亿,远不如《囧妈》划算。虽然 6.3 亿也不是小数目,但对字节跳动来讲,并不算高。
这个 6.3 亿花的值不值?先不说别的,如今各大平台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如果获取增量。现如今春节期间各大 App 用发红包的方式希望抢一波流量,字节跳动这 6.3 亿砸下去,远比任何红包都好使,所有人都会开始疯狂下载头条系的产品。截至目前为止,App Store 免费排行榜上,头条系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更何况,这种声量的操作,没有一个广告主会对此视而不见。接下来字节跳动恐怕会接广告接到手软不说,用户出于感谢的心理,也乐于接受这些广告。在流量和广告的红利之下,这 6.3 亿赚回来是迟早的事情。
重要的是,字节跳动通过这 6.3 亿,解决了旗下视频平台最大的转型问题。一直以来,字节跳动在短视频领域有着快手这么一个强劲的对手,而在渴望染指的长视频领域,优爱腾又是绕不过去的大山。
本来快手和春晚的合作是压了抖音一头的,现在抖音免费看《囧妈》,不说策略上必胜,起码是打平的。而对优爱腾这种传统视频平台来讲,字节跳动无疑是做了一件他们只敢想而不敢做的事情。我在关于《庆余年》的视频和文章里都提过这些视频平台的问题,大家多少都想做成 Netflix 那样的流媒体,把院线电影直接搬到视频平台上来,但受制于传统影视行业不可得。借由这次特殊事件,字节跳动却先一步完成了这个举措。
如果按照这次事件持续到 5 月来估算,这几个月无疑是传统院线的寒冬,而对于字节跳动和欢喜传媒来说,就是黄金档期了。可以预见的是,将会有无数用户通过这些平台度过这难熬的几个月。
众所周知的是,上一次 03 年大家呆在家里成就了淘宝的崛起,进而引发了电商的兴起。这一次说不准就让字节跳动旗下的某个产品成为了中国的 Netflix,进而推动整个流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这甚至会改变中国电影行业的格局,院线电影和线上电影的时间差或许会极度缩短,带来全新的模式。
这个模式短期内当然会受到同行诟病,徐峥作为电影人恐怕是要遭同行吐槽了。但是任何改变哪有不得罪利益的道理呢?参考 Netflix,还不是得罪了一票好莱坞大佬。要我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讲,这种全新的模式其实是好事。电影院固然观影效果更佳,但对于像《囧妈》这种不具备视效的喜剧来说,在电影院和在家里看,区别其实不大。这或许能进一步促进小成本电影开辟新的市场。
像爱奇艺这种平台,播出了唐探的网剧,但是买下《唐探 3》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第一是前面说到的成本问题,第二是就算买下来了也很难做到免费,其效果是绝对不如《囧妈》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新兴平台相比传统巨头的优势。买下《囧妈》免费播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短时间内做出这么重大选择的效率,是许多公司不具备的。在联想到疫情发生后,快手迅速捐款一亿给武汉,并同步直播武汉版小汤山建造的行为,字节跳动与快手对于用户的把握,是远超同行的。两家公司很有可能对之后中国互联网的格局,造成巨大的冲击。
当然,无论是徐峥、欢喜传媒、字节跳动还是快手,这些行为本质上还是商业行为,资本行为。但是这些做法确实给无数恐慌中的人们带来了安慰,并带了一个好头。作为一个武汉人,我是真心感谢,也希望这种带有善意的商业行为越多越好。我知道很多电影行业的人对此愤怒,觉得这对中国电影的未来是一个打击。但是大家是否想过,现在的我们需要什么?除了各种物资和医疗资源以外,不正是精神上的一点点安慰吗?如果任由恐慌持续下去,还谈什么中国电影的未来?
我们是观众,我们只站在观众这一边。再者,这种全新的模式未必不会给电影市场带来新的方向。我们当下最重要的,是保持希望,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在这里也给小破站出个主意,赶紧买下《姜子牙》吧!一定对 2020 年的 b 站发展有帮助。
最后,我想在文章中倡议一下,在疫情结束前,我们务必做好防护措施,少出门,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同时,我想致敬每一位战斗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你们就是最勇敢的人。
朋友们,加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