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龙:公众号有三种价值:使用价值、体验价值、传播价值。
如果把公众号看做一个产品,那么公众号就具有了产品的三种价值:使用价值、体验价值、传播价值。
也就是「有用、有范、有料」。
公众号想要做的好,就要进行价值升级。在满足使用价值的基础上,提升体验价值和传播价值。
比如招聘这件事,把 PC 上的招聘网站搬到微信,这样只满足了使用价值,是远远不够的。
那看看「刺猬实习」是怎么做的。
使用价值:100 万大学生找实习的平台。
体验价值:100 万优质大学生的聚集地,让你有选择地工作、有尊严地生活。
传播价值:100 万优质大学生的聚集地,让你有选择地工作、有尊严地生活。为你提供海外志愿者机会、百万年薪岗位、有软软的电台、婊婊的干货,甚至还能帮你谈个恋爱。
简单说就是你满足了读者的什么需求,他为什么要关注你。
我的号对读者到底有什么用?
第一类是平台号。
像职场充电宝,对读者的用处就是职场技能培训;我现在的正好有空,则是生活美学方面的技能学习。
还有我一直关注的最黑科技,每天推送全球的黑科技,我关注他就是用来剁手的。
读者都有很明确的预期,知道我能从这个号获得什么。
第二类是公司号。
广州有个特别有名的茶楼叫点都德,每次去排队都要很久。
他们在公众号上做了个拿号功能,可以在微信上提前拿号,然后再出发。
对我来说,这个号就排号这么一个作用,但只要我还在广州生活,就不会取关他们的公众号。
第三类是个人号。
这是很多人头疼的地方,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标签、定位。
我之前关注了一位优秀的原创作者,写了很多文章,内容挺好但特别杂。
有次我跟别人推荐他的号, 对方问我这个号写什么的,我发现竟然一时答不上来。
很多自媒体作者都不错,但读者就是不知道关注你的号有什么用,而文章写得好的人则太多了。
判断自己公众号的使用价值,可以试着用 FABE 法则来拷问一下。
1.名称(Name)你是谁?
2.特点(Feature)你哪不同?
3.优点(Advantage)你哪好?
4.利益(Benefit)对我有什么用?
5.证明(Evidence)怎么证明?
体验价值,也就是公众号的品牌调性。
排版、配图、设计等等,这些已经有很多相关文章了,我简单从名字、头像、介绍、欢迎语四点来说。
我在微信上搜索美食,随手关注了两个公众号:深夜美食、美味美食,下面来对比看看。
名字,两个名字都说不上多好,深夜美食稍微多了一个场景感。
头像,美味美食的头像,我放大了之后才看出来是个小女孩在做饭。
介绍,美味美食走的是实用路线,“每天推荐一道……”;深夜美食想塑造一种陪伴感,但这句话看了好像没什么感觉。
欢迎语,……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再来对比看一下「深夜谈吃」做的怎么样。
聚集爱吃爱分享的吃货,每晚发送原创饮食故事。从馍香之城西安,到海鲜之乡潮汕;从大马的肉骨茶,到日本的火车便当;从想念父亲手制肉酱的乡愁,到吵架的恋人因一串咖喱鱼丸而休战的小风波……全宇宙吃货联合起来,深夜谈吃,抱抱社会。
“深夜谈吃,抱抱社会”,比“让我们从美食开始,重新感动”效果好很多。
欢迎语,「深夜君致新读者」逼格一下就出来了。
头像、排版这些可以找专业的设计师来设计,但有些内容像介绍、欢迎语只能你自己来做。
那要怎样做出调性呢?向读者传递你的理念、情怀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从 why→how→what 的顺序去传递。
体会一下这两种说法:
我们做最棒的电脑,设计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你想买一台吗?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通过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和界面友好。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你想买一台吗?
标题决定打开率,内容决定转发率。要不断提升每一篇文章、每一次活动的传播价值。
想让读者传播文章,一定要给他们一个传播的理由。理由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
▍感性的
价值观。比如我就会经常转发六神磊磊的文章,他对一些时事的评论我很认可。转发他的文章,也就等于替我自己说话。
情绪。典型的像咪蒙,永远站在 20% 的角度,向 80% 的人喊话,写作技巧高超,非常能激发人的情绪。让很多粉丝共鸣、转发。
人情。很多自媒体刚开始做,都是拜托四大姑八大姨帮忙转发,一点一点积累粉丝。到了后期,有了自己的读者群,一句“今天阅读量要跪”,粉丝也会帮忙友情转发。
▍理性的
互惠。红包、转发返现、优惠,简单粗暴,但永远有效。
像「得到」喜欢做的:你签名承诺转发,我先免费送你福利。利用承诺、互惠心理,让用户帮助转发。
干货。文章非常有料、有用,本身也构成一个转发的理由。如果文章不够料,但读者转发之后可以领到干货也行。比如转发报名微课和赠送资料,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总之,给每一篇内容关注、转发的理由。
这篇文章给了一个公众号的价值模型:使用价值、体验价值、传播价值。
公众号想要做的更好,就得不断地进行价值升级。

我是坤龙,一家6个人的文化公司的创始人,90后新媒体老司机,在行的超500单行家。从业4年,前前后后参与了近50个公众号运营。
2017年,希望能在这里和你一起:拆解100个公众号,深度阅读100本书,邀请100位很牛的朋友来做线上分享。^_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