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龙:清单是一种工作习惯。

这是坤龙的第 9 篇运营干货

清单是一种习惯

培训了很多学员,我发现很多新媒体小编,每天事情不多,却都忙的手忙脚乱。

而他们的老板,往往身兼数职,按理说比小编要忙得多的,却仍从容不迫,还可放空休息,偶尔去个演唱会什么的。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作方式问题,我认识的很多小编都缺乏列清单的习惯,而优秀的新媒体运营,一定是个清单控。

清单,不仅仅是时间管理工具,也是一套精巧的目标导向做事习惯。

清单有什么好处

养成清单化的工作习惯至少有下面 3 个好处:

1.能减轻焦虑,更加专注

2.凡事预则立,理清思路

3.把事情做好,不会遗漏

▍1.能减轻焦虑,更加专注

日子越忙,人就越不容易专心。做事老担心自己是不是忘了什么。

脑子里二十四小时闪着红灯,提醒今天还有什么事没做,很难专心在当下。

通过列清单,把事情写下来,就可以暂时把事情从大脑中删除,不因细枝末节的小事分心,压力会减轻很多,也更专注手头的事。

而且有了清单,即使工作被打断,也很容易回归刚才中断的地方。

▍2.凡事预则立,理清思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有一张清单来随时掌握事情的轻重缓急。

做一件事时,我经常会把各种想法列在清单上,然后再一步一步去构思,如何把步骤跟结果连起来。做好了一张清单,就会瞬间觉得胸有成竹。

再怎么满脑子糨糊的人,只要有一张清单,都可以变得条理分明、思绪清晰。

其实差别就在于有所准备,多用了点心。

▍3.把事情做好,不会遗漏

是人就会忘事,清单的作用就是让我们不忘那些简单但重要的小事。

飞机在起飞前有检查表,医生做手术前,也有术前检查表。

检查表上都不是些很困难的事,但一个不留神就可能少做一样,而少一样就可能造成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新媒体的工作很琐屑,但同时又很重要,所以列一张检查清单,是必要的工作。

新媒体运营的清单

每个人的岗位职责不同,应该制定自己的专属清单。

清单多种多样,不拘泥具体形式,关键是用途。我经常是直接就把思维导图拿就来做清单了。

我把清单分为三种,对应着做一件事的开始、过程、结尾:

1.工作任务清单

2.工作流程清单

3.检查列表清单

▍1.工作任务清单

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花上 5 分钟,列上今天的工作清单。更多时候前一天晚上就列好了。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在做小编时的工作清单。每天在这个模板的基础上,写上今天的具体任务,就做好了每日清单。

现在这张清单,也成了我们公司小编的标准工作流程。

▍2.工作流程清单

做一件事之前,我会把整个流程在脑中过一遍。

然后在一张清单上拟好整套流程的每一小步应该怎么做什么。

一个任务是一张大清单,把大单分拆成步骤,一个步骤就是大目标底下的一个小任务。

比如我之前在写拆解大号的文章时,要查阅整理非常多的资料,经常要把一个号的文章从头到尾看一遍。

如果没有一张流程清单的做指导,就会没有头绪,压力还很大。

这张图就是我在写彭小六的文章时,做的一张流程清单,梳理了做事的步骤,和每一步的结果产出。

做好了清单之后,按步骤完成就好。

▍3.检查列表清单

一个朋友的公司,他们在推送前,会把一篇文章发给 10 多个人看,检查一遍要半个多小时之久。

这样子当然很好,但有很多小编可能就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张推送前的检查清单,按照清单上的项目一条一条地确认,一个个勾选。

只要清单本身没有问题,就基本可以确保最终不会挂一漏万。

下面这张清单,就是我一个学员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做的一张推送清单。

虽然未必完全,但将来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

把知识变成清单

最后想分享的一点是,要把平时学到的知识、干货,融入到自己的工作清单中。

用一张清单把理论化为步骤,来指引具体怎么做事。变成一张告诉你怎么办的清单。

微互动之前有篇文章讲什么样的热点值得追。里面给了一个热点分析模型,我觉得非常好。

遇到热点,在决定要不要追的时候,对着清单上的这几点挨个赋值分析,最后做成一张雷达图。

这样子思考和判断就很清晰了。于是我把这个模型也加入到我们团队工作流程中,作为热点分析的一个标准清单。

学会了吗

1.工作任务清单

提前列好,能让你减轻焦虑,专注每天任务。

2.工作流程清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流程清单,可以帮你理清思路。

3.检查列表清单

通过检查清单,不会遗漏,让你把事情做好。

最后说两句

我写在这篇文章里的方法,不一定全都适合你,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制订一套清单的使用方式。

祝你早日成为清单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