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2019年第四季度(2020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已经发布两天了。我不研究苹果公司,智能硬件也并非我所长。我只是草草阅读了财报以及电话会议纪要,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点:在这次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当中,中国市场的贡献非常有限。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中国市场也不是关注焦点——北美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季度,大中华区(含港澳台)是苹果全球销售增速第二差的大区,同比仅增长3%——最差的是日本,同比下滑10%。苹果销售收入的增长引擎是美洲和欧洲,分别同比增长12%和14%——它们也是为苹果贡献收入比例最高的两个大区。
美洲区暂且不论,毕竟美国本土一直是苹果的超级重镇,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又还不错。欧洲区(含印度、中东和非洲)的高速增长有点令人惊讶:要知道,自2018年第四季度(日历年,下同)以来,苹果在欧洲区的销售额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这次是怎么时来运转了?
(苹果公司全球各大区销售额,单位百万美元)
根据苹果官方的解释,欧洲区的iPhone和可穿戴设备的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在欧洲区(含印度、中东和非洲)的主要国家当中,英国、法国、印度、土耳其的销售收入增长非常强劲,尤其是iPhone销售收入增长达到了两位数;印度、土耳其、波兰的iPad销售收入实现了增长;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的总体销售收入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在亚太地区(不含印度、中东),有很多国家的苹果销售额增速都超过了中国:新加坡、泰国的表现尤其强劲,在电话会议中被多次点名;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的名字也被提到了。当然,这些国家单独拎出来的体量都太小,全部加起来可能也只有中国市场的一小部分;但是它们为苹果的增长做出了不错的贡献。
(AirPods毫无疑问是本季度最大的功臣)
-
在财报陈述阶段,蒂姆·库克提到“大中华区恢复增长”,但是,“美国、欧洲和亚太其他地区”都创造了历史销售纪录。
-
接下来,蒂姆·库克又提到“巴西、中国大陆、印度、泰国、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表现很强劲,中国只是五个国家之一。
-
接下来,蒂姆·库克又提到,Apple Pay将于2020年春开始在深圳和广州地铁中使用,但这只是对Apple Pay总体介绍的最后一部分。
-
在财报陈述阶段,卢卡·梅斯特利提到了“与中国最近的卫生状况有关的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注意财务预测信息可能不准确。
-
在提问环节,分析师询问最近的中国疫情对苹果的影响。蒂姆·库克表示,上个季度苹果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已经很强劲了,然后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解释苹果供应链方面。
显然,现在北美投资者已经不是特别关心中国市场的问题了。事实上,整场电话会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围绕日本市场进行的:分析师想知道,日本这个“曾经的超级重镇”还有没有可能为苹果贡献增长——在2013年一季度以前,日本对苹果销售额的贡献确实比大中华区更高。那是过去的好时光了。

或许有一天,对于苹果而言,中国也会像日本一样,变成一个“重要的存量市场”,收入增速在正负个位数以内,有时候还会出现两位数的下滑。这也不会是特别令人担忧的事情,甚至不会引发分析师的提问。苹果完全有可能在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市场多增长几个百分点补回来;至于印度、土耳其、泰国等新兴市场,那就纯属增量了。
总而言之,这个世界不会为了任何人停止转动。2011年乔布斯逝世时,很多人以为苹果的历史最高点已经出现,然而苹果的销售额和股价已经无数次创下新高。2018年底苹果在大中华区的收入同比剧烈下滑时,很多人以为这将是苹果崩溃的前兆,然而苹果接下来一年的股价上涨了一倍多。当然,很多投资者可能会说,如果中国市场表现再好一点、增速再快一点、服务种类再多一点,或许苹果的股价表现会更好……
这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对苹果这样的巨头而言,中国市场提供的增长已经从“雪中送炭”变成了“锦上添花”。对于很多其他跨国巨头来说,很可能也是如此。不要忘记:许多互联网公司甚至根本没有在中国开展很多业务,过去3-5年的增速仍然是客观的。
中国非常重要,但没有重要到不可或缺的程度,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前提之下。全世界都知道这一点,我们自己也应该知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