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答

 ▼

我爱问坤龙

1
企业公众号

李健问

企业公众号如何更好的运营?

▍坤龙

如何做好企业公众号,有两个核心的策略。

第一是找到企业高频的需求,通过微信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

举个例子,广州有个特别有名的茶楼叫点都德,每次去排队都要很久。他们就很巧妙的在公众号上做了个拿号的功能,我们就可以在微信上提前拿号,然后再出发,就不用等那么久了。只要我还在广州生活,就不会取关他们的公众号。

第二个核心策略,通过现有的流量,导流到公众号上。

举两个例子:

美赞臣奶粉的线下有特别多的销售员,他们通过地推和积分,积累了600万的粉丝。

喜士多便利店,通过开通了微信支付功能,全国大概有2000万的粉丝。

2
微课

zero问

我看到正好有空公众号的安排,每天都有相关美学课程,如此的课程密度,想了解一下老师怎么考虑课程的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这个问题呢?

▍坤龙

你问到一个非常要害的问题,其实我们正好有空前3个月就已经涨了10万个粉丝,后来3个月只涨了5万粉丝。我们前期发展很快,我们也确实能拉来很多人来听,但是在后期放慢了脚步。

因为假如今晚来了2000个粉丝,这个老师讲的不好,我们可能就损失了2000个用户。所以我们想尽量在内容上去严格把控,后来三个月就是在不断去调整优化我们的课程质量。

目前我们研发了一套生产微课的流程,同时在选择嘉宾之前,也会有大量的审核和内容试播。有时候在我们平台申请开一节微课,比在行还要难。

还有你问到的学生参与度的问题,确实也很困扰我们。

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方式,比如说客服的提醒、朋友圈的提醒,甚至我们公众号还开发了一**课的提醒,为的就是让用户知道:今晚有课,你记得吗。

3
投资

傅小韦问

在学习上你做过哪些投资?觉得哪些比较值?

▍坤龙

第一个肯定是通过看书和看文章,因为书和文章差不多接近免费。

第二个是通过上课。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我是通过一些微课来学习。线下的话,我平均每个月都会参加一到两场线下培训,都是一整天的那一种。

第三个是在行,我经常通过在行来约一些专家,专门帮我来解决某些方面的问题。

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是输出。我平时也会跟别人分享我知道的东西,通过在行、上课、文章或者其他的方式传播给其他人。我觉得输出是最好的输入方式,这个是比较值的。

4
生活美学类公众号

Tony问:

老师,如果我现在从零开始做,想做一个生活美学的微信公众号,请问我该如何做?

坤龙:

首先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生活美学的公众号是一个巨大的坑。因为它不是一个已有的概念,当你去推生活美学的时候,可能是比较难推的。

包括我们现在做的正好有空,早期的时候也是推生活美学,但我们发现有一个巨大的阻力,因为大家并不是很理解这个是什么东西。

如果你现在从零开始做一个生活美学类型的号,我建议你可以垂直到衣食住行某一个领域,而不是打一个生活美学。

其实生活美学涵盖很多的,我们做的最大的也是一条、二更,其实他们也是用了很多的资源才推起来的。

如果你现在去推的话,我建议你细分到住、吃或者旅行,这些会更好。


5
手作商品

晓阳问:

老师,我想卖手作商品,涉及什么平台或工具或方式可以推荐

坤龙:

首先想卖手作商品的话,一般有两种渠道。

一种是线下的,你可以通过一些线下的创意手作集市,来抢占一个铺位,看能不能做一些销售。

其次是通过线上的公众号、APP和网站。

公众号我知道直接售卖的有转转会,如果是其他采访的,我知道一个新的公众号叫一介,另外还有一条、二更都会采访一些手艺人。可以试试看能不能上他们的平台,被他们采访。这种曝光率就会比较高,相对来说也容易将你的产品卖出去。

另一种就是通过我们的APP,有爱手工,还有我们豆瓣的东西,好像果酷也可以卖一些手作的东西。

6
公众号红利

豌豆姑娘问:

杨老师你好,现在公众号红利期已经过了,你觉得该怎么做才能在公众号惨淡期做大呢?

坤龙:

首先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了,这句话我至少是听了3年了。

在去年我做一个新号的时候,也是很多人说公众号已经过了红利期了,还能做吗?

但是一年下来,我们也知道了2016年诞生了很多大号,包括剽悍一只猫、职场充电宝、入江之鲸,这些新的账号都是在一年的时间里,已经积累了一个60万,两个一百万了。

我觉得其实每一年都有一些新的趋势和新的热点,只要你抓住了当年的热点,其实就可以造就一个大号。

我们知道2016年有2个最热的热点,一个是通过微课,另外一个是原创作者通过写作去吸引了个人用户。

7
多平台导流

Jane问:

公众号获取粉丝越来越难,我们是否需要大量开展开放式平台的运营,然后再导流回公众号呢?

坤龙: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一般来说,流量有几种分级,如果是微信类的,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里的流量,这些是最优质的。

其次微信有一个怪圈,如果你没有好友,没有粉丝,没有微信群,你就没有办法有阅读量或者新的关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外部的平台,包括你提到的今日头条,一点咨询、百家网等等。

这些都是外部的平台,我们可以视为内容分发的渠道。就是一篇内容生产出来之后,你可以分发在这些渠道上,获取一些流量,再把它导到微信上。

为什么要导到微信上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微信的支付体系比较完善,所以它的商业模式也就更加完整。


8
初创品牌的公众号

川问:

老师您好,一个初创的品牌是否一定要去运营它的公众号?或者说运营一个品牌的公众号有什么收益?不去运营它又会损失什么?

坤龙:

首先你提这个问题的话,给我第一直觉就是你可能不太需要做公众号的。

因为在我们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就像我们觉得很有必要,一定要做,但也不一定能做好。

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对你来说是或有或无的,其实你真的不一定要做。

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跟风的。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公众号,只是因为竞争对手在做,好像所有人都在做,好像这个公众号特别火,所以我也跟着去做。

其实公众号真的不是适合每个企业都做,我就建议过很多企业没有必要做,包括一些做电商特别厉害的企业,公众号做电商的效果其实并不会特别好的。

9
内容的风格

多啦Mari:

关于内容运营,目前各领域大V已有固定风格和受众,除了鸡汤和干货,还有哪些领域可以深挖并且可以有更多精彩特色素材被持续生产?

坤龙:

我觉得你的提问非常好,除了干货和鸡汤外,我推荐我最近特别喜欢的两个号。

一个叫魔宙。他用半虚构的方式,写一些类似现代侦探的小说。每周三更新,写的都是真实的场景,并且里面提到的新闻事件都是我们看过的。他很好的把这些串了起来,又可以达到惊醒我们现代单身女性,如何更安全地去生活和工作的作用。

还有一个叫最黑科技,其实每一篇你看起来都是广告,但是让你会看的非常舒服。这是我觉得除了鸡汤和干货之外,比较吸引我的两个账号。

多啦Mari追问:

您推荐的两个新号,一个是时事热点新演绎方式,其中还有防御干货,另一个是故事型产品软文,我这有理解对吗?就像天才小熊猫和银教授,是我非常欣赏的创意作者。

坤龙:

我觉得你不但说的很对,而且比我理解的更透彻。

天才小熊猫和银教授都是比较脑洞大开的,我听说天才兄熊好像有点轻度抑郁,只有真的抑郁的人,才能写出这么脑洞大开、神转折的内容吧^_^。

这两个也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

10
内容的风格

Tiffany阳:

老师好,有一些粉丝关注了可是互动性不强,对文章流量也没有太大帮助,有什么办法让那些关注了的不活跃用户活跃起来么?

坤龙:

谢谢你的提问,如果有一些粉丝关注了之后很少打开了,一般来说我们的做法是我们的做法是引导他加你个人号,并且你建立一个读者的微信群。

之前我们很早就发现了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的问题,所以我从2014年开始,就开始建立读者群。到目前为止,我们建了10个500人左右的读者群。


有了这些读者群之后,我们就对公众号阅读量的依赖就不会那么高了。

因为如果有很重要的信息,我可以通过我的朋友圈,我的微信群,甚至我可以通过一对一的,通知到他们。

所以有的时候我就不那么在意这个阅读量了,反而更在意我和读者之间更强的联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